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共享經濟下的創新創業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是一個重視創新和創業的時代,創新在國民經濟的生產中處于更加有力的動力來源。但從大學生的資金和經驗等方面來看,其在這些方面的資源還是比較有限的,這也影響著大學生群體創業的積極性。在“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的背景下,為大學生創新和創業提供了更多的機遇。本文從“互聯網+”、共享經濟和創新創業的概述出發,結合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前景和現狀,提出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共享經濟;創新創業
“互聯網+”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大家對相關的話題也比較關注,如何在網絡化高度發達的時代實現更好的發展也成為當下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很多新的產業等都涌現出來,共享經濟也應運而生,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都發展起來。當前“互聯網+”和共享經濟時代下,大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面臨著更多的機遇,機會的背后就是風險,因此,在更多的機遇背后,也存在著更大的風險。
一、“互聯網+”、共享經濟與創新創業概述
(一)“互聯網+”概念闡述。“互聯網+”代表了一種新的經濟形態,以互聯網為基礎,將高科技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相結合,優化各產業的生產要素、系統和模式,完成傳統產業的快速轉型。“互聯網+”的目的是讓各行業充分地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將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入傳統產業的各個方面,推動產業生產力的發展,為產業帶來更多的效益。
(二)共享經濟概念闡述。共享經濟最早由德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創立。共享經濟于2000年左右在美國迅速發展,現已成為中國一種流行的商業模式。該經濟模式是以獲取一定的報酬為目的的,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使一些物品的使用權出現一定時間內的變更的一種經濟模式。
(三)創新創業概念闡述。創新和創業是基于創新的創業活動,有別于純粹的創新和純粹的創業。創新指的是新的想法或是新事物的產生,強調了先鋒和創意;而企業家精神強調通過實際行動獲得利益的行為。因此,在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的概念,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基礎和前提,創業創新的體現和延伸。
二、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前景及現狀分析
(一)“互聯網+”與共享經濟時代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前景。“互聯網+”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結合了傳統產業和互聯網來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使其更現代的生產模式。“共享經濟”則是通過互聯網手段實現買賣或租賃雙方以及中介的一種促進物品使用效率的經濟模式。一些當代大學生懷著創業的夢想,“互聯網+”和“共享經濟”使他們的夢想成為可能,雖然他們的資源占有不高,但在當前的社會發展狀態中,創新和創業能夠彌補其在資源上的不足,實現創業夢想。“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選擇,即使不具備資本優勢的他們也能夠通過知識和創新能力提升其在社會創業活動中的競爭力,使他們能夠在這個平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夢想。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當前很多的大學生都轉變了就業觀念,大學生群體選擇自主創業的越來越多,其可以通過當前的“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的經濟背景更好地將其創新和創業的想法變成現實,實現自身的創業夢想。雖然當前很多的大學生都有創新創業的想法,但是在具體的實踐中,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1.大學生缺乏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的想法在當前的大學中一直被認為是其進行創新創業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在“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的環境下,創新意識顯得尤為重要,若是能夠具備創新和創業的意識,就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進行創業。大學生在學校期間由于學習和活動的影響,導致學生時間較緊張,沒有額外的時間進行創新型觀念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訓練,這也導致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時期難以找到正確的方向和想法去繼續其創業活動,導致大學生群體在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創業目標不容易實現。2.在校大學生缺乏創新創業理論指導與實踐。在先進的創新和創業思想和理念的指導下,大學生可以投身于具體的創新和創業的實踐中去,幫助其在正式的創業活動之前進行創新和創業經驗等的積累,讓其有足夠的理論指導創業之初的各種工作和活動。然而,根據近年來大學生創業的實際情況,許多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缺乏良好的理論體系指導,這使得他們在創業的活動和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難,走了很多彎路,導致大學生群體的創業想法比較難以實施,在為數不多的實施的創業人群中成功的幾率也不大。對于這種情況,學校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減少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這樣學生在創業的時候就不會走錯路。3.創新創業欠缺考慮,結果缺乏市場競爭力。大學生群體的創新創業活動的成果需要一個指標來進行衡量,市場競爭力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如何使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成果具有足夠的市場競爭力,應該是學生和輔導員在創業之前首要考慮的問題,其需要對自身的市場競爭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才能促進其更好地制定和實現自身的創業目標。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其缺乏市場調研,在創新和創業活動中很多時候都是根據自己的想法盲目地進行創業,因此,大學生群體的創業活動中,失敗是一種常態。因此,即使大學生的創業項目具備比較高的技術含量和科技水平,也很難得到社會尤其是市場的認可。只有根據實際調查發現的市場需求,根據實際的市場需要進行的項目開發的目標,這種結果和項目才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從而具備更高的市場競爭能力。
三、“互聯網+”共享經濟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建議
在“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的背景下,科技不斷地發展和進步,科技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也推動著經濟的快速進步。大學生群體在進行具體的創新和創業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市場的實際需要的相關調查和研究,在信息時代的特征下,則可以利用大數據對市場需求等進行分析。從大學生的創新和創業活動以及其取得的成果來看,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進行了數據統計和分析,提出了以下幾個發展的策略。
(一)加大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力度。結合前文提到的內容,創新思維和創新的概念是大學生在進行創業活動過程中重要的一個部分,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也是其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體現。當前在“互聯網+”的網絡發展水平和“共享經濟”的經濟理念和發展環境之下,如何對大學生群體進行正確的指導,確保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所學知識和市場發展狀況促進創新和創業的開展,這是每一個大學生和相關教師都應該考慮的問題。只有少數當代大學生找到合適的創新事業的發展方向,在業務成就后能保持一定市場競爭力投入到市場中,這樣做的原因是,這部分學生具備強大的創新能力,能夠洞察市場的發展動態,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合理的創新,滿足市場實際需求。因此,學校在大學生成長和學習的幾年之間就要重視對其創新觀念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信息課、選修課、交流會議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方法和創新能力。
(二)多方聯合為大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平臺。為正在學校學習的大學生和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新創業平臺在促進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方面是非常必要的。在大學生群體進行創新和創業的具體活動中,學生們會面臨著很多的機會和困難,如果沒有一些創新和創業的專業平臺和人士的支持,就會使得學生在將創新想法轉化成實際創業活動的過程中面臨更多的困難,他們的信心很容易受挫,這并不利于創新的發展。因此,學校和社會各方應該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并加快建立大學生通過學校合作創新平臺和政府政策,為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提供更多機會去學習,這樣他們就可以有足夠的經驗和做一個明確的計劃為自己的創業方向進行合理的規劃,在一定時間開始自己的創新和創業活動。與此同時,政府的政策也可以讓大學生創業變得更容易。在“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大學生群體在進行創新和創業活動的過程中應該要更好地利用相關的資源等,通過對市場所有信息的全面把握來改進自身的創業活動,提升創業成功的幾率。此外,各方還可以通過聯合的形式舉辦創新創業的各種大賽和各種形式的交流會,讓學生從同齡人身上學習優點,從成功人士身上去取經,從而豐富學生的創新創業方向,為有想法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
(三)出臺相關政策保證競爭公平性。當前的時代是屬于“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發展的時代,信息的高速流動使許多大學生創業在第一時間能夠獲得有利的資源和信息,以幫助自己獲得盡可能多的有利條件,如企業贊助和政府的財政支持等。為了能夠使所有參與市場競爭的創新和創業活動能夠不受歧視地參與到市場的公平競爭中,在其進行事業擴展的同時能夠享受到企業和社會各種公平的待遇,能夠與大企業等享受到相同的資源競爭,政府應該引入一些系統,確保公平競爭,以便為大學生進行創新和創業活動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和充分的資源。
四、結語
在“互聯網+”與“共享經濟”成為時展中重要的發展背景之下,大學生群體的創新和創業活動成為了可能,也有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創新和創業中來。大學生群體在創業的過程中,不僅具備學歷和知識的優勢,也具有社會、企業等方面的幫助。相應地,他們在創業的道路上也會面臨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要解決這些困難,學生需要有較強的信念,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理念,以及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公平對待。在“互聯網+”和“共享經濟”的時代和發展背景下,大學生群體的創業活動能夠使得資源的分配更加合理,解決當前存在的一些如就業壓力大等社會問題,促進我國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甄玲燕.“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創業模式選擇與路徑優化[J].科技資訊,2019,17(33):239+241
[2]曾翔.“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模式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22):218~219
[3]于化英.“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模式[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6):164~165
[4]卜小凡.關于“互聯網+”時代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探究[J].智庫時代,2019,37:117~118
[5]姜俊宇,易淼清.共享經濟模式下大學生創業創新的問題及建議[J].特區經濟,2019,5:152~154
[6]鄧麗麗.沈陽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1
[7]杜永紅,王君.應用技術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設計與實施[J].職業技術教育,2015,24
[8]陳凱云,謝曉芹.新時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三融合模式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20,5
[9]葛慧林,周慶文.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索與實踐研究[J].高教學刊,2020,7
[10]呂志達.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校本化實施的方法論意義[J].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20,4
作者:陳君榕 單位:漳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