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觀設計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城市景觀是城市文化的有效載體,城市空間中的物質形態因文化的注入使其具有靈魂,因對文化承載使其成為體現不同文化內涵的文化符號。常德地域文化具有歷史形成的傳統性,又具有時展中體現出新的特征,城市的發展對不同文化內涵的塑造與表達是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并為城市的發展產生經濟價值。
關鍵詞:地域文化 文化符號 城市景觀
引言
城市景觀是城市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化內涵的直接、有效表達方式。設計中所體現出的地域文化表象與精神認知可以充分展現當地的文化特征,并為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們發揮作用,同時城市的魅力彰顯離不開文化的滋養。
一、城市景觀與地域文化的關系
廣義的景觀泛指一定區域呈現的視覺形態,是以土地上物質形態構成的空間和物質所構成的綜合體。城市景觀主要由建筑、城市街道、廣場、休閑綠地、景觀雕塑等物質形態要素構成。城市景觀在某種意義上是城市形象的物質載體。城市景觀是空間與實體的客觀存在,這種客觀存在的背后具有豐富的內涵。
1.城市景觀的功能性
人對城市景觀的創造都必須滿足人類社會生活的需求,人對功能的獲取包含了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人類對城市中各種物質形態的創造首先都必須滿足城市生產生活的需要。人在景觀形態的創造過程中一方面賦予該形態的精神所指,另一方面又從對該形態的認知中尋求價值認同與情感歸屬,精神功能滿足最直接的體現便是人類對審美意識的需求。
2.城市景觀的文化性
城市景觀的與人類生活的精神需求存在著必然的不可割裂的聯系。一方面在城市形成發展的過程中,人在滿足城市生活中所必須的物質功能外,更多是對人類個體精神需求的滿足,在城市的建造過程中,人們將所需的精神需求賦予城市構成的各物質形態要素。另一方面,物化的城市景觀以符號化圖像化的視覺形象反映整個城市的文化特質,也反映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城市景觀是地域文化集中體現,同時也是地域文化符號的一種形式。
二、常德地域文化特點
1.常德傳統文化特點
常德位于湖南北部,西接武陵山,東臨洞庭湖,擁有二千年的歷史。常德地處五溪、荊楚、湖湘文化的交匯處,在歷史的演進中,由多元文化匯聚與融合形成具有很強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態。具有多樣的文化遺產與文化資源。常德地域文化特征基本可概括為以下幾個層面:(1)有多樣性的傳統文化符號;(2)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3)多樣性的傳統藝術形式。
2.新時代常德地域文化特點
地域文化區別于傳統文化,地域文化會隨著社會發展的變遷呈現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時代文化特征。常德在城市建設中表現出來的開放、包容,創新的城市氣質;常德在創造文化名城、旅游城市、詩詞之鄉、桃花源里的城市的城市建設中所呈現出的新時代具有常德地域文化特質。如:常德詩墻、畫墻,白馬湖公園、丁玲公園等市政工程,常德河街、老西門等文旅商業綜合體等城市建設項目中體現出的對文化藝術尊重與創造。
三、常德地域文化符號構建
人對城市的認知往往通過對該城市的物化的形態及對活動在該城市中的人的生活方式認知。文化符號是隱形的文化內涵通過符號將其變成能讓人感知文化形象。文化也必須通過對生活的了解及文藝作品符號化才能有效進行表達。文化符號能清晰傳遞地域文化,人們能通過文化符號,認識文化的個性,了解文化內涵、認知文化魅力,并在人們的現實活動中發揮其價值。地域文化內涵需要借助隱喻和象征等途徑展現出來,地域文化包含傳統文化與在新時展中形成的獨特氣質。使地域文化更值得推敲和回味。常德地域文化符號的構建必須把握好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同時也必須結合時代賦予文化新的內涵與新的文化特征,構建符合時展、適應時代審美特征的藝術形式。把智慧常德、健康常德、美麗常德、現代常德、幸福常德的現代城市理念與傳統的善德文化、隱逸文化相結合,構建出具有新時代常德地域文化符號。
城市景觀主要由建筑、建筑空間形態、街道、城市廣場、休閑綠地、主題雕塑、公共設施及自然景觀等構成,而在城市景觀的空間要素中城市建筑是最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符號。在城市形象的構建中,要有針對性的結合環境特點將地域文化賦予具有符號化的景觀形態,使景觀具有地域文化特質同時有傳遞文化內涵,使文化介入城市發展與城市生活并產生社會與經濟價值。
1.典型性建筑景觀“傳統與新時代的融合”
建筑是城市景觀中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符號。建筑以形態構建了具有功能性的空間載體,通過空間、形態、材料、肌理等組成強烈視覺形象。將建筑景觀作為常德地域文化文化的物質載體,能更加立體地展現常德新時代地域文化的特點。常德在近些年的城市建設對地域文化在建筑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做了很成功的實踐,如常德防洪大堤的以武陵閣為代表的傳統建筑充體現常德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常德在抗日戰爭的“常德會戰”,常德千年古城盡毀于戰火,常德傳統建筑遺存蕩然無存,近年常德在穿紫河改造中復原建造的“常德大小河街”將民清時代常德風貌展現給世人。常德老西們文創商業綜合體建筑將常德地域文化與新時展特點做出了很好融合。
2.公共環境景觀塑造“桃花源里的城市”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世人描述了一個悠然自得、幸福和諧的理想社會。常德作為旅游城市的發展的城市建設中應將“隱逸文化”進行有效詮釋,在城市的公共環境中以塑造“桃花源里的城市”為核心。如在城市公園、市民休閑中心,街心廣場、城市廣場等市民公共活動的場所以景觀的方式營造與傳達這些理念。公共環境是文化與藝術集中體現的場所,是代表地區審美取向及文化內涵最為深刻的文化符號。將具有常德地域特色的湖湘文化、楚文化、常德本土具有典型藝術特征的藝術形式應用于這些公共環境景觀設計中,不但能傳承地域文化內涵,更能展現將傳統文化應用于實踐的創新精神,發揮文化的時代價值。近年來常德城市建設中利用沅江防洪大堤建造的“詩墻”、“畫墻”不僅為市民提供了休閑場所,更為市民提供了接受文化藝術熏陶的環境,同時也向世人展示常德對文化藝術的尊崇。
3.公共設施景觀性塑造“浪漫之城”
公共設施是城市景觀的組成部分,為城市生活的人提供生活的便利。如:公共環境中的休息櫈椅、垃圾收集裝置、道路指示標牌、的照明設備等。不同的公共設施具有不同的功能,共同之處在于都是為人而提供生活便利的各種功能。在這些與市民親密接觸的公共設施設計中,加以常德文化的元素,使其具有文化符號的作用,能有效地使文化貼近生活,使市民產生文化認同感,更能使外來游客感受強烈的文化個性。在現代常德城市景觀當設計中,滿足基本功能需求外,更應關注公共設施的精神內涵。通過藝術創新的公共設施形態營造出體現常德時展中對浪漫生活追求的體現。
4.主題景觀雕塑“多元性地域文化”
主題性景觀雕塑是地域文化的有效表達形式,它能通過藝術性形成人們關注的焦點,具有很強傳播力的文化符號。常德城市環境中的主題雕塑的設置與設計應根據不同環境的特性采用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進行主題創造,主題雕塑的創造應結合常德地域的歷史、人文、傳統風俗、新時展的特征展開。如典型的具有社會影響的歷史人物、革命先例,典型歷史事件等。同時葉應充分利用抽象、寫實、夸張等多樣性的藝術手段進行表現。主題雕塑的塑造不僅要繼續保護與完善展現城市歷史與現狀風貌的景觀點,城市各景觀區也要從功能、文化出發,建設有自己特色的景觀雕塑。
結語
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對于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的塑造,我們一方面要注重傳統地域文化的表達,同時更應注重對城市發展中形成的新的文化特質的研究與提煉,同時對塑造新時代文化特質起到引導作用。在文化傳承與文化塑造中應對優秀傳統文化、新時代文化特點、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夏凌.常德地域文化符號在城市環境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教育,2017(8).
[2]江帆鴻.傳統文化符號在當代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包裝世界,2017(9).
[3]張琴;何雨倩基于傳統地域文化符號的景觀公共空間研究[J].中外建筑,2019(7).
作者:夏凌 單位:湖南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