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提升高職院校基礎會計教學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生產愈發展,會計越重要。會計在整個人類生產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基礎會計作為會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學生對其掌握程度直接影響會計專業同學后續課程學習。但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感到枯燥、入門困難、難掌握。本文通過對該項課程的教學總結,從教學組織和改革方面提出一些思路,以期為本課程的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礎會計;課堂組織;教學效果
會計作為人類一項實踐活動,源遠流長,文明古國如中國、巴比倫、埃及、印度與希臘都留下了對會計活動的記載。“刻木記數”、“結繩記事、記數”被稱為會計發展史上的原始計量與記錄時代也即會計的萌芽。《基礎會計》是會計以及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目的在于幫助初學者理解會計學基本理論、知識,熟練運用會計的基本方法,較扎實地掌握基礎會計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會計業務處理的初步能力,為后續會計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翻開基礎會計課本里面全是專業術語,公式、術語,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講授方式,學生很快會出現聽覺和精神疲憊渙散,老師講課也失去激情和成就感。并且學生會感到會計難學、難掌握,資格證書考不過。針對這樣的學生學習和教學現狀本文試圖從課程組織和改革方式方面提出一些思路,以此提升教學效果。傳統授課的方式是老師是課堂的主導,填鴨式教學,隨著教學改革,大部分老師對計基礎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改進,“習題戰”、“案例戰”是常見方式,教學方法無可厚非,但一種教學模式使用一學期,學生容易產生厭倦,再者基礎會計的學習要掌握的扎實,要調動學生的興趣、腦力、動手能力、視覺、記憶、學習主動性等多個方面,因此對基礎會計教學可以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來強化效果,課堂教學要對應能力目標多維度靈活組織。
一、做好課前預習
對于基礎會計,課前預習是一個重要環節,學生應打消課前預習是中小學生做的事情。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前閱讀任務,找課本中其難懂、不懂的地方,做筆記記錄或者推薦一些跟課程教學相關的影視資料,會計行業大事件讓學生閱讀和了解,不但可以增加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對會計行業的了解,也可以使學生聽課更有針對性。
二、幫助學生明確教學應該達到的目標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只跟著老師走流程,但是忘記學習所要達到的能力目標,聽完一次課,一問三不知,接受的信息量很大,但抽離不出重點和主要內容,甚至對知識點錯誤理解、混淆或者忽視。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在課前提出學完一次課應達到什么目標,對知識點掌握到什么程度,或者在下課前加以總結,幫助同學梳理內容,方便課后查漏補缺。
三、課堂合理教學,靈活選擇方式
課堂組織要合理,教學方式可以是講授、情景模擬、問答式、案例導入等多種方式,時間分配上最好包括:講、學、練。對于教師課堂教學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講授組織:(1)善用舉例與案例。最好每一個知識點就舉一個例子,而且使其更具有故事性。例子要恰當,引人深思,多用小案例。學習經濟業務核算方法時,教師需要先介紹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可以在講述前用案例引路,展現企業不同過程的經濟活動,引起他們學習課程內容的興趣。(2)精講多練。“大道至簡”,把復雜的東西講簡單,最好每個知識點配一道練習題。特別是一些職業資格考試中的易考點和易錯點習題的配套使用,可讓學生有很大的收獲。(3)事實稱述。事實具有極大的說服力,對會計理論和基本規定,鄭重陳述,以引起學生對課程內容重視。(4)視頻短片。課程中截取經典的相關視頻短片,運用視聽的震撼來吸引學生注意。采用生動形象、具體直觀的聲像手段把案例中所包含的信息更全面、逼真地呈現給學生。(5)互動游戲。采用與上課主題相關的互動游戲,引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比如基礎會計初期學習時學生對科目類別判斷不清楚或者容易混淆,可以隨機發給同學們會計科目卡片,讓他們找同類。(6)情景模擬分派角色,讓學生參與,使其身臨其境。
四、重視實訓,加強模擬業務演練
在賬務處理程序學習結束后集中一周教學時間進行綜合模擬演練。模擬企業一個月的經濟業務,指導學生采用一種賬務處理程序從建立賬簿,原始憑證的獲取和審核,記賬憑證的填制、審核和傳遞,登記日記賬、總賬,明細賬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制,進行全過程的綜合模擬演練。在演練過程中,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組織引導學生上,讓學生成為整個實踐過程的主體;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編制經濟業務的記賬憑證和建立、登記會計賬簿上,直接把借貸記賬法運用到會計工作實踐中。演練過程中,教師及時發現、解答學生在操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學生通過反復操作,了解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內容,掌握核算技能。
五、轉變教學觀念和課后學習模式
注意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不再是課堂的唯一主導。教師是導演、教練、主持人,學生是演員,運動員、嘉賓。要引導學生去積極主動的學習。利用好慕課,私慕課、翻轉課堂、微課和手機APP教學手段;學生課后可以建立討論群和社團等,分享資料,互幫互學,老師為學生提供答疑平臺,建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教學理念。總而言之,提升基礎會計教學效果,方法不是單一和固定不變的,需要廣大同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思路,讓學生走出學習困境,力爭創建有效課堂、有趣課堂,幫助同學夯實基礎會計知識為日后會計學習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羅王芳.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反思的體驗[J].中等職業教育,2010(4).
[2]趙楊.閑話中國古代會計史[J].經營管理者,2015(01).
作者:張靜 寇江 何佳琛 單位:陜西郵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