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因素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村干部是對農村經濟進行管理的重要角色,是廣大農民與政府間進行溝通不可缺少的橋梁。文章針對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的行為標準進行分析,并堅持“放權與監督”的原則來對村干部的經濟管理行為進行激勵與監管,由此確保村干部的經濟管理行為達到標準要求,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達到相應水平。
關鍵詞:村干部;農村經濟管理;激勵;放權;監督
1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因我國長期受歷史、經濟以及社會等因素影響,使得我國農村經濟、文化以及基礎建設水平等都相對落后,而且城鄉發展不平衡是當前我國經濟建設中必須重視的問題。而農村的發展落后問題也是阻礙我國綜合國力進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導致我國很難盡快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當前我國農村的經濟發展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首先,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對偏低。我國農村的生產力水平一直較為落后,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因農村始終堅持傳統的生產經營形式,農業的科技水平并不高,而且大量的年輕勞動力為了謀求生計選擇進城務工,使得農村年輕勞動力逐漸減少,因此農村的生產力水平難以進一步提升。其次,農民的收入普遍偏低,在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其水平長期低于城鎮經濟發展水平,而且近幾年我國物價水平逐步提高,使得農村的生產成本也在不斷提高,但利潤卻難以提高。再次,農村基礎建設落后,當前我國一些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比較落后,甚至有些地區未能實現全面水、電、網的建設要求,也有些地區的交通情況并不便利,這將會對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帶來一定影響。最后,農民綜合素質偏低,我國的農村人口眾多,可是其受教育的程度卻并不高,導致農村人口的綜合素質較低,因此導致農村勞動力存在就業困難的問題。
2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中行為標準要求
在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當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盡快解決,要有村干部來帶領全體村民共同努力,才能為農村經濟穩定發展奠定基礎。在農村中村干部屬于農村發展的主要領導者,一直處于農村工作的前沿,擔負著貫徹和落實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的重要職責,肩負著引領群眾實現致富奔小康目標的重要任務,屬于黨在農村開展核心領導的重要群體。在農村的村級組織中村干部是最為重要的核心部分,責任重大,而且村干部是關乎農村工作能否有效落實、經濟是否得到快速發展的重要領導者。但影響村干部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就是其綜合素質,其素質的高低會關乎各項工作能否有效開展和落實。因此村干部如果想要更好地發展農村的經濟,就要將自身作用發揮出來,由此才能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展提供有力保障,而且村干部也要研究如何才能更好地處理矛盾問題,并注重將黨的方針、政策以及上級要求更好地傳達和落實到人民群眾當中,將人民群眾更好地調動起來,進而帶動人民群眾更好地參與到經濟建設工作中。村干部在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其工作形式要符合農村經濟發展規劃要求,而且其工作的思路也應結合本村經濟特點,由此更好地結合實際情況為各項工作有效開展奠定基礎。村干部應遵循科學發展理念,將精神貫徹到實際工作當中,進而更好地規范自身的行為標準,更好地規劃經濟管理的工作策略。村干部落實經濟管理工作時,必須要端正自身工作態度,多與人民群眾進行溝通,明確村民根本需求,由此做到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服務。另外,村干部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運用科學技術和信息化管理體系,增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為農村經濟的進一步提升奠定基礎。在實際工作當中,村干部必須將法律法規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不要利用自身職權而謀取不正當利益,杜絕違法現象發生,這樣能夠為農村經濟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
3在經濟管理中對村干部實施放權與監督策略
3.1對村干部的激勵策略就是放權
當前為市場放權,屬于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為農民土地進行科學合理的放權,由此引導農民向科學種田、提升產量和收益的方向發展;而給村干部放權,可以更好地確保村干部積極參與到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保障其各項工作的合理性。但應給村干部什么樣的權利,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村干部的首要工作就是對農村經濟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確保農村經濟的合理性,由此能夠更好地確保農村經濟實現穩定發展的目標。所以要為村干部提供較為完善的經濟管理自主權,使其能夠擁有規劃經濟發展策略、制定合理化經濟分配以及財務開支等各項經濟管理工作的權利。在農村經濟管理當中,只有徹底地實現村干部的放權,才能讓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當中更好地發揮自身能力以及聰明才干,這樣能夠保障農村經濟得到更為快速且穩定地發展,進而提升農民整體的收入。針對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情況,滿足村干部放權的要求,是更好地完善和解決以往約束村干部權利的一種有效方法,使得村干部能夠在農村經濟管理中更好地展示出自身優勢和作用,為改善和解決農村經濟問題能夠提供有利標準,使得鄉鎮黨委和政府能夠抽身,進而使其能夠將精力放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工作當中,為農民收入的提高提供服務。放權后的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當中應合理的運用和掌握權力,由此能夠為各項工作有效開展奠定基礎。首先,要注重誠信維權。在社會發展中誠信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品質,而且當前環境下,誠信是社會文明建設的重要風向標。而針對農村經濟發展,村干部的誠信是非常重要的,由此能夠為村干部樹立良好威望提供保障,更能維護其自身權利。因此在村干部誠信維權工作中,要滿足展示自身作用的要求,并積極的參與到自我誠信的教育工作當中去,以思想角度來樹立正確的誠信意識,進而更好地增強自身的誠信品德,促進自身形成良好誠信思維。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當中,要把誠信滲透到所有工作當中,通過誠信思想去增強管理能力,以誠信行為來提升服務質量,以誠信理念樹立良好形象,由此讓村民更加信任村干部,由此能夠為經濟管理提供保障。其次,注重無私待權。共產黨員,一定要具備較強的大公無私意識。其無私也要反映在村干部工作當中,尤其是在農村經濟管理當中,必須要凸顯村干部的無私精神,由此可以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更為合理的開展,并做到心中有國,為國家著想、為村民利益著想;也要注重公私分明、不謀私利;更要樹立當干部就要吃虧的理念,要做到樂村民之所樂,憂村民之所憂,為村民辦難事、辦好事、辦實事。再次,要重視廉政護權。廉政建設,是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中必須要做到的。村干部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時,應做到運用廉政護權,應站好自己的崗位,明確自身權利的作用,明確自身應做什么,要了然于心,擺正自身位置。要在工作中干明白事,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時,不要對上級察言觀色,不可以出現見風使舵的現象,也不能投機取巧,要注重為民眾做實事、做好事。最后,應做到公正用權。公正是對所有當權者的首要要求。只有做到公正用權,村干部才能夠在農村經濟管理時將親民、愛民以及為民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親民是本分,愛民是責任,為民是目的,只有將其落實到實際工作當中,才能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科學有效地開展奠定基礎,也能為提高農民收入提供保障。
3.2對村干部的制約策略就是監督
首先,注重村務公開。開展村務公開工作,不但能夠使村民明確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重要性,也能充分展示出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中要明白做人,踏實做事,展示出黨和國家政策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落實情況,進而體現出村民在村干部監督工作中的作用。其次,鄉鎮黨委和政府,要對村干部開展全面監督與管理。在村干部進行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當中,應為農民開展宣傳教育,也要落實黨和國家的政策,而這些內容的正確性村民并不是全部清楚的。對此應有鄉鎮黨委、政府等對村干部開展監督工作,由此能夠使黨和政府提出的改善農村經濟和提高農民收入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這樣為村干部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有序開展奠定基礎。最后,村民代表和黨員對村干部進行監督。村務公開工作是村干部農村經濟管理中開展監督工作的關鍵部分,不受時間、周期的影響,在開展村民代表監督時,有靈活性和隨意性特點,對村務公開監督工作進行有效補充。在農村中的共產黨員不僅在農村經濟管理中起到表率的作用,同時也要將對村干部的監督作用發揮出來,及時發現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問題,進而對其進行有效地監督,這樣才能為確保村干部更好地開展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4結束語
村干部屬于我國社會管理工作的基層干部,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著極大作用和意義。對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和行為標準進行探究,要求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中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科學發展觀,落實黨與政府的各項要求,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并將放權和監督落實到村干部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中,不但能夠激勵村干部工作積極性,也能對村干部進行有效監督,為促進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陸叢飛.泰興市村干部激勵措施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孫淑波.村干部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行為標準研究[J].山西農經,2017(23):49.
[3]于音,尤鳳翔.新時期農村干部在其經濟管理活動中營銷能力問題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2):293-295.
作者:肖玉芹 單位:梅河口市福民街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