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遠程控制技術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促使我國的信息化建設也變得更加完善。信息化建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同時也帶動了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各個行業也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物聯網是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上發展起來的,物聯網終端可以向各個設備上延伸,能促使各個設備實現網絡的共享和信息的交互。但是計算機網絡技術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的開放性和較強的復雜性,該特點直接影響了物聯網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的安全性,難以保證網絡信息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遠程控制系統的設計。目的是確保物聯網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將該技術的有效性得以全面體現。
關鍵詞: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遠程控制技術
引言
遠程控制技術是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產物,計算機系統中使用遠程控制技術可以促使網絡功能更加完善,滿足人們信息控制的需求。物聯網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產生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也被人們越來越關注。尤其是對企業來說強化對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構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可保障物聯網通信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能確保企業在經營管理信息上的安全性。因此在物聯網和遠程控制技術方尤其要注意網絡安全,強化對網絡系統的安全管理。
1物聯網的概念分析和組成結構
1.1物聯網的含義
所謂物聯網就是物物聯網的互聯網。其中物聯網的發展和其中所涉及到的應用技術為互聯網通信技術。物聯網是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之上發展而來的,借助科技化的手段在網絡中納入實物。物聯網終端可以向各個設備上拓展,滿足實時通信和信息交換的需求。物聯網技術整合了互聯網上的所有優勢,可有效兼容互聯網上的各個程序,因此該技術的發展前景是很大的。
1.2物聯網的組成結構
構成物聯網的結構有多種,比如傳感器、應用管理系統、技術平臺以及網絡服務等。其中傳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在智能傳感器的輔助下完成實時動態信息數據向計算機數據之間的轉換,該智能傳感器可以對軟件進行分析,并對數字信息進行識別。隨后智能傳感器再通過實物間的二維碼鐳射標識技術聯合現代智能數字轉換裝置對數據信息進行讀取,并傳遞到各個網絡服務部門。接著網絡通信技術將相關信息采用信號的形式向大型云數據服務器傳遞,實現動態數據與各個設備之間的無縫式銜接[1]。
2物聯網風險識別與安全分析
物聯網系統在開始構建的時候需要技術人員強化對整個網絡系統中各個環節的管理,做好精確性計算和分析,進一步將物聯網系統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明確下來,并對故障發生幾率進行計算,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起彎沉的物聯網風險識別和安全管理體系。此外,技術人員的風險評估工作需要貫穿在物聯網構建的全過程,依據各個階段的構建特點落實好相應的風險評估工作。比如針對物聯網不同運行時間作出風險評估,降低安全故事發生幾率,確保物聯網系統的平穩運行。
3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分析
3.1互聯網通信安全
物聯網在運行過程中需要確保計算機網絡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并強化對網絡服務的管理。互聯網中的非法程序代碼會破壞物聯網系統中的重要數據和控制功能,因此需要管理人員強化對非法程序代碼的管理,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確保物聯網系統中代碼運行的安全性。物聯網管理人員需要強化自身的網絡安全防范意識,針對具體問題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保障網絡通信的安全性。遠程控制技術的應用可滿足遠程數據傳輸和獲取的需求,期間更需要管理人員強化對網絡代碼的管理。杜絕非法代碼對物聯網系統的破壞,影響通信安全。
3.2物聯網系統網絡控制
全世界范圍內網絡安全管理和控制都離不開現代物聯網安全控制系統。物聯網運行中要確保運行環境的安全性,強化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控制需要對整個網絡的通信系統和物聯網操作系統進行分析,構建局域網控制系統,確保物聯網通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其中強化對物聯網系統網絡的控制,需要秉持以下原則:一是確保物聯網計算機與整個互聯網通信系統技術操作之前要有二維碼識別,并做好隔離措施;二是構建局域網控制系統,確保物聯網信息通信安全性和機密性;三是構建物聯網遠程監測和控制系統,完善網絡完全基礎性設施;四是在智能監測系統的輔助下將整個系統的運行情況構建成工作日志,詳細記錄風險故障問題,生成風險評估報告[2]。
3.3備份與限制隔離數據信息
物聯網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這樣才能確保計算機有足夠的空間儲存數據信息。物聯網中的數據信息一旦受到破壞,在系統的支持下可以自動修復破壞的數據,發揮自動修復的功能。物聯網中有多個技術控制區域,這些技術控制區域需要相互隔離。技術控制區域之間的有效隔離可避免非法入侵者對網絡系統的破壞,盡可能保障物聯網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此外,為了強化對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管理還需要構建相應的操作規范,落實好責任制并賦予操作人員一定的操作權。
4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設計
計算機網絡遠程控制系統可滿足人們的多種需求,已經在各個領域被廣泛應用。如網絡監控、網絡自動化管理、計算機輔助教學等領域。遠程控制系統由不同的部分構成,如服務器終端、通信網絡、用戶端以及受控網絡等。其中受控網絡的主要作用是接收主控網絡的命令,并將其向各個設備中分布,主控網絡和受控網絡操作系統可以是Windows7、Windows8或者是WindowsXP[3-4]。
4.1主控網絡
集中分散結構是主控網絡的主要作用。其中主控網絡集中管理結構時操作較為簡單,但是該功能的發揮需要耗費較大的安裝成本,需要的操作時間較多,影響了資源的共享性。分散結構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盡管該環節也會發生相應的問題,但是不至于影響整個的網絡功能。因此在網絡結構不能集中的情況下,可盡量采用分散結構,確保網絡系統的安全性[5]。
4.2受控網絡
受控網絡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硬件和軟件,兩者協同提供控制服務。受控系統的核心就是對數據集合的控制,該控制系統以計算機為中心。在設計受控系統時需要秉持安全性原則,注意加強對用戶信息的保護,一旦出現問題需要立即修復。受控網絡發揮作用需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操作步驟進行,將遠程傳輸的內容向主控端發送。遠程控制技術可以實現對計算機硬件設備和軟件設備的控制,完成文件的傳輸和管理任務。
4.3通信協議
常見的通信協議有兩種,分別是IP協議和TCP協議。其中TCP協議的安全系數較高,可以確保系統運行的穩定性。但是該協議需要占用的資源較多,長時間運行會影響系統處理率。TCP協議在運行時需要借助兩臺計算機,將所要傳輸的數據以包的形式傳輸。如果網絡終端有多個此時可以借助IP協議。兩種協議結合使用就是一種網絡協議的集合[6-7]。
5結語
綜上所述,物聯網技術是我國未來社會的發展趨勢,物聯網在企業中的有效運用可提高資源共享效率,在這期間技術人員需要強化對物聯網運行環境的管理,進一步完善遠程控制系統的功能,確保其運行安全性和平穩性,更好推動我國物聯網技術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士鑫.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遠程控制技術初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000(012):P.233-233.
[2]韓軍峰.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遠程控制技術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9,21(21):160.
[3]郭天星.油田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遠程控制分析[J].化工管理,2019,(6):63-64.
[4]范文君.油田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遠程控制分析[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9,(3):186-187.
[5]李磊.油田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遠程控制分析[J].南方農機,2018,49(13):155.
[6]彭麗英.油田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遠程控制[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5,(1):60-61.
[7]李磊.油田物聯網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遠程控制分析[J].南方農機,2018,49(11):199.
作者:王志強 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