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社會下的高校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互聯網等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大環境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學生的思想政治管理也不應該被忽視。科技給生活帶來好處的過程中,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尤其是高校學生,一些低俗的文化充斥著校園,給學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高校學生對我國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學生的學習狀態卻令人擔憂,一些學生精神渙散,沒有了學習的動力,不思進取。所以現代社會環境下如何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為高校管理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關鍵詞:社會環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
1現代社會環境概述
1.1經濟方面的表現
從經濟方面來看,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在爭取創造更多的社會效益,社會上難免充斥著唯利是圖的風氣。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的不斷推進,這種風氣在高校日益嚴重,嚴重影響著高校學生的生活與學習。
1.2政治方面的表現
從政治方面來看,當今社會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各個國家為了發展本國的經濟,都在不斷調整政策來應對挑戰。普遍來看,高校學生對于我國所推行的政策并不了解,大部分學生所了解到的也只是高中課本里的知識,時代在不斷發展,我國的對外政策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課本里的知識早就已經跟不上時代了,但是高校學生卻不知道我國政策的變化,這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不難想象前幾天召開的兩會,又能指望學生了解多少、知道多少呢?當代高校的大部分大學生與生活已經脫軌了,看似每天都在生活里,卻與生活格格不入。當代大學生一定要擔負起自己的職責,多了解生活,了解身邊發生的事,而不是永遠躲在宿舍不出門。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應該多了解政治生活的變化,而不是每天抱著手機追劇和看電視。
1.3文化方面的表現
從文化方面來看,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文化層出不窮,有各國之間文化交流帶來的優秀文化,也有文化交流過程中帶來的糟粕。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各類信息層出不窮,互聯網以其虛擬性和傳播快、傳播范圍廣等特點嚴重影響了學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些人嘗試利用互聯網散發一些謠言嚴重影響了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環境,一些學生在傳播謠言的過程中既可能成為傷害者,也有可能成為受害者。無論是積極向上的文化還是低俗平庸的文化,學生在接受的過程中應該學會分辨。
2當代社會環境對高校學生的影響
2.1從經濟角度看當代社會環境對高校學生的影響
在學校里,學生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學習知識掌握技能,但是總有一部分學生刻意追求財富,甚至不惜翹課去打工,賺取傭金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從大的方面來看,經濟發展也給高校學生帶來了負面影響,一些高校學生為了追求錢財上的滿足,已經逐漸失去了他們作為學生的本分。過分追求物質的滿足帶來的快樂只是暫時的,比起一時的快樂,精神上的滿足才是最可貴的。
2.2從政治層面看當代社會環境對高校學生的影響
對于學生來講,政治層面的影響可能比較少,學生更多會像看熱鬧一樣了解新頒布的法律或者一些與自身比較密切的事件。而學生了解國家政治大事也只是通過網絡上一些碎片化閱讀,并不會花費大量時間去研究出臺的某部法律的背后原因。按理來說政治對學生的影響也應該是非常大的,但是卻事與愿違,所以在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這一問題,利用政治的優勢來教學。
2.3從文化層面看當代社會環境對高校學生的影響
社會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一些糟粕文化也不斷出現,尤其以互聯網的影響最為突出。科技在不斷發展,隨便一個手機都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交流。一些不法商販也正是看重了這一點,所以利用互聯網傳播一些糟粕文化。學生在瀏覽網頁的時候缺少辨別能力,所以對一些文化不加選擇就進行了瀏覽,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日常生活。同時,一些網頁利用學生的獵奇心理引導學生進入賭博的活動之中,這些網頁會一時帶給學生收益,但是長期下來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與日常生活。無論是在休息還是在上課的過程中總是能看到一些學生打通關游戲,課堂應該是學習的地方,而不是玩樂的地方,高校的課堂漸漸變成了一些學生的娛樂場所。
3目前高校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
3.1管理過于松懈
相比于初高中來說,高校的上課時間比較靈活,也沒有像初高中學生一樣強制性地采取某些措施,學校的管理層也放松了對學生的考核,所以高校管理制度下全靠學生的自覺。對于剛剛經歷了緊張的高中生活的學生來說,大學無疑成為每一個學生進行放松的好場所。這種制度之下,一些學生開始放縱自己的行為,曠課成為一種習慣,掛科被他們認為是高校生活完美的標志。而造成這一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就是學校的管理出現了問題,管理太過于松懈導致學生養成了這些不好的習慣。
3.2管理不夠人性化
在大學校園里,一般的大學生都希望找到一份兼職來鍛煉自己,所以學生們常常在周末會出去干兼職,但是一些學校卻總是把一些課程放在周末,比如時政課。而大多數學生周內的時間都是很充分的,放在周末確實影響了一些學生的兼職時間。同時,學校在要求學生上安全教育課或者時政課的時候必須全勤,并將出勤情況與學生的德育成績掛鉤,這樣一來許多學生為了自己的德育分就會放棄兼職。高校這樣的管理方法確實不夠人性化,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是好的,但是卻沒有選擇合適的時機。
3.3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力度不夠
在高校的管理之中,大多對于學生上課的規范性有了具體的規定,卻沒有嚴格規定每學期應該對學生進行多少次思想政治教育。一些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總是由于各種原因沒有通過上課的方式進行,所以也很少引起學生的重視。近幾年高校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室友投毒案,同寢室殺人案等等一系列問題,所以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不夠,才會導致校園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4如何加強思想政治管理
4.1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
只有建立了明確的制度,學生才不會以身試法。學校在進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嚴格要求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并時刻提醒學生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生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也是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根本保障。在制定規章制度的時候應該注意幾個方面:一、與時俱進,也就是說制定規章制度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制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二、制度要公平公正,公平的制度才會被學生遵守,所以制定的規章制度一定要公平。一旦規章制度違背了公平的原則就成為保護不正當利益的制度,就會喪失制度的科學性,這將成為管理中最致命的缺陷。
4.2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管理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進行管理。互聯網以其信息傳播快,傳播范圍廣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實際操作中,所以學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時候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通過建立完善的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平臺進行管理。通過這個方法,學校可以監控每一位學生的動向,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操作,對于學生的非法操作及時進行警告,及時糾正。同時,學校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建立新的公寓管理體系,大多數學生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宿舍,而宿舍問題也是高校校園中比較重要的問題,通過建立完善的體系就可以減少宿舍之間的矛盾,及時進行調解,減少摩擦。
4.3思想政治教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與日常的教學活動相結合。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培養。文化的傳播總是潛移默化的,所以教師也應該利用教學這一平臺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及時糾正。如今,大多數學生都討厭簡單的說理教育,所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轉變全部依靠說理進行教育的方式,而應該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來進行教育。例如,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一個熱點話題引出要講的內容,傾聽學生的觀點,然后糾正他們錯誤的觀念。比起純粹的說教,這種方法可能更會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力。
4.4貼近學生,走進學生的生活
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應該明白他們要管理的對象是學生,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就要時時刻刻了解學生的想法,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教育,而不是站在教師的角度進行教育。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了解學生的想法,而不是空談。
4.5發揮學生干部的作用
在高校生活中學生干部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干部是聯系學生與教師的一座橋梁,學生干部可以向老師反饋每一名學生的狀態,通過學生干部的傳達也可以將學生的問題反饋給老師,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干部應該起到帶頭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而每一個人的思想政治水平又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有針對性,不能一概而論。
4.6開展社團活動,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有時候交流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通過參加社團活動,學生可以與自己的朋友進行溝通,溝通的過程中可以化解學生心中的疑惑,從而有利于學生擺脫陰影,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
5結語
高校管理是一個很復雜的工作,做好這一工作不僅需要管理者的努力還需要學校中每一位老師與學生的努力。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一些不好的社會風氣開始充斥著校園,一些不好的文化開始影響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了解學生,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不應該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高談闊論。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每個學校不可回避的話題,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管理也是必然的趨勢。
參考文獻
[1]戢穎.大數據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策略[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10):9-10.
[2]馮瑞.網絡社群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林區教學,2017(12):6-7.
[3]余東暉.對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思考[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09-112.
[4]李忠偉,江俊文.論社會工作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J].理論與改革,2010(2):119-121.
[5]謝中清.網絡環境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2):52-54.
[6]王學風.論多元文化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J].科學社會主義,2011(2):77-79.
作者:王旭 單位: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