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礎會計這門學科在經濟管理專業類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大多數大一新生必修的基礎課程。在數字化技術盛行的時代,財會類人才以及經管類人才的培養要求也在與時俱進。本文基于獨立學院的經管專業學生,探討了新商科數字化背景下《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問題,并提出相應教學改革方案。
關鍵詞:基礎會計;獨立學院;課程改革;新商科數字化
一、新商科數字化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一)數字化時代
從2018年中國企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運行情況調研報告中可見,“在受訪者公司/機構中,財務機器人(RPA)的應用比例高達51.6%,應用最多的范圍包括賬務處理、發票認證、發票查驗、銀行對賬、費用審核和發票開具、各種對賬等。”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大大提升了企業“會計核算流程的標準化程度和管控能力”,故經管財會類人才的培養也更加傾向于以“腦力、創造力、和協同力為中心的思維培養。”
(二)新商科
在西方國家,私立高校對于商科類專業的建設占據了大半壁江山,這也符合私立學校的運行模式,讓理論與實踐、學校與企業更好地結合。很多優秀的大學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都是私立學校。在我國,商科專業與企業深度融合的模式也愈發被大眾接受并得以大力發展。在數字化的背景下,如何發揮好獨立學院的優勢辦好新商科專業,也正是這門重要的必修學科《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
二、獨立院校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與實務脫軌
在教學內容上,基礎會計學科的大多數教材都是先介紹會計要素、會計科目和會計等式,進而引入借貸記賬法的原理,重難點集中在借貸記賬法的運用。在上課中發現,一開始便要讓學生接受新的會計術語并理解會計等式的邏輯,對于初學者的確有難度,再加上之后還要熟練地用借貸記賬法表示科目的增減關系,獨立學院的很多學生在面對大量理論性的、枯燥的記賬規則時,還沒進入到課程重點,已經失去了學習興趣。一部分學生在學習到會計科目的時候便掉隊了,后面的課程越聽越迷糊,也對會計產生了畏難情緒。傳統的按部就班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枯燥的理論并沒有很好地與現實案例相結合,學生只是被動接受,不知道學來怎么運用,沒有發揮出主觀能動性。
(二)實訓課程的體系設置缺乏層次、利用不充分
基礎會計的實訓課程大多在學期最后進行,一般會安排一至二周的課程。但是在實際地實訓中發現,實訓課程的利用并不充分,效果并不理想。如今的實訓課大多仍然停留在填制憑證、登記賬簿、對賬、結賬以及編制財務報表的階段。手工記賬的過程瑣碎,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缺乏任務意識,不能很好地代入到企業內部財務人員角色中。數字化時代的來臨,手工記賬已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然而我們的一些實訓課程還停留在原始階段,對于數字化財務必備的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培養卻非常缺乏。
三、數字化背景下獨立院校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改革建議
(一)理論課:引入案例模式,從問題出發
在法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基礎會計教學一般是從案例入手,教師會給學生提供時效性強的真實案例(即casestudy)作為引入,采用“倒敘”的方法讓學生從財務報表,財務數據的分析入手。從資產負債表引出企業的占用=來源,進而引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再對會計要素進行解讀。從企業宏觀的決策分析角度出發,讓學生始終帶著問題學習,在自己解決案例的過程中吸收理論知識。學生會發現,通過解決實際案例,以前枯燥的理論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掌握。這也使得商科類學生的理論知識更具有實用性,因地制宜,與現實企業融合。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基礎知識的灌入必不可少,如果能夠開發一些實際案例夾雜在每小節的課程當中,可以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應用所學理論,優化單一枯燥的教學內容。注意:案例模式引入的一定是具備時效性的真實案例,問題和答案也是開放性的。如果只是幾個公司名稱和數據的組合是業務題,并不是案例。案例模式的引入也可以讓學生跳出理論框架,培養出具備創造力和協同力的管理型財務人才。
(二)實訓課:豐富層次,增加定向培養的進階階段
對于實訓課效果不佳的問題,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水平豐富實訓課的層次。初級層次仍然保留傳統的財務報表編制等培訓內容,并結合信息技術方面的軟件操作培訓。在進階層次,針對初級層次表現優秀的學生,進行定向培訓。比如我校今年與稅友集團浙江衡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CMAC訂單班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通過培訓考試的合格者可以獲得資格證書甚至進入企業實習的機會,這一模式會大大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材施教,真正做到實訓課學以致用,甚至幫助學生更好構建未來職業規劃。
四、結語
面對日新月異的數字化時代,高校對人才的培養更應該具備敏銳的觸角。獨立學院對于《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既要重視理論教學,引導學生運用理論工具發揮決策和分析之能力;又要多元化的豐富實訓層次,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下的企業財會模式,成為可以熟練利用數字技術,并具備創造力的財會類人才。
參考文獻
[1]鄧凌峰.“互聯網+”時代基礎會計學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7).
[2]歐陽儀臻.以能力培養為導向的“基礎會計學”教學改革——以湖南科技學院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7).130
作者:陳若思 單位: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