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引言
高職院校計算機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構建是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高職教育以培養高級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因此,按照市場需求的原則,以“技術技能應用能力”為主線構建高職院校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進而設置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是必要的。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目前執行的高職計算機及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教學計劃是2014年修訂的,課程內容、課程設置是趨于合理的,現階段能夠適應計算機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滿足高職院校“高質、強能、實用”辦學模式的要求。按照學校的要求和統一部署,在近三年的教學實踐中,對推行學分制進行了試點工作,總結了針對高職生的學分制運行模式。在建設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育課程體系中,理應從培養目標出發,著力處理好下述關系:
1.1計算機應用中的現實和未來
當前,計算機專業知識突飛猛進,而且日新月異。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畢業之日,即是深感所學知識被社會淘汰之時。如何處理計算機專業應用中現實和未來的關系,是值得慎重考慮的。“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一方面,在高職院校里,計算機教學內容要新,緊扣進代脈膊,緊跟技術前沿。可以說,每年度都要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否則,無法平衡現實和未來的關系。
1.2計算機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
“高質、強能、實用”是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培養人才追求的目標。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如何將理論學習和技術技能練習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準確把握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的比例,是十分重要的。理論,要按照當前夠用、實用為原則,又適當照顧學生長遠發展必需來進行設計。重點是使學生有一技之長,這是根本。
1.3計算機內容中的穩定和變化
基于課程的相對穩定性,計算機教學內容更要側重于變化。當然,這里也應注意新技術與課程設置的關系,原因之一并不是所有的新技術都能作為課程,原因之二在教學中追趕新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新技術,是永遠跟不上的。現在認為是新技術,學生畢業時可能已被更新的技術替代,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獲得新技術的能力。因此,對于計算機軟件類課程教學,不能出現一個軟件就開一門課,出一種漢字輸入方法就開一門課。而應該掌握最基本的計算機技能,再加之一些選修課,學習一些最新的技術。同時,注重“授學生以漁”,給學生以“獵槍”而不是“干糧”。
2以完善學分制為核心,推動計算機教學模式改革
學分制的優點在于人才培養規格的多樣化,可以根據不同的人才能力要求和知識結構,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利于高職教育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個性,有利于學校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高職教育的水平。首先,學校進行了學生專業課成績考核模式的改革,所有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都增加了上機測試,總成績由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上機測試、期末筆試成績,根據不同類課程,其比例為2:3:5或3:3:4或3:3.5:3.5。其次,組織專業帶頭人和一批骨干專業教師參加了計算機及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兩個專業教學培養計劃的修訂與各課程大綱的制定工作,并成立了專業委員會,進行專業論證,為專業建設指明了方向。通過修定實現了教師教育思想的轉變。在新計劃中,體現了高職教育的特點、素質教育的特點,打破了學科教育思想和模式的束縛,將培養目標按學分量化后,分成四個大的模塊:包括:文化基礎與素質,專業技能(如文字輸入及排版技巧等計算機基本操作技能)、專業技術、專業領域拓展。尤其是對專業技能是否直接納入課程體系并進行考核的認識,存在分歧。最主要的阻力,就是原高校教育體系的影響。為此,學校多次開會研究,多方論證,三易其稿,最后形成共識。在模塊設計中,不僅加入了技能課,而且是大比例的加入,最多可占總學分的三分之一。為了突出動手能力,系里堅持每學年舉辦計算機操作技能比賽,比賽項目涵蓋文稿輸入、上機編程、網頁制作等項目。再次,建立以教研室為主體的學分制運行體系,并以此為契機,加強了教研室建設,促進了教研室活動的開展。在選課、實施性教學計劃的制定、學生申請免修重修自修、課程考核與測試、學生成績的認定與評價等環節都進行得很順利。學分制的實施,不僅受到學生的歡迎,而且在全校學生中也有一定的影響。由于學分制的靈活性,使教學安排十分方便,可以在保證常規教學的情況下,自如地開展培優補差工作。針對高等職教的學生現狀,有些高職學生在英語、數學和專業主干課中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中補考還不能及格的情況下,實施學分補償制和成績補償制。
3注重設計具有高職院校特色的計算機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總會存在著良好教學效果與課時數有限之間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值得下大力氣的。如用計算機講計算機,采用電子演示文稿、大屏幕多媒體聯機演示等先進教學方式盡可能的把計算機課程講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同時還可以省下大量的教學時間。再比如在教學中可采用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等方法,讓學生參與教學,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最能提高教學效率。在教學活動中,程序設計實踐性強,要求學生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再動手編程,之后上機調拭。因此,要充分重視實踐環節。學習程序設計,要學活用活,不要死學不會用,關鍵能舉一反三,學生走上社會參加工作,在需要時能很快地再掌握一種新的程序編制語言。教師在嚴格按照學校對教學基本要求的基礎上,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在理論課教學活動中,以班級為單位可實行“學生助教”制度試點,提出在一學期的教學活動中,嚴格根據學生學習時的表現(比如一些難度系數很大的思考題、實踐題能夠解出,對某一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選拔“學生助教”,享受優厚的待遇(平時成績直接定為90分以上,還可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講臺上講述自已對某一問題的見解),并履行一定的義務(為基礎差的同學提供援助等),主要是一項榮譽。確實形成了比、學、趕、幫的良好學風,效果較好。教師要深入研究學生的認知規律,了解學生的知識背景和知識基礎,怎樣使學生能夠能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接受知識?這個問題對基礎差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要將心比心,講課者不能只顧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應該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將心比心,教師要經常問自己:“假如我是聽課的同學,我會出現什么情況,會提什么問題?”盡量設法減少學生聽課的困難。
4著力加強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主要在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級技術型應用人才。鑒于此,實踐動手能力強是高職院校學生的最大特點,是高職院校辦學的生命。計算機專業的實踐教學,應以技術技能應用為主線,整體設計實踐性教學環節體系。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很多方面,如基本技能訓練、技術應用能力(實驗、課程設計)和綜合實訓。首要的一條,是要建立貼近實際的編程環境,創造工作現場氣氛,使學生在真實模擬的編程工作環境中得到鍛煉。同時,還可通過組織學生到軟件企業參觀、調研等,讓學生深入實際了解專業工作性質。高等職業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崗位針對性較強,實踐能力要求較高,畢業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是前面各教學環節的繼續、深化和提高,其綜合性和實踐性是其它教學環節所不能代替的。湖北職院在總結高職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探索了一條計算機類高職生進行產學結合開放式畢業實踐教學的新路子,注重了畢業實踐課題的選擇,畢業實踐的組織與指導(制訂畢業環節大綱、選題和分組、精心指導、組織答辯等),為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使學生得到全面的職業知識訓練,最終盡快適應工作、適應社會作出了努力。
作者:湯永剛 單位:湖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