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建筑類專業課程教學設計作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教學設計的水平的高低關系到教學質量的優劣,高質量的教學設計是實現優質課堂、實效課堂的重要保障。文章以高職建筑類專業課程設計為例,分析了部分高職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的不足,陳述了教學設計的重要意義,進而提出了教學設計中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高職教育;建筑類專業;專業課程;教學設計
高等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質量的課堂教學除了專業教師的專業理論與實踐水平都很高之外,還需要有高質量的教學設計。作為高職建筑類專業的教師,結合高職建筑類專業課程特點談一下課程教學設計的意義、不足和注意事項。
一、教學設計存在的不足
高職教師從整體上來講,提升空間很大。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夠明確部分教師課程教學目標不明確,不清楚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作用,不知道課程在專業培養目標中的地位,不明白我們培養的學生將來面臨的職業崗位,不明白職業崗位工作職業素養、技能要求、知識要求等。如果一次課、一個單元、一門課程、一個專業沒有具體的目標,就會教學思路不清晰,就沒有辦法和標準去判斷和評價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無法對課程教學效果進行診斷和反思,也無法讓學生明白課程學習的意義和作用。
(二)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照教材從頭到尾照本宣科講解,對課程教學內容缺乏序化和整合。教學內容的選取是以教材為參照,重點是依據職業崗位要求選取教學內容。如果教師不明白職業崗位需求,完全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學生只會學得一知半解。例如《建筑工程測量》課程,教師在教學內容選取上,除了建筑測量儀器的使用外,重點要針對職業崗位講解施工測量放樣、抄平測量、軸線引測、標高控制等內容。只有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才能增強教學的有效性。
(三)教學重難點不夠突出課程教學難點的確定是在分析學情的基礎上確定的,學生認為難的內容就是教學的難點;教學重點是根據職業崗位要求確定的,工作崗位需要的內容就是教學重點。部分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文字堆砌、序號混亂、層次不分明,根本看不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整個教學過程平鋪直敘講,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好像喝一杯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味、云里霧里,知識點在腦海中沒有一點印象,跟沒有學習是一樣,這樣的課堂既浪費時間又消耗精力,并且一無所獲,這是很痛苦的事情。
(四)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課程內容要用恰當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優秀教師會結合學生在課堂上的現狀,靈活運用教學技巧讓學生注意力時刻處于集中狀態,讓學生輕松地學習專業知識。目前部分老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很多年都習慣于采用講述的方式教學,只顧自己講自己的,不善于從課堂上捕捉學生對課堂的反應,不善于采用互動式、任務驅動式、啟發式、案例式、小組討論式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這主要是教師平常在教學設計上花的功夫不夠,教學方法設計是一個充滿智慧的事情,好的教學設計其教學方法一定是靈活多樣。
二、教學設計的重要意義
優秀教師必然非常重視教學設計。教師設計有利于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有利于教學內容不斷優化,有利于專業教師業務能力的提高。
(一)教學設計關系到教學目標是否能有效達成教師在教學設計前一定要明白專業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及每次課教學目標之間的邏輯關系。每次課的教學目標是為單元教學目標服務,單元教學目標為課程目標服務,課程目標為專業培養目標服務。在教學設計時,這些目標之間的邏輯關系不明確,教學就會無的放矢,不利于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明確是教學設計的前提,是提高教學目標達成度的關鍵。例如建筑工程技術和工程造價兩個專業同時開設有《建筑施工技術》課程,但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和工程造價專業主要面對的崗位分別是施工員和造價員,崗位不同,培養目標不一樣,課程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建筑施工技術》課程對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主要講解建筑施工工藝流程、原理及質量驗收標準;而工程造價專業主要側重于建筑施工工藝流程。
(二)教學設計過程是教學內容不斷優化的過程教學設計是對教學內容的整合和序化。一門課程教材內容很多,如何有效地將教材上的知識和技能有效地傳授給學生。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歸納和整理。一般來講,PPT制作也是其中內容之一,教師需要把教材內容優化到PPT上,而不是把整本書的內容復制照搬,需要將課程內容化繁為簡、條理清楚、圖文并茂對學生進行展示。需要教師參照多本不同出版單位的同名教材取其精華,通過圖片、視頻、三維動畫、BIM建模等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當然教學內容的優化需要大量的時間,一般來講,一個教師潛心研究一門課程是終生的,越投入得多會發現研究的內容越多,而且對內容掌握的程度會越來越清晰明了,在基礎之上,對教學內容的優化會變得相對容易,教學實效會更加明顯。
(三)教學設計過程也是一個優化課堂管理的過程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教師不能讓課堂失守。教學設計不僅僅是教學內容設計,也有教學方法設計、教學考核設計及課堂管理設計。教師應在第一次課的時候自己或者與學生一起設計課程學習規則、確定考核方式。例如設計作業的次數、課堂不準玩手機、出勤管理辦法、現場教學方式、現場教學組織、課堂提問要求、考核方式等。這些課堂管理內容都是要認真設計,而不能臨時摸腦袋確定。這些課堂管理設計是駕馭課堂、給課堂教學營造高效環境。有些教師在課堂上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睡覺、玩手機、不配合教師的教學沒有辦法去應對,這是不應該的;教師可以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面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去設計教學管理、形成制度或者自己的課堂風格,基本上是可以掌控住課堂的。
(四)教學設計過程是教師業務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高職教師一般理論知識占有相對優勢,實踐方面相對薄弱。優秀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會認真思考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如何運用的,對不清楚的地方會到建筑工地去調研,會主動與企業技術人員交流,直到弄清楚為止。所以,教學設計過程對于專業教師來講有利于將課教師對專業知識不斷內化的過程,同時在內化過程中,有利于教師科學思維能力形成。我個人認為,高職教師合格的標志是能理直氣壯地為企業技術人員講課,特別是高職教師,如果不能為企業技術人員講課,說明他對專業內容研究不深,況且高職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所以教師一定要有“雙師素質”或者“雙師型”,這樣才能滿足高職教育教學需要。
三、教學設計中注意事項
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個人認為優質的課程教學設計一定要注意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目標要從三個維度去設計課程教學設計一定要在清楚專業培養目標,在此基礎之上,依據課程標準設計課程教學目標以及每次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一定要從素質、知識、技能三個維度去進行設計。例如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課程中“深基坑支護”這次課的素質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法律法規意識等;知識目標是能陳述建筑施工基坑支護形式的工藝流程和工作原理;技能目標是能結合現場要求選擇合適的支護方式,能按要求組織施工及能按照質量標準進行驗收。針對高職建筑類專業學生,除了知識、技能目標以外,素質教育目標要在設計過程中要高度重視,不能僅僅停留在設計層面,而且要落到實處;建筑類專業學生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精益求精、敢于創新的職業素養,以及他們的質量意識、安全意識、節能環保意識等。
(二)教學重點一定要契合職業崗位高職教育是培養一線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職業教育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高職課程教學內容要與職業崗位緊密結合,課程教學的重點選擇的依據來源于職業崗位。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教學的重點,一般來講,這樣有利于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對重點內容重點講解,重點突破,要讓學生在學習完成之后對重點內容留下深刻印象,而且學生在將來的職業崗位上能很快將課堂學習內容運用于實踐。如果教師不了解教學的重點就會照本宣科、課程平淡無奇,教師不知教什么,學生也不知道學什么;對一個教師來講,只有達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較好地把握教學重點。
(三)教學難點一定要充分了解學情高職學生普遍來講基礎知識很薄弱,而且學習習慣不是很好,大部分學生很難專注于課堂,不喜歡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喜歡在課堂上玩手機,喜歡動手操作和比較只管的教學方式,對信息技術非常感興趣等。對學生學情的掌握可以采用座談或者問卷的方式了解。通過了解學情,從而確定教學設計中的教學難點,對難點內容應該設計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方法,揚長避短,讓學生輕松學習教學內容,從而破解教學難點。
(四)要有利于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教學設計最直接的目的是便于課程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只有有利于課程教學目標達成的設計都是高質量的設計。例如,《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課程中“深基坑支護”中的土釘墻支護形式,我們可以把學生帶到施工現場,針對性進行講解,讓學生在真正的職業崗位上體會學習內容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動力。對無法找到現場的教學內容,我們可以創設學習情境,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對隱藏在混凝土內部的鋼筋教學,我們可以采用BIM技術進行透視,讓學生一目了然。現在虛擬仿真技術、AR技術、VR技術等,都可以運用于課程教學之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總之,高職建筑類專業教師一定要把教學設計放在較為重要的地位,重視教學設計的教師必然是自我提升非常快的老師。重視教學設計對老師和學生而言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參考文獻:
[1]齊雪,才治軍.問題導向式教學設計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7(06).
[2]黃領.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碎片化學習習慣與教學設計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23).
[3]彭亮,徐文彬.教育技術學視域中教學設計研究的回顧與反思(1979-2015年)[J].中國電化教育,2016(12).
作者:郭自燦 單位:湖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