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化學工業循環經濟分類及發展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我國工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是面臨著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即環境污染嚴重。因此,要想使工業持續發展下去,就要積極地發展循環經濟,將化工產業與循環經濟相結合,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工業轉變為生態工業。循環經濟模式是不同的,依據企業地位、產業聚集類型、循環程度和循環范圍而劃分。
一、我國工業化面臨的環境問題
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十幾年來,我國的工業化進程加快,國民生產總值迅速增長,同時帶來的環境污染形勢越來越嚴峻,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的大氣污染。我們國家出現空氣質量惡化狀況,是從20世紀80年代顯現的,在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排放大量的工業廢氣,大氣污染程度加深,空氣質量惡化嚴重。我們生活中出現的煙塵彌漫、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等等,都是大氣污染的具體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煤煙型的污染,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煙塵和粉塵會對空氣質量造成影響,而二氧化硫又是酸雨形成的主要污染物。第二,我國的固體污染。工業迅速發展,造成的結果就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量急劇增加。自1979年起,我國廢棄物垃圾以每年約8%的速度遞增,1998—2006年整體呈下降趨勢,2007年又有所回升。從廢棄物排放量的趨勢來看,我國近些年在工業廢棄物的排放方面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明顯的效果。第三,我國的土壤污染。近年來,我國的耕地面積持續減少,許多地區的土壤污染情況嚴重,污染類型呈多樣化,有機物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相混合、新舊污染物并存,使土地污染程度加深。對農作物施用農藥和化肥會對土壤產生污染,目前,我國土壤被化學制品污染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再加上重金屬對土壤造成的污染,導致糧食、蔬菜、水果等主要的農作物中殘存的物質增加,容易引發疾病,影響人體健康。第四,我國的水污染。在我國的工業污染中,水污染是最嚴重的。有機物污染是造成我國水污染最主要的原因,全國主要的海、河、湖以及地下水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污染,東部地區污染比較嚴重。1985年以后,工業廢水排放量逐年增多,2008年時氨氮排放量有所下降。
二、化工循環經濟模式
(一)經濟理論
1.循環經濟。在鮑爾丁之前,從未有人想過經濟與生態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他有著靈活的思維,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可以相互結合,相互影響。循環經濟要求做到資源能夠有效配置,以可持續發展觀理論為依據,以可持續發展的評價指標為參考。我國對循環經濟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在生產力落后時期,以國內生產總值為目標,由于只注重經濟發展,忽略了經濟的結構,因此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國家也開始認識到經濟結構的重要性,重新調整并且旨在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快,但同時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環境污染和資源不足問題嚴重,此時國家發展以循環經濟為具體型態的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2.化工循環。污染和資源浪費往往是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如果將循環經濟理論運用到化工產業中,循環理論與化工產業相結合,更能突顯自身的價值。產業生態學有利于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運用生態學工具如環境設計、清潔生產審核、生命周期評價等,設計和研究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與生態工業園。
(二)化工循環分類
1.依據企業所處位置分類。依照企業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循環經濟模式可以劃分為五種網絡模式,依托型共生網絡模式、平等型共生網絡模式、嵌套型共生網絡模式以及虛擬型共生網絡模式。其中,依托型的共生網絡模式是指一個或者幾個屬于大型循環經濟體,因為大型企業占著主導地位,容易形成循環網絡,但是如果對大型企業的依賴程度過大的話,會增加風險。而平等型的共生網絡模式是在循環經濟體中處于平等地位的各個企業,他們的市場地位是相當的,主要是中小型的企業,所以網絡結構靈活,但是抗風險的能力略差。我們所說的嵌套型共生網絡模式是以大型企業為主干網絡,以中小企業為子網絡,主干網絡與子網絡兩者之間共生,形成復雜的網絡關系,導致構建循環網絡困難,但是穩定性強。在地理上不相鄰,但是同屬于一個循環經濟體系的各企業屬于虛擬型共生網絡模式,因距離因素導致運輸成本高,但是初建時可節省搬遷成本。2.按循環范圍劃分。根據循環范圍可以將循環經濟分成三類:一是企業層面循環,二是區域層面循環,三是社會層面循環。企業層面循環中的“3R制造法”,是杜邦公司將3R原則的創造性與化工產業相結合,可以減少化學原料的使用量,放棄使用有害的化學原料,并且回收某些化工廢料。到1994年時,效果顯著,廢料排放減少了30%。而區域層面循環是以生態產業鏈或者生態工業園區的形式出現的,以代買卡倫堡工業園為代表。主體以電廠、煉油廠、制藥廠和石膏板生產廠這四個企業為核心,以貿易方式獲得的產品作為自己的原材料,這種方式在減少廢物產生量和處理費用的同時,還能帶來經濟效益。社會層面循環模式是由國家推動的循環發展模式,主要是在消費品的回收利用上面。其中,德國為回收再利用體系,日本為循環型社會模式。3.按循環程度劃分。根據循環程度,化工循環可以分為三種模式:生態工業園模式、清潔生產模式和綠色管理模式。生態工業園模式是將重點從循環經濟轉到能源的循環利用上,利用企業之間的物質循環,可以減少污染排放,降低資源損耗從而提高生產效益。清潔生產模式是三種模式中最原始的循環經濟模式,強調“清潔”二字,目的是要減少對生態的污染,它是通過以循環經濟理論為依據,盡可能地減少破壞和干擾,回收再利用廢棄物,達到能源低消耗,物質循環再利用的目標。在循環經濟的基礎上,綠色模式發展起來,將生態環保融入到經營管理之中,為了實現徹底改善人類生態環境和企業閉合循環體系。綠色管理模式結合企業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保護三者,力爭人類、企業、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4.按照產業狙擊類型劃分。依照產業聚集類型,可將化工循環經濟分為單一主導產業循環經濟和多元產業循環經濟。單一主導產業循環經濟是在化工循環體系中,化工產業為主,其他產業比重比較小。隨著化工產業鏈的延伸,許多上游和下游的化工企業會逐漸地聚集在核心企業的周圍,這樣核心企業會與邊緣企業共建形成化工產業經濟。多元產業循環經濟指的是化工產品走向多元化,化工產業鏈與其他產業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形成一個多產業并舉的循環經濟體系。單一的化工循環經濟體系,最終會向多元產業共同發展的方向演變。
三、化工循環經濟發展
第一,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當社會其他市場主體沒有能力做到推動化工循環經濟時,政府就要擔負起責任。首先,政府改善政策法規,從政策上推動華工循環經濟。比如,當企業購買環保設備,或者是改造循環工藝時,花費的大量成本費用大于企業排污需付成本時,政府就要提高對污染企業的處罰力度,同時加強對環境的監測,避免企業失去循環經濟的動力,強迫企業進入化工循環經濟體系。其次,政府將模范企業作為榜樣,大力宣傳,提高企業的責任意識和公民意識。最后,政府應該為循環經濟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比如建設和改造化工園區,提供園區公共設施,稅收減免等。第二,建設大型化工園區。構建大型的化工循環經濟園區,是化工循環經濟發展的最優模式。可以在某塊區域內選用一塊土地來建設化工循環經濟園,在化工循環經濟園新建的時候可以根據之前設計好的圖紙,分析利用好原料和廢料的關系,實現兩者的相互循環。對于之前建設的化工園區,我們可以通過采取改造的措施,使其符合循環經濟的運作原理。積極地建立并且發展生態工業園區,使資源得到最優化利用。第三,堅持科學發展觀,發展生態工業和低碳經濟。實現傳統工業向新型生態工業的轉型是循環經濟的關鍵,從宏觀方面去協調工業生態經濟系統的結構,綜合地運用生態經濟和復合生態系統理論,在微觀方面需要采取清潔生產、綠色制造、綠色供應鏈,達到低消耗低排放的效果。在能源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時,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應對當前全球氣候變暖,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加強產業低碳化發展,順應世界發展趨勢。第四,化工產業與其他產業相融合。產業融合包括了循環經濟的范疇,又不僅僅是循環,還有創造新的產業、重組產業,實現循環經濟的更高水平。將高技術產業融入到傳統產業中,產業間的功能互補和延伸形成產業交叉,減少環境污染程度,提高資源的利用能力,促進化工產業發展,進而推動地區發展,對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張天龍,侯月麗,劉穎.南京化學工業園區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項目研究———探索建立循環經濟標準化工作模式[J].中國標準化,2015,(3):110-113.
[2]黃曉明,趙冬興,趙玉浩.濱州市化工企業循環經濟現狀評估分析[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6,(5):36.
[3]紀紅兵,康德禮,劉利民.化工園區循環經濟發展的規劃構建[J].化工進展,2016,(7):79-84.
[4]張立巍.化工企業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J].財會通訊,2015,(31):35-38.
[5]劉鳳,楊志華.關于建設化工區內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研究[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5,(8):203-206.
作者:蔣立英 單位:江蘇醫藥職業學院,江蘇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