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醫生計算機應用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抽樣湖南省懷化市邊遠少數民族地區4個縣50個鄉、鎮鄉村醫生,縣級及以上醫務人員,以鄉村醫生為主要調查樣本,按照1誜60的比例抽樣,平均每點采樣人數為15人。以調查鄉村醫生計算機應用技能為目的,現場發出問卷750份,回收有效問卷644份,有效率為85.9%。
1.2方法
采用問卷式分層隨機抽樣方法進行定量研究,將調查對象分成村級、鄉鎮級、縣級及以上3個等級,村級衛生室醫生占70.0%,鄉鎮衛生院醫生占21.1%,縣級及以上醫院醫生占8.9%,其中縣級及以上醫院醫生為對比樣本。問卷以年齡結構、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平時計算機用途以及參加計算機技能培訓的愿望為主要調查目標。
1.3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錄入Access數據庫中,并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
2結果
2.1年齡結構
調查顯示,村級、鄉鎮級醫務人員年齡結構趨于老齡化,醫院級別越高,年齡層次結構越趨于合理。
2.2第一學歷結構
調查顯示,村級、鄉鎮級醫務人員第一學歷普遍偏低,醫院級別越高,高學歷比重越大。
3討論
3.1結果分析
從年齡、第一學歷結構來看,年齡在35歲以上的鄉村醫生比例遠高于鄉鎮和縣級及以上醫院醫務人員(村級64.1%、鄉鎮級53.7%、縣級及以上28.1%);而鄉村醫生第一學歷普遍偏低,大部分只有中專文憑或參加過學歷補償教育,縣級及以上醫院醫務人員大都有大專、本科甚至更高的文憑。計算機是從21世紀初才開始普及,部分鄉村醫生沒有接受過相應的計算機應用技能教育,導致湖南省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鄉村醫生計算機應用技能普遍偏低。從計算機應用技能調查結果來看,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的鄉村醫生很少(3.3%),甚至能夠進行一些常規操作的比例也很低(8.0%),絕大部分鄉村醫生不會操作或只會一點簡單的操作。相比之下,縣級及以上醫院醫務人員計算機應用技能要好得多,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的人員達40.4%,能進行常規操作的占31.6%,遠遠高于村級、鄉鎮級醫務人員所占比例。從參加計算機技能培訓意愿調查結果來看,絕大部分鄉村醫生是非常愿意參加計算機培訓的。鄉村醫生深知計算機應用技能在現代醫療上所起的作用,他們可以通過上網查詢相關疑難雜癥的治療辦法,了解新的疾病,掌握醫學動態,為能正確治療病人而咨詢專家,也可以利用辦公室軟件記載病歷,管理病人。相對于鄉村醫生,鄉鎮、縣級及以上醫院醫生由于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技能水平,培訓意愿不強烈。
3.2提升鄉村醫生計算機應用技能的意義
2010年衛生部《關于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意見》(衛農發[2010]3號文件)要求:鄉村醫生要科學地承擔起“農民健康指導、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治防、兒童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急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任務。然而,對于湖南省西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鄉村醫生,由于其計算機應用水平低,加之各種病錯綜復雜,新的疾病越來越多,常發生錯診誤診現象,造成嚴重后果。所以,要承擔和完成上述任務,除了提升鄉村醫生專業技能和學歷外,更需要提高其相關計算機應用技能,以適應現代化醫療的需求。這既是提高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醫務人員綜合素質和技能的必要途徑,也是響應黨和國家號召、更好地推進新農合工作的需要,更是科學管理、保障農民健康、減少醫療事故、增強醫療衛生服務透明度的有力保障。
3.3提升鄉村醫生計算機應用技能的措施
(1)應將計算機這門學科納入湖南省西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鄉村醫生學歷教育的輔修課程,在其集中學習期間,由所在地區高校分派經驗豐富的教師,對鄉村醫生進行系統的計算機應用技能教學,以操作性強的內容作為主要授課內容,學期末進行考核。
(2)針對湖南省西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鄉村醫生的特點,實施適合的計算機技能培訓模式。由于身處鄉村的特殊環境,鄉村醫生工作與家庭負擔重,沒有更多時間參加培訓。針對這一特點,可以選擇集中授課與業余訓練相結合方式進行培訓。在其集中進行學歷教育時系統講授計算機應用知識,在其工作時可利用CPSL(協作—問題解決學習)教學模式進行網絡輔助教學。這樣既不占用鄉村醫生的醫療工作時間,又可以讓每一名鄉村醫生都有培訓的機會,一舉兩得。
(3)針對性制定培訓和輔導內容。所在地區高校應提供充足的機房,使學員有足夠的上機時間。同時,在培訓內容上應依據鄉村醫生的特點,以基本上機操作、相關軟件(如Word、Excel等)以及基本網絡操作為主,以適應其工作要求。
4結論
湖南西部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衛生資源配置與大中型城市還有較大差距,尤其是該地區為經濟扶貧開發區,鄉村醫生計算機技能水平落后于發達地區。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提高鄉村醫生計算機應用技能,可以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推進醫院改革創新,提升醫療服務質量,使其適應現代化醫療技術,并能夠使用現代化醫療設備。
作者:丁黎明 吳堃 龔彥 張麗霞 單位:湖南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