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美術設計的方向選擇與創新性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我國經濟發展與教育體制持續改革的新時期,我國各大高校的美術設計教學水平不斷提升。在這種形勢下,高校要想充分滿足當前社會對于美術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實現更加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首先要明確美術設計的方向選擇,并不斷創新已有的教學模式,充分應用多元化的美術設計教學理念與方法活躍美術設計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審美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審美能力。為此,該文針對現階段高校美術設計的方向選擇與創新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高校美術設計方向選擇創新性
一、高校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以往教育理念與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的美術設計教學在很長的一個階段內采用填鴨式教學,這不僅阻礙了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而且會影響各大高校美術設計專業教學計劃的有效實施。在現階段,實踐教學已經成為我國美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與核心部分,為此,高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正確選擇美術設計方向,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與大自然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并在此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寫生素材,開闊學生的視野,以此為學生日后的創作與設計奠定良好的基礎。但由于種種原因,部分高?,F階段的師資力量與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因此難以實現外出實地寫生。另外,相對于外出實地寫生,部分高校更加認可室內統一教學,這主要是因為組織學生進行外出實地寫生,不僅會產生大量的經費,消耗學生的精力,而且難以保障師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因此,部分高校的美術設計實踐教學無法得到有效的落實。基于這種現狀,美術設計教學的內容與形式相對比較單一,這不僅會導致部分學生因無法接觸到實際的新鮮事物而降低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會影響學生日后的設計創作與在美術方面的造詣和發展。
二、高校美術設計的方向選擇
1.正確選擇美術設計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在我國現階段,由于美術設計方向選擇的正確性會直接影響到高校美術生未來的發展與就業,因此,高校在發展過程中要慎重選擇美術設計方向,并通過講述生動有趣的美術設計故事,充分激發學生對設計的好奇心。如,我國在北京2022形象景觀設計論壇中邀請了世界范圍內重量級的奧運設計嘉賓進行了一系列的專題討論、主題發言與報告等活動,這些嘉賓通過自身的設計經驗與切身體驗對奧運設計過程進行了全方面、多維度的解讀,并共同探討了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視覺設計。其探討內容主要涵蓋了歷屆冬奧會的經驗與成果、北京2022年冬奧會會徽與冬殘奧會會徽設計征集活動等相關內容。為此,高校在選擇美術設計方向時可以將上述內容當作重點,并要求美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具備如上所述的美術基礎,以此激發學生的設計靈感,使其能夠創作出更多的美術佳作。
2.應用美術展覽擴大學生美術設計的方向選擇
在美術設計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提升學生在美術設計方向方面的選擇能力,可以組織學生多參加一些有價值的展覽活動,在展覽過程中增強學生美術設計的方向選擇意識,使其進一步明確美術設計方向選擇的重要性。在學生參加展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正確引導學生對自己所欣賞的現成品進行產品功能與藝術品的兩極化設計。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深入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理性思維與感性思維之間相輔相成的作用。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樹葉、雜志、舊電器等作為設計元素,通過分組的形式設計出一件新的美術作品,并在四周的時間內完成相應的物品選擇、方案設計與作品制作等工作,以此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美術設計的方向選擇能力,提升學生的美術設計水平。
三、高校美術設計創新性
1.加強文化課教育,傳授最新的設計理論
美術設計的基礎是專業文化知識。為此,高校在開展傳統文化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美術設計劃分到必修課課程中,保證其課時,明確教學目標與具體的教學規范和要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掌握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并將誠、信、忠、敬等優秀的文化精神滲透到實際的藝術設計工作中,從側面起到修身養性的作用。同時,教師要把以人為本這一理念作為學習與工作中的主導思想,并將自然和諧看作藝術設計所追求的具體目標。除此之外,在學生進行課外活動時,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如,湖北工業大學為了積極鼓勵學生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校園活動,通過定期舉辦人文科學講座、藝術科學講座以及專家學者演講等方式,將相關資料編輯、匯集成冊,以便學生日后學習。學生在聽講座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與學習到更多國內外先進的設計理念,并能夠掌握全新的設計動態,從而大大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2.重視美術設計的審美教學
美術設計課程從本質上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因此,美術是藝術設計的美學基礎,直接關系到學生設計作業的藝術價值。如果學生的美學基礎較差,缺乏一定的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就無法充分應用空間、線條、符號、標志等相關設計元素表現事物本身的特征,體現設計作品的思想深度、藝術價值與文化內涵。為此,在美術設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各大高校應該重視美術概論的教學,通過中外美術作品及其發展歷史等相關鑒賞課程教學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美術設計課程應要求學生具備發散性、創造性以及啟發性的思維意識,充分發揮與體現學生的主動性、體驗性與互動性。另外,高??梢酝ㄟ^舉辦展覽與美術作品競賽等活動聘請相關專家為學生詳細地講解美術作品,如,作品如何展現美學理念、具體的表現技法等。這樣的美術交流活動可以增強學生、專家以及教師之間的交流,從而營造一個更加活躍的學術氛圍。
3.開展啟發式教學
對于美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創新能力的培養來源于每一個教學環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摒棄以往單一的講授教學模式,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師生共同討論的教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設置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索,從而使其獲得更豐富的美術知識與設計經驗。除此之外,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相對自由的課堂氛圍,正確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與作品創意,以此增強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討論。在激烈的交流討論中,學生的個性化思想會產生碰撞,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美術設計的體會與美術設計理念的理解,從而激發新的創作靈感。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較為滿意的設計作品,闡述該作品的優缺點、創作理論、遵守的原則以及具體的表現手法,使學生通過互評與自評的方法明確與糾正自身的缺點,以此形成良性循環,不斷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作水平。
4.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創新思維
在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大形勢下,教育界越來越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此,美術設計專業教師在開展具體實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實踐問題進行分類整理,引導學生分析相關理論,促使學生對該類問題形成更加系統的認識與理解。同時,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從學生自身的設計思想、構思過程與自身特長等方面因勢利導,積極鼓勵學生在日常學習與作品創作中發揮特長,并通過多個角度對設計方案進行不斷地發展與完善,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全面培養學生的集中與發散思維,有針對性地滲透“實驗主義設計”教學模式,以此引導學生對人性進行新的探索,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深入地了解自我與世界。
結語
在市場經濟持續活躍與人們審美水平不斷提升的大背景下,社會更加需要的是專業素質水平較高、實踐能力較強的美術設計人才。加上美術設計專業本身對設計者的要求較高,這就要求各大高校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美術設計人才的審美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同時,美術設計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根據當前社會的發展趨勢與學校的實際發展水平正確選擇美術設計方向,并充分應用各種先進美術設計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以此全面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創新能力,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高素質美術設計人才。
參考文獻:
[1]景引泉.美術教育在農村中職學校的發展方向.西部素質教育,2016(24).
[2]陳超.培養工藝美術專業中職生使用電腦軟件設計車輛裝飾品的研究.教育觀察,2018(10).
[3]石孔輝.創新視野下高中美術電腦繪畫電腦設計教學探究.美術教育研究,2016(4).
[4]蔣秀召.創新型美術教學及其實例分析.大眾文藝,2016(16).
[5]伊立嘉.淺談當代工藝美術設計的創造性.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7).
作者:寧大鵬 付志晴 單位:四川傳媒學院傳播與經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