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互聯網的發展為我們帶來了新媒體技術,微信、QQ以及微博等新媒體工具逐漸成為了大學生日常生活中難以或缺的重要內容。在新媒體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如何加強對學生教學、就業以及日常行為的管理,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通過對我校學生及學生家長所做的調查工作,認為新媒體技術應用于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同時也得到了相關主體的歡迎,為此,筆者探究了新媒體技術下大學教育管理模式構建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構建的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教育管理;構建
當前,大學生群體主要以“95后”一代居多,新媒體對于他們而言已經是生活當中難以或缺的重要內容。獲得外界信息以及提升對世界的認知都要依靠新媒體,大學生正在享受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便捷,因此,大學生管理人員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不然,容易被時代所淘汰。傳統教育管理模式注重教師對于學生的說教,這種方法盡管能夠實現教育的目標,可是傳統教育管理模式更加適用于班級人數較少的情況下。隨著高校不斷的擴招,大學生數量急劇增長,在此背景下,傳統教育管理模式已經很難滿足實際發展的要求,為此,大學教育管理人員要及時的轉變傳統教育觀念,構建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推動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一、新媒體技術在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應用的可行性
為了探究新媒體對于大學生生活與學習所產生的影響,本文對我校300名大學生以及300名學生家長展開了調查工作,主要探究大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對于新媒體的使用情況,掌握研究對象對新媒體工具用于學生管理工作的意愿,分析新媒體工具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用的可行性。本次調查工作一共發出了600份問卷,最終回收了586份,回收率為97.7%。調查結果表明,新媒體已經全面滲透到了大學生群體中,所有的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學習中都會使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工具。有52%的大學生會采用新媒體工具與家長聯系,有87%的大學生會將新媒體工具作為與同學溝通、交流的主要工具。由于目前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且都是95后,因此他們的父母都比較的年輕,能夠快速的接受各種新生事物,從調查結果中能夠發現,有57%的家長可以熟練的掌握各種新媒體工具。96%的家長有通過新媒體和學校保持聯系的意愿。從家長以及學生對于新媒體的態度來看,在大學教育管理工作中應用新媒體工具是可行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群眾基礎。隨著高校改革的持續深入,處于行政管理崗位的輔導員隊伍日趨年輕化,他們很多都是剛畢業的碩士以及博士研究生,因此,這部分群體與大學生在新媒體使用問題上有著強烈的共鳴。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大學輔導員更加喜歡采用微信、QQ等新媒體工具開展日常的溝通交流,這為輔導員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模式創新提供了保障,其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管理模式的弊端與經驗,并逐步對其進行完善,探索出一條滿足學生實際情況的教育管理途徑,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二、新媒體環境下構建大學教育管理模式必要性
(一)提升學習效果
大學教育是以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合理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得學生在校期間可以掌握各種專業理論知識,并將其用于實踐工作中,有效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與專業技能。新媒體環境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和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完善自身的知識儲備,增強專業水平,為學生日后的學習以及發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二)提供有效信息
新媒體環境下構建大學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學生掌握有效而又及時的招聘以及專業信息。學校在微信公眾平臺或者是微博上可以公布與學生專業相關的最新資訊及發展動向,同時也可以為畢業班的學生提供企業的招聘信息,這種信息相較于學生自己搜集的信息將更加具有權威性與專業性。除此之外,信息管理部門還可以對不同的招聘信息進行分類,以此滿足學生專業以及崗位的不同要求,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實效性更加強烈。
(三)增強服務質量
高校教育工作本身就是為國家建設以及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培養服務,新媒體技術能夠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發展與創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條件,有助于轉變傳統教育管理模式,使其能夠與時展同步,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服務質量的提升。新媒體技術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能夠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心互動,有助于明確教育管理的方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滿足其真實訴求。
三、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策略
(一)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畢業生的數量持續增多,在就業崗位一定的情況下,將會有大量的畢業生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局面。傳統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并不涉及創新創業方面的教育,同時和就業市場之間也很少會產生接觸,使得大學生對于社會就業形勢以及專業需求缺少必要的了解。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將人們帶入了“互聯網+”時代,多元化的信息傳播形式充分調動了學生搜集信息的積極性。新媒體環境下,學生更加關注自身專業的社會招聘信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崗位,向其投遞簡歷,利用多媒體平臺實施網絡面試。對于一些想要創業的學生來說,同樣能夠利用新媒體技術實施網絡營銷與創業,創新創業教育同樣也是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教育理念,保證了大學生畢業以后不單單是求職者的身份,同時也是崗位的創造者。此外,社會也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多多元化的信息提供模式,公交車以及公共場所的移動電視上都會提供招聘信息,方便了大學生對就業崗位的選用。就業渠道以及形式也因為新媒體的出現而變得更加的多元與靈活。
(二)教學管理模式
新媒體環境下的教學管理工作主要是采用互聯網以及多媒體的數據處理、查詢等相關功能,從而幫助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管理工作。首先,構建高校教學管理系統。不管是教師OA亦或是教務系統,高校都要和企業一樣,構建方便內部人員進行溝通與交流,便于教師、管理人員以及學生查閱的網絡平臺。在該系統當中,管理人員能夠各種公告以及信息,不同的部門可以羅列出相關事務安排,對于不同院系、班級的學生實施教學監控,教師借助該平臺能夠實施教學管理、教案提交、作業等一系列操作。學生則可以借助平臺查詢本學科的課表、提交課程作業以及發表對于教學工作的建議。其次,網站與論壇的建設。伴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以及科教興國戰略的有效實施,校園網絡建設逐漸發展成為了學校基礎建設項目,更是衡量學校現代化以及信息化的標志。借助校園網,高校能夠構建信息公共平臺以及移動圖書館,實現學校內部的信息傳遞,學校外部的宣傳,塑造學校良好的形象,展現學生的風采。
(三)行為教育管理模式
大學生在接觸新媒體的過程中,容易受到網絡輿論的影響,為此,輔導員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向學生推送各類文章,針對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與學生交流,當緊急情況發生的時候,導員也能夠借助微信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防止其作出不理智的行徑。比如,當前校園貸的興起,導致了很多大學生因無力償還債務而自殺,產生這種行為的深層次原因是學生自身的虛榮心作祟,為此,導員要結合具體的實例,向學生推動與之相關的文章,提高大學生對于校園貸所產生后果的清醒認知。此外,還有很多大學生每年都會遭受到各種形式的詐騙活動,部分畢業生為了就業會身陷傳銷的泥潭,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工作。
四、結語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要響應時展的訴求,在新媒體技術的推動下,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式,推動教育事業的健康、穩定發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滿足時展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付艷梅.高校教育管理中“剛柔并濟”新模式探析體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37(10):7-9.
[2]鄧韻,金廷芳.新經濟形勢下大學教育管理體制中的人性化管理運用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8(09):40.
[3]賴德川.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教育管理工作探析[J].藝術科技,2018,31(04):143.
[4]張敏.創新教育理念下高校大學教育管理改革策略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34):130+124.
[5]王立娟.大學教育教學管理中行政、學術與教育的治理平衡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12):385+387.
[6]王彬彬.新媒體環境下大學教育管理模式的構建研究[J].科技風,2017(09):264.
[7]王立強.高等教育組織和管理諸多要素合理解釋——評《高等教育組織與管理》[J].新聞戰線,2018(21):168.
[8]田學仁,葛俊艷.搭建功能較為完善的網絡教學、管理平臺滿足開放大學教育教學、管理需要[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1):64-65.
作者:饒溪清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