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環境藝術設計下地區經濟發展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人們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溫飽而更加注重生活質量的提高。傳統地區的環境藝術設計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急需樹立一個新的地區形象。環境藝術的設計可以快速地推進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不僅可以彰顯該地區的特色,還能夠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對經濟的發展也會產生影響。文章將對環境藝術設計與地區經濟發展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地區經濟發展;藝術的觀賞性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步入了新的階段,以前經常提到的環境藝術設計已經不再符合時代發展的特色,也滿足不了人們精神世界的需求。藝術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他們是作家意識的產物。環境藝術設計所關注的是人類生活設施和空間環境的藝術設計,是一門實用藝術,與建筑密不可分。合乎潮流的環境藝術設計客觀上可以促進地區經濟的發展,需要不斷探索創新與發展之路,既要保證美觀性,又要兼顧實用性,這樣才能充分滿足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同時為城市創造出更多經濟價值。
1環境藝術設計
1.1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
環境藝術設計,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室內室外規劃中科學有效使用的藝術設計方法。環境藝術設計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性很強,設計出來的產品不但觀賞價值很高,而且功能性、技術性都非常的強,使人們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精神也能夠得到極大的享受。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既包含了藝術的觀賞性,又擁有人們所追求的實用價值,因此可以說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包容性很高的藝術。藝術是需要設計的,環境藝術也不例外,它可以優化生活品質,更可以使生活方式更加集中。從遠古時期到現代文明,人類社會在不斷地進步,精神境界也在不斷提高,并且我國當前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改變,精神層面的需求越來越高。在這種趨勢下,要使當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跟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1.2環境藝術設計的特點
1.2.1自然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環境藝術設計既有自然性的一面,也有人文性的一面,所謂的自然性就是說環境藝術在設計過程中能夠在不損害環境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大自然所提供的物質性的材料和非物質性的現象,所以說環境藝術設計也是一門低碳環保的藝術。1.2.2整體化和多樣化的統一。環境藝術設計是一種包容性很高的藝術,所以環境藝術在設計的過程中擁有著各種各樣的元素,這些元素既相互聯系,但是每種元素又有其各自的特點,所以環境藝術設計能夠與自然環境在空間上達到一致。設計出來的作品可以產生一種意境,給人們一種置身仙境的感覺,使人們在精神上得到滿足。1.2.3無害性與正面性的統一。藝術也有無害性和正面性。無害性是指藝術產品在設計的過程中不會對環境產生破壞,人與自然能夠比較和諧的共存。正面性就是指藝術品的主題是樂觀向上的、積極昂揚的,激發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引領人們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像那些低俗的思想,對人類思想有毒害作用的都應該拋棄掉,經過這樣的操作,人們的思想就會受到影響,無形中就會去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提升自身的審美水平。
2.1經濟主導環境藝術的發展
社會經濟之所以能夠發展,離不開無數勞動人民的智慧。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生活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是被經濟主導的,因此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與發展離不開經濟實力這個堅實的基礎。環境藝術設計在構思、產品設計、實施施工的各個環節都離不開經濟因素這個主導,因為它需要許多行業參與其中,需要強大的經濟去支撐。離開了經濟的支持,再完美的設計方案也無法得到實施。在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需要環境藝術設計與經濟建設互利共生的理論體系,科學有效地做到經濟主導環境藝術設計的步伐和方向。
2.2經濟社會的發展推動了環境藝術設計的創新
在技術產業不斷發展的今天,出現了許多的新技術,也使人們習慣于使環境設計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在近兩年的環境藝術設計比賽中,就會發現一些以前從未有過或者沒有嘗試過的設計理念和設計元素,這些都得益于設計師對新技術的探索和引進。新技術可以在設計過程中有效實施以前無法實現的解決方案并展示出獨特性。
2.3將環境藝術設計學科的自然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環境藝術設計者的設計思維與理念必須與區域的自然環境建立起緊密的聯系,不能因為取得過一些成績或者擁有一定的成果就停滯不前。不僅需要學習國內外一些先進城市的先進做法,還要不斷激發自身的內生動力,找到更多的靈感,形成更多的原創。作為該區域一部分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特征充分吸收、有機整合了城市建筑設計、綠化和雕塑的概念。這樣一來,在具體的設計中會突出該地區的環境,將有助于構建一個自然和藝術融合的城市景觀,并且許多城鎮宣傳地方特色,展示藝術與自然的“合二為一”。
2.4環境藝術推動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
一位技藝高超、本領超群的環境藝術設計師,除了擁有豐厚的理論基礎和必要的藝術素養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必不可少的。責任感最好的體現,就是設計師設計出來的作品,不僅要符合大眾的審美視角,還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當今社會,商業化、經濟化已成大勢,一件好的環境藝術作品需要與當地的歷史文化、鄉風民俗、地理特點結合起來,這樣該作品往往會成為該地區的標志性建筑,勢必會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當地的政府也可以借助該優勢,通過報紙、廣告以及一些媒體平臺進行廣泛的宣傳,打造自己的文化藝術品牌。一旦品牌文化打造成功,全國各地的各種類型的投資商便會前來投資,屆時商場、小區、公園、廣場等將拔地而起,這不僅可以提升本地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增加就業崗位,還會增加政府的財政稅收,更好地造福人民。
3地區經濟發展帶來的不竭動力
3.1滿足消費者在新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個性化、私人化的消費理念與需求
現階段,人民的物質生活可以說是得到極大的滿足,但精神生活一直沒有實現與物質生活的同頻共振。環境藝術設計是由人們的審美對話需求驅動的。如果人民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有效的改善,環境藝術設計的推進必將迎來重重的阻礙和層層的關卡。精神追求,尤其是美學和藝術設計已經成為人們口中競相交流的談資。此外,在當下的白熱化市場競爭下,企業要想獲得源源不斷的競爭新優勢,僅靠質量上的一些優勢沒有辦法一直站穩腳跟,消費者的心也會隨之“飛走”。因此,需要高度專注于產品,在此推動下,環境藝術設計得到了縱深方向的進一步發展。其提供的眾多設計理念、設計思維和設計手法,在統籌兼顧、系統集成的情況下,增加了產品的美學、藝術和設計意義,尤其是一些藝術設計產品,結合了地域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讓人們對藝術設計產品的所想所需所盼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消費需求持續得到提升,產品營銷渠道不斷拓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了雙豐收和雙勝利。
3.2推動地區特色經濟文化的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沒有出現斷層的國家,面積很大,物產豐富,在這片富饒的大地上,不同的民族相互交融,產生了絢爛多彩的文化,這無疑是環境藝術豐富的物質材料,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奠定了文化基礎。環境藝術設計作為城市發展的名片,一定要和城市規劃布局有機融合,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的作用。例如福建省泉州市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市政府結合海絲文化這一優勢,并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相連接,打造了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是亞洲唯一一個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公園。該公園占地1000多畝,每年有無數游客慕名而來,周邊地區大樓林立,商業繁榮,寶龍廣場環繞而建,大大地推動了該地區經濟的發展。著名作家莫言曾評論說,藝術院是一件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結合、交相輝映的獨具創意的藝術品,大力推動了海絲文化的創新與區域經濟的發展。因此,要實現本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跟上新時代的發展步伐和節奏,需要著眼于區域和民族固有的特點。這些都是經濟文化發展先天具備的巨大優勢,假如把這些因素充分有機地結合起來,應用到環境藝術的設計中,將會實現自然與環境設計融為一體,踐行了我國提出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發展理念。可見,環境藝術設計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影響深遠,而區域經濟的發展壯大又是其天然的屏障和重要的保障
3.3促進地區旅游、貿易及金融領域邁上新臺階
環境藝術可以帶動地區旅游業的發展,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從某個方面來說,環境藝術展現了當地人民生活的精神面貌,也從側面反映了區域經濟的文化水平。有一些成功的環境藝術品,往往會成為某地區標志性建筑物,吸引游客前來打卡拍照,也就是常說的網紅景點。環境藝術設計的門類很多,有街道、園林、公園等,但基本上都離不開建筑,這是環境藝術設計的一個關鍵要素。消費者在前來駐足觀看的同時,不僅滿足了自己的審美需求,精神上得到極大的滿足,同時在消費過程中帶動了當地旅游業、金融服務業的發展,如果藝術品能夠結合當地的一些特色以及民族文化,那么將會使當地經濟更加蓬勃的發展。
4結論
身為現代文化產業的領頭羊,環境藝術所起到的作用是空前的,直接的將人們與環境藝術聯系起來。城市化進程是未來我國發展的一個趨勢,環境藝術將憑借自身的包容性和影響力,將經濟與環境聯系起來,相輔相成,共同創造一個繁榮的文化環境。環境藝術設計一定要與當地的特點結合起來,加入歷史文化元素,使環境藝術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助力,使我國早日實現城市化。
作者:石巖 張玉坤 白芳 唐銳 朱存俠 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