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改革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已經滲透到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步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到來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甚至思維方式,也為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從我國高職英語寫作教學面臨的問題入手,在分析大數據時代給英語寫作教學帶來的變化的基礎上,探討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思路及對策。
一、我國高職院校英語寫作教學現狀
英語寫作能力是英語語言能力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英語寫作的實踐性很強,在學生今后的工作中運用比較多,但從目前的教學實際和語言測試結果來看,我國大學生尤其是高職大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普遍低于教學大綱的要求。高職學生多數認為英語寫作比較難,害怕寫作,對當前的英語寫作教學形式也感到不滿意。當前高職英語寫作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寫作課上往往是教師介紹一些寫作技巧,然后給出一兩個范例,最后讓學生模仿練習。這種“教師講解寫作理論知識+學生寫作練習”的教學形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由于授課班級人數比較多,教師對學生作文的批閱結果很難及時反饋,也不可能對每個學生進行當面指導,而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存在語言表達困難的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反饋,學生練習寫作的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
二、大數據時代的特點
大數據(bigdata),或稱巨量資料,指的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2013年,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庫克耶出版的《大數據時代》則從數據利用價值的角度,提出“大數據是人們在大規模數據的基礎上可以做到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在小規模數據的基礎上是無法完成的。大數據是人們獲得新的認知,創造新價值的源泉,還是改變市場、組織機構、以及政府與公民關系的方法”。[1]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庫克耶在《大數據時代》中介紹了大數據的4V特點,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eracity(真實)。首先,數據體量巨大。從TB級別,躍升到PB級別。其次,數據類型繁多,從單一文本類型發展到網絡日志、視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多媒體形式。再者,處理速度快,時效高。大量數據需要實時分析處理,一般要在秒級時間范圍內給出分析結果,時間太長就會失去其分析價值。這個速度要求是大數據處理技術與傳統的數據挖掘技術最大的區別。最后一個特點是數據真實性(Veracity)高,只有真實而準確的數據才能使數據的管控和治理真正有意義。
三、大數據時代對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的影響
大數據改變了傳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這對高職英語寫作教學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而作為高職英語教師必須直面挑戰,轉變觀念,學習新的信息技術,尋求大數據時代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改革的新機遇。筆者看來,在數據時代給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改革帶來的新機遇主要有下述幾方面。
(一)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性
與傳統英語寫作的教學資源匱乏不同,大數據為學生提供了海量的網絡寫作資源,既有文本形式的,也有視頻形式的;既有靜態的教學內容介紹,也有學生與學生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這些網絡寫作資源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個性化的指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現狀選擇網絡寫作資源,自主學習寫作知識。除了網上的教師及課程資源外,品種多樣的語料庫、在線搜索引擎及其他計算機軟件等也為學生英文寫作練習提供了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寫作內容、詞匯、搭配等方面的問題。研究表明,語料庫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2]英國國家語料庫BNC、WordSmith等語料庫檢索工具及Google等搜索引擎可以在寫作內容、詞語搭配等方面給學生提供信息和幫助。還有一些計算機軟件是專門為英語寫作而研發的,可以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比如,北京詞網科技公司開發的批改網(http://www.pigai.org)可以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語法、詞匯、篇章等方面的修改,并實時在線反饋。學生可以對指出的錯誤進行修改,不斷提升英語寫作水平。
(二)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
傳統英語寫作教學中所有學生使用的教材、上課內容、課后作業都是一樣的,教學方式采取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學,學生之間缺少互動。對于英語基礎差、自學能力不強的高職學生來說,這種形式單一、缺乏個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很難吸引他們,尤其對于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學生,這種教學形式對他們英語寫作能力的提升幫助不大,甚至讓他們更害怕或討厭英語寫作。教育學家SalKhan在接受哈佛商業評論采訪時表示,“科技發展讓這一切成為可能,讓教學按照學生的時間、按照學生的學習速度進行,給予實時反饋,把數據提供給教師一方。”[3]大數據能幫助教育者真正讀懂學習者,教師可以根據數據關注每個個體學生的微觀表現,通過對學生相關數據的分析,有針對地調整教學方案,寫作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進度等可以因人而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據高職學生所在專業的培養目標,教師設計英文寫作的內容體系,并在浩如煙海的數字化資源中,為學生選擇適合的寫作教學素材組織教學,幫助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教師將構建深度融合的“課堂-在線”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在線學習英語寫作的語言知識及寫作技巧,在課堂上則集中解決問題,實時反饋學生知識掌握程度,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糾正學生習作中存在的問題。反饋、糾錯兩個環節實時地、個性化地發生,可以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大數據時代,教學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課堂上也不再是教師侃侃而談,學生當聽眾,而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圍繞作為學習者的學生,盡可能利用一切信息技術、手段、服務與發明去幫助學生學習,使得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
(三)能實時互動反饋評價,實現評價方式多樣化
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作文一般由教師批改。由于教師少,學生多,教師的批改結果無法及時反饋給學生,反饋的信息量也比較有限。而反饋對于英語寫作教學來講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表明,反饋是形成性評價中最重要的環節,而及時的反饋對學習的促進作用最大。[4]大數據時代英語寫作教學能實時反饋,并給出個性化的評估。近幾年開發的一些寫作自動評估系統(如WritingRoadmap,體驗英語和批改網等)能在幾十秒內對提交的作文給出總分,并對內容、組織、語體、詞匯、語法和格式等進行單項打分,同時給出個性化的反饋。句酷批改網還實現了頁面按句點評、修改提升等功能,系統會對學生提交的作文從詞匯、句子、篇章結構、內容相關度4個大類192個維度進行拆分,每個維度都會與批改網建立的英語本族語語料庫(即國外英語文章的素材)作對比。批改網的語料庫實時更新,反映英語語言的最新變化。[5]這些智能評估系統的運用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文寫作水平,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6]大數據時代,依托互聯網和云計算還能對學生英語寫作的過程進行評估,獲得不同時間寫作能力的歷時變化,以形成學生寫作學習軌跡的檔案袋評價,從而形成發展性評價。這種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更關注高層次的技能、學習方法、情感態度等內容;不僅關注學生的行為表現,更關注學生的心理構建過程;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這種評價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及個性發展。[7]大數據時代為同伴互評(peerreview)提供了更有效的平臺。不同于傳統的同伴互評,大數據時代的同伴互評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評價主體更加多元化。利用網絡平臺英語作文或文章,可以面向本班的教師和學生甚至是本校的教師和學生,也可以面向互聯網上所有用戶。網絡同伴互評有助于學生提升專業知識和能力,并積極參與制定計劃、監控、反思等一系列認知活動,從而更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四、大數據時代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改革思路及對策
大數據時代給高職英語寫作教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抓住機遇,積極開展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改革,以應對大數據時代帶來的挑戰。
(一)轉變教育觀念,改革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和方法
大數據時代,英語寫作的學習途徑和學習方法都發生著變化,學生不再只依賴教師或教材獲取知識。在知識層面,教師不再具有優勢。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無法適應大數據時代高職英語寫作教學的要求,因此改革高職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和方法勢在必行。對于處在教育教學改革一線的高職英語教師來說,大數據給他們帶來的挑戰和沖擊是前所未有的。除了要提升專業知識和信息技術能力外,更需要轉變思維方式。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明確大數據時代教師的角色和職能。教師不再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者,而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課堂上盡量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而教師則是學生的幫助者、影響者。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從臺前走到幕后”,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主講人,而是教學的組織者、參與者。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課程的開發與設計,改變傳統教學的經驗式模式,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教學。
(二)提升高職英語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學
早在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明確指出:“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9]由此可見,個性化教學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大數據時代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術支持。例如:海量的英語寫作資源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內容;基于互聯網和云計算的寫作輔助手段和軟件能對每個學生的英語寫作過程進行評估,提供的相關數據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面對海量的英語寫作資源,高職英語教師必須具備整合英語寫作學習資源的能力,能運用大數據的優勢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給每個學生建立寫作學習軌跡的電子檔案,有針對性地提供學習指導,開展個性化的教學。為此,高職英語教師應該接受專門的培訓和學習,熟練掌握與英語寫作相關的信息技術及工具,并能運用到英語寫作教學中。
(三)利用網絡化的教學手段,設計多樣化的評價模式
大數據時代的英語寫作評價主體、評價手段和方式都發生了改變。評價主體由單一教師評估主體變為多元評估主體,評價手段由教師批閱到寫作自動評分系統,評價方式由依賴一次書面測試到發展性評價。高職英語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探索多元化的寫作評價模式。多元化的寫作評價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將同伴互評、學生自評和教師批改結合起來。大數據時代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網絡支持平臺。評價主體不再局限于教師,可以是學生本人,也可以是其他閱讀了作文的同學或網絡用戶。二是改變以分數和教師書面評語為主的單一評價手段,將計算機自動評分和教師批改相結合,書面反饋與網絡工具反饋相結合。三是重視形成性評價。大數據時代,依托互聯網和云計算可以對學生英語寫作的過程進行評估,獲得不同時間寫作能力的歷時變化,在此基礎上建立學生學習軌跡的電子檔案。這種評價方式有助于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并為教師提供反饋,幫助教師隨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五、結束語
大數據時代給英語寫作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使學生自主學習、個性化教學、實時反饋和多元化評價成為可能。但是大數據時代也給高職英語寫作教學帶來了挑戰,高職英語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思維方式需要更新,信息技術水平也需要進一步提高。高職英語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大數據時代給英語寫作教學帶來的挑戰,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寫作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
作者:潘文霞 單位:武漢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