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水產類專業計算機基礎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內容設置
以水產類專業大一階段開設的兩門課程為例,即計算機基礎和程序設計基礎,計算機基礎課程涵蓋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windows操作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旨在幫助不同的學生掌握計算機基礎。程序設計基礎課程在內容講授上以C語言為主要載體,通過教授學生如何使用C語言編程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經過近幾年的教學過程發現,在我校水產類專業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的內容設置上仍存在問題,即內容設置與學生專業結合少。當今時代,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并廣泛應用于各學科領域,為研究人員提供便利。但是,由于不同學科領域的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因此,不同專業針對學生的培養要求和培養目標也必然不同,繼而,對學生計算機基礎理論和計算機應用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就不同。顯然,對所有學科專業使用完全相同的授課內容是不科學的。水產類專業有其自身的學科特殊性,針對水產類專業學生的培養,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應該有其針對性,避免泛泛而談。然而,目前我校的實際情況是,水產類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仍然重點強調計算機基礎理論的講授,與學生自身專業的結合很少,這必然導致學生抱怨課程內容抽象,晦澀難懂,與專業和工作沒有關聯,因此學習積極性降低。
2.水產類專業學生的計算機能力
經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我校水產類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理論和實際應用能力現狀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我國計算機教育目前正在中學甚至小學階段慢慢普及,但是由于各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同步,學生在中小學階段接受的計算機教育水平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新入校的大一新生在計算機基礎理論和實際操作方面表現出很大的不一致性。第二,學生普遍不重視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隨著計算機教育在中學甚至小學階段的慢慢普及,大學期間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的知識對于有些學生來說已經變得非常簡單,甚至是重復內容,導致這部分學生不重視這些課程。另外,也有學生認為計算機相關的理論知識只有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才需要學習,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只需要使用計算機進行簡單的基本操作即可。這些對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片面的認識使學生認為這些課程非常簡單,甚至認為自己通過自學就可以完全掌握計算機操作,根本不需要花費時間上課。第三,學生學習主動性較低。大學階段的計算機基礎教育除了計算機基本操作以外,還包括計算機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這部分理論知識對于學生而言難度較大、抽象難懂,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普遍認為講授的內容枯燥乏味、晦澀難懂,而且與實際生活和工作聯系不緊密,學完了不知道怎么用,因此,學習主動性較低。第四,學生利用計算機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較差。學生面對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的態度往往是混及格、混學分,平時不認真聽講,考試時死記硬背,不能積極跟隨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鍛煉思維能力的教學步驟,因此,盡管考核及格了,也沒有真正掌握利用計算機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內容改革
1.理論教學內容改革
在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理論教學內容設置上,大量采用面向水產類專業的案例,讓學生意識到計算機的作用,使他們有意識地將本專業實際問題轉化為計算機可以解決的形式,并學習使用計算機解決生產研究中出現的實際問題。通過結合水產類專業的案例教學,使學生在其專業課程中學到的專業知識和計算機基礎知識能夠融會貫通,從而實現專業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我們應對計算機基礎教研室教師進行明確分工,分別負責收集、積累和不斷更新水產類專業在實際生產研究中的典型應用案例,并定期研討,整理、歸納形成相應的教學素材庫,這樣有利于各位教師熟悉所負責專業的計算機技能應用需求。例如,在課堂教學中,以藻類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學分析為例進行Excel統計工具的講解,以海水污染沉積環境的生物修復為例進行Word流程圖的講解,以魚類幼苗自動計數系統為例進行數字圖像處理基本算法的講解,教學案例的設置應注重針對性和典型性。以大量結合水產類專業的教學案例和課后習題為載體,通過將專業知識和計算機知識有效融合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深切地感受到計算機基礎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的有用性,繼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實踐教學內容改革
經過對以往教學過程的總結和分析,發現統一設置的實踐教學內容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實踐教學流于形式。針對水產類專業的學科特殊性及該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基礎訓練與綜合訓練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A訓練部分旨在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文化、計算機理論知識及計算機操作技能,讓他們習慣于使用計算機解決學習和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在學時安排上,注重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保持同步,使學生能夠把剛剛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有利于加深掌握程度。綜合訓練部分旨在培養學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夠熟練使用計算機在水產類相關學科領域內進行創新及科研工作。內容設置采用計算機知識與水產類知識相結合的綜合訓練題目。組織協調相關教師與水產類專業教師、工程師進行座談研討,深入實驗室及生產一線,了解專業對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需求,并收集具有教學意義的實際生產案例,繼而有針對性地設置實踐教學內容。
三、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結合教學內容設置及水產類專業學生的現狀,進行以下教學方法改革。第一,摒棄傳統古板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打造輕松愉快的師生互動教學過程。課堂上,在講解一個知識點時,教師不再像以往那樣,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再到解決問題,整個過程全權負責,而是結合知識點,給出一個水產類專業實際生產需求的應用背景,然后,把問題交給學生,由學生自由分組進行討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加以引導,必要的時候,請學生走上講臺,由學生進行具體操作和分析,教師的職責轉變為整體協調,適時提出問題,激發全班學生的積極參與。第二,借鑒微課教學方式,適當采用視頻形式的教學素材。微課將信息量最豐富、最直觀的視頻教學素材與傳統的課件和板書授課方式相結合,克服了傳統ppt課件容量有限、形式單一的不足。第三,采用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教學方法。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是操作性很強的課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上機實踐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結合制定的基礎訓練與綜合訓練相結合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個體差異,在班級內部實行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教學方式。這樣既可以避免按摸底成績分班給基礎差的學生帶來的心理壓力,又可以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根據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學習能力學到最多的知識。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當今時代對大學生的計算機素養需求越來越高,因此,計算機基礎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小覷。我校水產類相關專業及該專業學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針對該專業進行計算機基礎系列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將結合實際情況繼續推進改革工作,切實加強水產類專業人才的計算機素養。
作者:呂顯強 邢旭峰 吳俊峰 奚海波 單位:大連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