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小學教學管理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農村教師管理的專業化水平存在著突出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備課。農村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敷衍了事,未能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地開發和利用;
(2)上課。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互動最有效的途徑,然而很多農村教師在課堂上只是進行知識枯燥講解,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少,沒能傳達豐富的教學內容和進行正確教學評估;
(3)作業。鄉村教師在給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沒能體現出層次性和針對性。有些教師對后進生課后作業的態度放松不管,作業缺乏整體上的實踐性、探索性、拓展性。
(4)教師專業水平低。鄉村的很多教師都沒有達到本科生的教育水平,這就造成鄉村整體教研水平低下,教學科研能力滯后,教學管理指導性不足。
二、加強農村小學教學管理的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的個性化管理模式
現階段,我國農村小學教學管理應該汲取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的營養,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模式,“以人為本”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加是一種教學理念,一種思想、價值觀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論。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就是在師生互動的每個過程當中都貫穿人本思想,盡快地實現現代教育目標。在農村小學教學管理過程中,要更加注重教師和學生的個性化觀點,不斷地深入實際生活,尊重教師主觀能動性地發揮,尊重學生的特長愛好,公平對待,一視同仁。在教師的管理上,學校要照顧到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方法的效果,積極和他們進行教學管理方面的溝通,對他們平時工作情況和心理狀況給予悉心傾聽,增進情感溝通。在學生的管理中也要至始至終地信奉“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模式,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他們對新事物進行勇敢嘗試,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從而給予每個學生以特殊的溫暖和關愛。
2.規范教學管理制度
農村小學的教學管理要注重規范教學管理制度,但是要把握好制度化的“度”,既不能過分依賴制度化管理造成教條主義傾向,也不能視管理制度于“鴻毛”,無視管理制度。在學校的管理中,制度是衡量一切教學活動的準繩和標準,對制度進行及健全規范是教學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大勢所趨。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實行懲罰分明的獎章制度,徹底轉變以前教師隊伍當中“做與不做一個樣”,“做好與做壞一個樣”的不良作風,對優秀的教師要實行獎勵機制,對拖后腿、積極性不高的教師也要嚴厲批評,使教師隊伍的風氣由懈怠懶散向爭優創先轉變。在進行規章制度的制定時,農村小學要明確教師教師的聘任條件、聘任制度、相關證明、考核多事、獎懲制度等,樹立權威性和公正性。
3.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師資水平
農村小學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以后對小學教師的備課、講課、批改、輔導作業、考試測驗等環節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并且把重點放在了教師身上的備課、講課、批改的環節。這就要求農村老師要專心研究新課改大綱,針對大綱的要求針對性地進行備課工作,為課堂做充分的準備。在講課過程中,多方面運用教學多媒體等先進設備,實現教學授課方式的多樣化和現代化。在批改學生作業的過程中,分析學生出現錯誤的具體原因,從而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提高教師對課堂的理性認識,激發教師探索全新的教學理念模式,優化教學管理。在優化教學模式的同時,學校還應該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要在教學管理中將其作為核心要素。對教師進行定期的教學培訓、教學聽課、教學評課活動,做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和提高專業化水平工作。
三、結語
教育和人才是我國文化競爭的核心競爭力,素質教育的推廣對我國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對農村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目標。這就需要農村中的學校、教師、家長三方面互動,政府、社會、個人三股力量持續關注,相互促進,共同為我國農村小學教學管理走出困境、走向輝煌添磚加瓦。
作者:張國強 單位:前郭縣蒙古艾里鄉蒙古族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