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高專計算機應用類專業改革構想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改革課程體系設置
課程體系是專業建設的核心,高職高專的課程體系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設置突出應用特色,開設應用性強、實用價值高、就業去向明確的實用課程;要以職業崗位需求為依據,深入了解計算機應用類專業適應的職業崗位群,研究崗位所需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工作規范,明確各崗位所需的崗位能力,根據崗位能力和院校自身目前的師資和設施優勢確定課程結構,選定合適的崗位群,確定幾個職業方向,構建模塊化課程體系。當然,課程體系設置也要跟進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發展,建立動態課程體系,適時更新和調整課程體系及課程內容。
1.2加強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
計算機應用類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其實踐環節的設置和實施是專業教學的重要內容。實踐教學環節是實現高職高專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根據各職業方向所需人才培養的需要,構建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做到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計算機應用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六個階段:課堂上機練習或實驗、課程綜合實訓、實習、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社會實踐和頂崗實習。在這六個階段中,都要進行精心規劃和安排,構建一個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
1.3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步伐
高職高專院校應造就一支實踐能力強、具有行業企業經歷的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并形成相應的專兼職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一批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性人才。一方面,聘請有實踐經驗的行業企業技術骨干,承擔教學實習或生產實習的指導和考核工作,以實現學校教育與行業企業緊密聯系與合作;另一方面,面向社會招聘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同時,送培現有教師,選送具有某個主攻職業方向的教師進行培訓,每位專任教師至少主攻一個職業方向,精通該方向的主要技術、發展方向和應用情況,努力成為計算機應用技術某一職業方向的行家、專家或能手。加強校企合作,接收企業“訂單”式聯合培養計算機應用類專業人才。通過合作,也能更好地了解各行業對計算機應用類專業人才的需求。
1.4加強適合職業特點的教材建設
根據行業特點,結合行業要求或行業實際工作流程、工作項目編寫適合職業特點的特色教材和實驗手冊。教師在教學的基礎上,總結自己的教學特色,編寫自己的特色講義或教材。
1.5構建多種形式的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考核方式可采取多種形式,突出針對性和應用性特點,不只限于筆試,可采取機試、設計、參與科研等多種形式。另外,課堂評價也是重要方式之一,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觀察和記錄學生的表現,或通過面試、作業、項目調查、上機實驗和課程設計等方式考察和評價學生。考試形式還要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揮,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
二、結束語
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實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專業建設需要不斷地進行改革和提升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本文通過分析計算機應用類專業的現狀,給出了一些專業改革的粗淺看法和建議,以期促進計算機應用類專業的建設和改革、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專門人才。
作者:唐干武 單位: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