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間美術在平面設計教學的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人民在質樸的審美情趣下創造的民間美術,展現了人類文化活動生動、真實的形態。現今,平面設計專業快速發展,在激烈的競爭中,相關的平面設計行業亟須汲取養分。以往的平面設計教學模式難以適應當今設計市場發展,平面設計教學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該文探討將民間美術引入平面設計教學,解決平面設計教學設計素材不足、設計理念滯后等方面的問題,以期讓民間美術煥發活力,促進中國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民間美術平面設計教學繼承應用
一、民間美術與平面設計教學的聯系
平面設計和民間美術在蘊含的民族審美心理、為人們帶來的視覺愉悅感受等很多方面有相通之處。民間美術是我國勞動人民為滿足其物質生活需求而創造的回歸生活的民間藝術形式,表現在各種民俗禮儀活動和人們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其整體風格樸實,容易被人接受。民間美術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形象載體,是維系整個民間藝術的文化根基,更是現代平面設計可以直接借鑒和學習的寶藏。民間美術展現了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特色,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極具文化價值,同時也符合當今設計行業的基本準則。如今的平面設計領域、平面設計教學領域應廣泛并創造性地運用民間美術,為平面設計教學增添更多的活力。平面設計是一門視覺語言,是集專業性和藝術性于一體的綜合視覺表現。平面設計將視覺語言作為交流和溝通的有效途徑,把符號、色彩、圖形和文字等融為一體,通過創意設計實現傳遞信息和思想的最終目標。平面設計已有幾百年的發展歷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平面設計日益引起了金融、文化等行業的重視。隨著信息技術、網絡科技的迅猛發展,平面設計呈現出全球化的特性,發展方向更加多樣,使用范圍不斷擴大。平面設計在互聯網中通過整合文字和圖片再設計創造,給人們帶來視覺的震撼和沖擊。就當前高校的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平面設計教學而言,部分教師在教學上存在一些誤區,對于在教學中繼承優秀傳統、探索傳統特質和時代特性結合等缺乏理性認識,缺乏對民間美術的原創性的探究。民間美術中的許多優秀文化元素值得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借鑒和學習。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師努力探究兩者的關系,深入挖掘民間美術特有的價值,有助于不斷提升平面設計教學的生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創造力的不斷發展。現今,我國的很多平面設計作品缺乏中國特色,部分設計師對我國本土文化不夠了解,未能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如何將民間美術合理地運用于平面設計,是高校平面設計教學亟須解決的問題。民間美術與平面設計在文化內涵有著緊密的聯系,發掘民間美術的表現語言元素,使平面設計與民間美術相結合,豐富和繁榮我國的平面設計,是文章研究的主要內容。
二、民間美術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的應用情況有待改善
1.教學理念滯后,課程設置亟須調整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部分學校的平面設計課程主要為專業設計和美術基礎兩部分,學生入學后先學習專業基礎課素描和色彩,二年級開始學習專業設計課程,如三大構成、圖形創意、字體設計、VI、PS上機操作等。這樣的課程設置雖然能讓學生大體上掌握平面設計專業的知識,但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部分學校在教學理念上因循守舊、創新意識不足,未能及時地結合當前設計市場的實際需求和發展現狀,適時地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創造性地進行課程改革。總體上說,部分學校在課程設置上未能將民間美術引入平面設計教學,對于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力度不足。
2.民間美術課程的師資力量亟需加強
平面設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目前,部分學校的平面設計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學過程一般為教師展示各類平面設計案例,讓學生分析并掌握知識點,隨后要求學生按照這個思路完成作品。這一教學過程雖然符合教學目標,但是教學效果仍需提升。究其原因,在于部分學校和教師在設置課程時未能將優秀傳統文化引入教學,未能向學生提供充足的平面設計資源。現今,部分高校未能開設民間美術課程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師資力量比較匱乏,部分學校未能著重培養與民間美術相關的人才,進而導致民間美術課程難以開展。學校和教師在課程建設中,應轉變思想觀念,把民間美術納入專業課范疇,讓學生學好民間美術的相關課程。同時,教師也可以嘗試新的授課模式,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如,讓學生參觀博物館深入了解民間美術,聘請民間藝人授課,等等,以此解決師資力量薄弱問題。
三、民間美術教學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平面設計專業為社會提供優秀的平面設計人才,將我國民間美術引入教學,可以豐富平面設計教學的內容和形式,為平面設計教學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教學中,教師應以民間美術為基礎,講解民間美術中的民族文化精髓,以此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教師應組織學生認識、學習我國各個地域、各民族的民間美術,讓學生在民間美術中找到與平面設計的契合點,并將民間美術的視覺元素與當代平面設計結合。這一教學形式可以豐富學生的創作素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作思路。學生通過學習民間美術圖案,欣賞、分析優秀的民間美術素材,提取和借鑒民間美術在創意形制、審美上的獨特之處,能夠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如商周時期的青銅器圖案極富想象力,器皿造型變化夸張,風格獰厲、張揚,整體器皿造型與圖案構成和諧統一。民間美術不僅擁有美觀的圖案、造型,而且每個圖案背后都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深意。如青銅器上的回紋圖案(圖1),是由橫豎短線折繞組成的回環狀紋飾,形如“回”字,所以稱作回紋。方折形卷曲的回紋紋飾,喻示“富貴不斷頭”的吉利紋樣,多用于裝飾器皿的奢口下部或頸部,或織繡、地毯、家具裝飾等,表達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希冀。圖案象征著生活富足、生生不息。學生了解這些極具代表性的民間美術,可以提高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拓寬審美視野、提升設計能力。把傳統的民間美術引入日常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創造出更具中國特色的設計作品,形成具有我國文化特色的設計體系。
四、民間美術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的創新性應用
1.民間美術在平面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將民間美術課程引入具體的教學過程,學校應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訓和學習,同時采用新的教學理念,吸引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人才加入平面設計教學。此外,高校應為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和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重視民間美術與平面設計教學的結合。高校應多組織教師和學生近距離考察民間美術的表象形式和實質內容,為平面設計專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如下。第一,加強民間美術對平面設計課程領域的指導,適時調整課程體系,鼓勵平面設計課程的全面革新;第二,走出校園,組織學生外出考察,讓學生親身體驗民間美術帶來的新奇與震撼;第三,持續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重視民間美術師資隊伍力量的建設。同時,教師還應防止學生拘泥于各類設計軟件,只講求技巧的嫻熟,不重視創新思維的掌握。為此,教師應拓寬學生思路,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創意資源,進而培養出掌握先進技術、擁有創造性思維的人才。中國民間美術發展至今,每個發展階段都有獨具特色的作品,這些作品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物質和文化需求,這些作品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而民間美術也為平面設計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熟悉民間美術,結合當今社會人們的審美需求,在平面設計中創造性地運用民間美術,以適應當今的社會發展。
五、繼承、完善和發展平面設計教學
隨著信息時代的迅速發展,平面設計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平面設計與人們的生活聯系密切,也在不斷地發展。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對平面設計專業人才需求越來越大,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現今的平面設計者立足于優秀傳統文化,豐富自己的文化素養,在充實自身設計理念的同時,繼承與發揚民間美術,借鑒和學習民間美術,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在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創作理念和教學形式,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應將民間美術與當今的多媒體技術融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王福州.金石拙美的集成.中國藝術報,2012-10-29.
[3]程蕾蕾.文化傳承中的藝術教育——對民間剪紙藝術引進中學課堂的嘗試與思考.藝術評鑒,2018(2).
[4]董迎秋.以剪紙為例淺談發揮教育的功能傳承民間傳統文化.科技展望,2015(3).
作者:韓雅怡 段文杰 單位:長春理工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