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對策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海洋經濟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是孕育新產業、引領新增長的重要領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本文基于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建設背景,探究經濟新常態下海洋經濟發展的戰略意義,分析海洋金融需求特征,提出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海洋經濟;金融支持;海峽藍色經濟
一、加快發展海洋經濟的戰略意義
發展海洋經濟不僅是破除資源瓶頸、加快動能轉換的迫切需要,也是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拉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途徑。2016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該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70507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高達9.5%,海洋產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其中,海洋產業生產值43283億元,海洋相關產業生產值27224億元,2016年全國涉海就業人員達3624萬人。此外,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公布的2016年福建省海洋經濟主要數據顯示,2016年福建實現海洋生產總值7500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漁業經濟總產值2660億元,同比增長8%。以上數據充分證明福建海洋經濟正在穩步發展。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出臺,是開展“一帶一路”建設、實施“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舉措,發展海洋經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前提和基礎。要以大海洋的視野,樹立海洋經濟全球觀,緊密圍繞“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打造國際國內的海洋經濟支點,加強海洋產業投資貿易和海洋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福建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核心區,充分抓住契機,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對發揮福建區位優勢,充分利用海洋資源和空間,推動福建由海洋資源大省向海洋經濟強省轉變具有重要意義。福建海洋經濟的五大傳統產業包括:海洋漁業、海洋建筑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修造業、濱海旅游業,其增加值占福建海洋生產總值70%以上。海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業的有力支持。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的《金融支持福建省海洋經濟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加大金融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促進以海洋漁業、臨海工業、船舶修造業、港口物流業、濱海旅游業、海洋新興產業等為主體的海洋產業體系的發展,對于我省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有著重大意義,同時有利于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因此,研究海洋產業與金融產業深度融合,探索金融業如何有效支持福建藍色海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海洋經濟發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海洋經濟是未來我國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突破口之一,其行業自身存在的地域聚集性高、投融資需求階段性明顯、融資期限長、風險水平高等特點,決定了金融支持的特殊性和專業性,需要與行業需求緊密匹配。海洋經濟發展的金融需求特征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海洋產業資金需求存在較高的地域集中度
我國海洋產業在空間地域上差異較大,且空間集中度較高,因此海洋產業資金投向和資金需求在空間區域上相應聚集。目前國內11個海洋經濟區的設立以及5個海洋經濟戰略規劃區的提出,使得基于區位、行政、產業等因素的海洋經濟更加向區域內海洋中心城市集中,并基于規模優勢和產業聚群的發展在區域內表現出更多的同質性。例如,山東海洋經濟發展重在海洋科技,浙江海洋經濟發展重在港口經濟,廣東重在南海開發和海岸帶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融”的綜合發展上。福建重在打造與臺灣雙邊互惠經濟合作發展的橋梁紐帶。由此,不同海洋產業產生了區域空間上的集聚和差異,對資金的需求也存在較高的地域聚集度。
(二)海洋產業資金需求密集度高
海洋產業屬于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從海洋產業細分行業看,海洋漁業養殖業,不管是魚蝦養殖、海參鮑魚養殖、螃蟹貝類養殖等,前期幼苗投入資金巨大,后期需要養殖維護成本,均體現了海洋養殖業的資本投入量大特點;同時,細分行業中的船舶重工、遠洋運輸等領域均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購買船只、日常維護、人工成本等支出;碼頭港口建設、海洋石油化工等行業技術門檻高、建設生產資金需求巨大,更是離不開金融機構對其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融通資金是金融的重要功能,要不斷創新優化金融體系,引導各類社會資本集聚,形成巨大的資金規模,以滿足海洋經濟建設的高密集度的資金需求。
(三)海洋產業融資期限長
長期以來,海洋產業金融支持面臨的一個關鍵瓶頸是缺乏持續有效的中長期資金供應。以海洋漁業養殖、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建筑工程等為代表的海洋經濟產業,均存在著生產周期長、資本占用高、資金回收期長等特點。例如,海洋新型藥物從研發到獲批上市需要較長的時間,行業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的特征顯著;海洋漁業養殖業周期較長,從育苗、育成、海上暫養到投入放養、收獲上市,生產周期少則幾個月,多則3~5年,行業成本投入大,收益不穩定,資金回收期長;此外,海上工程建筑業的投資周期相對也較長,例如福州新建的長平鐵路、長平高速等海上大橋項目,建設施工難度大、工期長,資金占用量極大。當前各商業銀行更傾向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投放形式存在固有缺陷,國家政策性銀行對海域開發類貸款的支持力度有限,國內資本市場對于海洋產業高風險企業存在融資短板,使得海洋產業的資金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四)海洋產業存在高風險規避需求
由于海洋經濟自身特有的屬性以及海洋經濟結構的復雜多樣性,海洋產業通常面臨比較高的風險。例如,傳統的海洋漁業包括捕撈、養殖行業等,很容易受到海洋環境氣候多變的影響,海嘯、風浪、臺風、惡劣的海洋天氣和無法預知的深海環境等,都會對各類海洋漁業作業部門造成直接的影響;海洋開發尤其是海洋資源勘采業的勘采成功率相對較低,相關企業面臨較高的風險。此外,海洋經濟產業多數有涉外特征,如船舶制造、遠洋運輸等行業,均面臨不同程度的匯率波動風險。在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匯率波動要求投資者擁有較高的應對能力,其風險會減弱民間資金投向海洋經濟產業的意愿。
三、金融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政策建議
發展海洋經濟是福建省建立海洋經濟強省的戰略方針,從福建區域經濟特點著手,建立與海洋經濟發展適度相適應的現代金融支撐體系,加大對海洋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對推動福建海洋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加強政策引導,促進海洋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的有效對接
強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與金融政策的相互協同,建立多方參與的長效溝通協調機制,促進銀企對接。鼓勵銀行機構優化信貸結構,針對海洋經濟發展的金融需求特征來合理配置金融資源,引導民間資本積極參與海洋產業投資。加強涉海金融資產抵押創新,探索海域使用權等可抵押資產的操作可行性,積極創新船舶融資、航運物流貨押融資、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融資。鼓勵涉海企業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來籌措資金,積極探索涉海企業的離岸金融業務,利用海外資金低成本優勢,吸引境外資金投向福建濱海旅游產業以及船舶重工、碼頭港口等產業,吸引國際資本支持福建海洋經濟發展。
(二)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推動海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抓住福建“六區疊加”機遇,貫徹福州“東拓南進”城市發展戰略方針,利用各類金融工具積極支持傳統海洋產業轉型,大力培育海洋新興產業,推動海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目前福建正處在“海絲”核心區、自貿試驗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生態文明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新區等多區疊加的戰略機遇期,其中福建自貿試驗區定位之一是開展兩岸金融合作先行先試。加強海峽兩岸金融合作,推動福建傳統海洋產業轉型發展,加大對海上養殖、海洋工程建筑、海洋石油化工等行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通過信貸資源投入,推動船舶重工行業向高技術、高附加值領域轉型發展。在海洋工程建設方面,加大對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物資儲備基地等重點項目的資金支持,重點支持寧德港、羅源灣碼頭、長樂松下港、廈門港、漳州港等港口建設,做大閩北、閩中、閩南三大港口群,突出對臺特色。加大對福州濱海新城旅游度假產業、海洋能源利用產業、海洋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海洋新興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加大對海洋人才培養的金融支持力度,大力發展海洋第三產業
福建是海洋經濟大省,海洋科技人才缺乏成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發展面臨的重要約束。藍色經濟更加強調科技自主創新對海洋經濟發展的引導及支撐作用,而金融在推動海洋重大科技創新、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積極推進金融產業與海洋科技產業融合發展。創新海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設立海洋科技人才教育基金、鼓勵各銀行結構針對高科技海洋研發人才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強海洋人才培養鏈與海洋產業鏈有機結合,促進海洋科技發展及高端海洋科技人才培養。
(四)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功能,加大海洋產業保險產品創新力度
鼓勵保險公司創新海洋產業保險產品,積極拓展各類配套保險服務,大力發展航運保險、漁業保險、海洋生態環境險等險種,為遠洋捕撈業、漁業養殖業、海洋交通運輸業、船舶工業和海洋石油化工業發展提供保障。加強進出口企業與保險機構對接,確保海洋物流安全。完善漁業政策性保險制度,提高漁業政策性保險覆蓋面,以此保障遠洋捕撈業的健康發展。完善海上巨災風險分散機制,將漁業養殖保險和類似涉海主要險種納入政策性保險,以降低養殖戶的海上養殖業遇災損失,提高其抗風險能力。加大海洋生態環保類保險產品研發力度,擴大環境污染責任險在海洋經濟領域中的覆蓋范圍,確保藍色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占海.2016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N].中國海洋報,2017-03-17.
[2]王文等.海洋金融的發展[J].中國金融,2016,(19).
[3]溫信祥等.藍色金融創新實驗區設想[J].中國金融,2016,(7).
[4]徐蔚冰.應壯大海洋產業推進海洋金融發展[N].中國經濟時報,2016-10-13.
[5]閆旭.2016年福建海洋經濟穩步發展[N].國際商報,2017-02-09.
[6]張健.金融支持海洋經濟面臨的問題和路徑選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5).
[7]張遠軍.新常態下海洋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金融策略[N].金融時報,2015-11-17.
作者:黃山 單位:中國民生銀行福州長樂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