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兒腹股溝疝腹腔鏡手術護理干預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小兒腹股溝疝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在醫院接受小兒腹股溝疝腹腔鏡手術治療的64例患兒,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2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的治療情況、護理滿意度及護理前后的生命質量、疼痛程度。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進餐時間、下地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3.75%,高于對照組的71.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世界衛生組織生命質量評分量表(WHOQOL-100)評分均高于護理前,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腹股溝疝腹腔鏡手術中,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減輕疼痛,提高生命質量,促進患兒及早康復。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干預;小兒腹股溝疝;腹腔鏡手術;護理滿意度
腹股溝疝屬于腹壁先天性發育異常,是小兒外科常見疾病,臨床將其分為腹股溝斜疝和腹股溝直疝,其中以腹股溝斜疝較為常見[1]。小兒腹股溝疝的發病率較高,且男性患兒多于女性患兒,發病部位以右側多見[2],臨床癥狀多表現為腹股溝處腫物、惡心嘔吐、排便不暢、疼痛和腹脹等。目前,臨床多采取手術治療腹股溝疝患兒,雖然可取得確切的療效,但由于患兒年齡較小,身體功能發育尚未完全,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導致在接受手術治療的過程中依從性較低,進而對手術療效產生影響,加之患兒對疼痛不耐受,而手術治療后常伴隨疼痛,進而降低了患兒的生命質量[3]。為促進患兒及早康復,改善預后,采取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非常必要。本研究探討針對性護理干預在小兒腹股溝疝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在醫院接受小兒腹股溝疝腹腔鏡手術治療的64例患兒,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對照組男20例,女12例;年齡2~10歲,平均(5.46±2.05)歲;腹股溝斜疝25例,腹股溝直疝7例。觀察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2~9歲,平均(5.04±2.54)歲;腹股溝斜疝24例,腹股溝直疝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納入標準:均符合腹股溝疝的診斷標準[4];家屬均知情,且已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中途退出的患兒;存在手術禁忌證的患兒;存在先天性疾病的患兒;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兒;合并精神疾病的患兒。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做好術前各項檢查及準備工作,解答患兒家屬疑問;術中密切配合醫師操作,實時監測患兒的生命體征,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告知醫師處理;術后記錄患兒病情變化,并及時反饋,做好基礎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1)術前護理:由護理人員迎接患兒入院,帶領患兒家屬辦理相關手續,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依據患兒不同喜好,選用圖片、視頻或書本等形式為其講解疾病病因、并發癥、治療等知識,并告知手術流程、注意事項等,宣教后耐心解答家屬疑問,注意全程語氣平和、語言簡單易懂、語速適中;在與患兒及家屬交流的過程中,仔細觀察患兒的心理變化,并對其進行心理評估,采取暗示、接觸、鼓勵和示范等方式進行心理干預,消除患兒恐懼、焦慮及不安等消極情緒;依據患兒喜好,選用動畫形式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告知治療成功病例,提高治療依從性;對于年齡較小的患兒,給予其玩具、書本等,轉移注意力;此外,認真檢查各項檢查完成情況,做好術前各項準備工作。(2)術中護理:麻醉前,由高年資護理人員陪伴、安撫患兒,確保其配合麻醉操作;術中密切配合醫師操作,巡回護士密切關注患兒體溫的變化,避免體溫過低導致的刺激。(3)術后護理:密切關注患兒的切口情況,與家屬溝通,囑咐其多陪伴、關愛和照顧患兒,依據患兒不同喜好為其制定針對性飲食方案,以流食為主,多食蔬菜、水果,保證營養需求,促進腸道蠕動;在病房內擺放綠色植物,為患兒提供玩具,術后6h鼓勵患兒下地活動,酌情加減運動量,活動過程中全程陪同,避免撕裂傷口;同時,可通過播放舒緩輕音樂轉移患兒的注意力,減輕切口疼痛感,并進行并發癥預防干預。(4)出院指導:待患兒恢復情況符合出院標準后,于出院前2d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家屬避免腹內壓增高的重要性,強調出院后的注意事項,指導家屬正確的護理方式,告知家屬如期來院復查;留下家屬聯系方式,定期隨訪,解答家屬疑問,了解患兒預后情況。
1.3臨床評價
(1)治療情況:評定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進餐時間、下地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2)護理滿意度: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將其發放給患兒家屬填寫,全卷共10個問題,每個問題共6個選項,分值依次為0~5分,總分50分,評分>39分為非常滿意,25~39分為基本滿意,<25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3)生命質量: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命質量評分量表(WorldHealthOrganizationqualityoflifewith100questions,WHOQOL-100)進行評估,總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兒生命質量越高[5]。(4)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進行評估,總分為10分,評分越高表明患兒疼痛越劇烈[6]。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4.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情況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進餐時間、下地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2.3兩組生命質量、疼痛程度比較護理前,兩組WHOQOL-100評分、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WHOQOL-100評分均高于護理前,VAS評分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小兒腹股溝疝的發病率較高,且多見于男性患兒,癥狀多表現為惡心嘔吐、腹脹等,主要是由于排便過度用力、腹部肥胖等導致。由于患兒缺乏對疾病、治療等知識的了解,極易出現負性情緒,導致病情加重[7-8]。以往臨床多采用腹股溝疝修補術治療,但周期較長,復發率較高,不利于患兒早日康復。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被廣泛應用于腹股溝疝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創傷小及操作簡單等優勢[9-10]。但小兒機體發育尚未成熟,在手術治療后極易出現意外,加之患兒依從性不高,延長了康復時間。為取得最佳的手術治療效果,對患兒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極為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術后進餐時間、下地活動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和生命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疼痛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與常規護理比較,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可緩解疼痛感,減少術中出血量,提高生命質量,促進患兒康復。針對性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在制定護理內容、流程前,醫護人員組建護理小組,查閱疾病相關知識文獻,并結合臨床經驗及專業技能對其進行論證,依據患兒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明確具體責任人員,在充分尊重患兒的基礎上,依據患兒喜好,選用健康宣教方式,提高患兒及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并為患兒提供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最大限度地滿足患兒的護理需求[11];此外,通過強化飲食干預,保障患兒術后機體對營養的需求,同時強化疼痛干預,通過指導患兒平靜呼吸,叮囑家屬在為患兒變換體位時動作應輕柔,進而減輕患兒疼痛感[12]。綜上所述,將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小兒腹股溝疝腹腔鏡手術中,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減輕疼痛,提高生命質量,促進患兒康復。
作者:黃國偉 葉美玲 余桂媛 單位:寧都縣人民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