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院校繼續教育培訓發展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繼續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分析當前高職院校繼續教育工作存在問題,從樹立全新的發展定位、創新經營發展模式、建設高水平管理教學團隊、培育特色培訓項目、建立科學完備的管理運行機制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1引言
繼續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經成為我國科教興國和人力資源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形勢下,高職院校有必要對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對繼續教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進行深刻的思考,提出科學有效的繼續教育發展對策,切實擔負起應有的使命,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和學習型社會的構建做出新的貢獻。
2遼寧交專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發展現狀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遼寧交專”)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從1989年起步至今已有26年的發展歷史,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學校緊緊抓住高職教育發展機遇,在省交通廳和交通全行業的大力支持下,著力推動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做出了貢獻。
2.1學校繼續教育發展歷史
(1)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遼寧交專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始于1989年,在26年的發展過程中主要經過了兩個發展階段,與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和交通事業的振興密切相關。從1989年到1998年,是學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起步階段,主要從事交通行業計劃培訓,包括市(區)縣交通局長培訓班、縣(區)公路段長培訓班、港監培訓班、交通執法培訓班、各市教育培訓人員業務培訓班等,累計培訓6500余人次。這一階段繼續教育培訓的特點是項目比較單一、培訓人數較少、培訓范圍較小,主要局限在為交通行業和企業的中高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普通員工提供必要的知識更新和技能培訓,對社會其他行業和領域的培訓還沒有很好開展起來,社會辦學影響也不大。
(2)規模擴大、效益提升、從弱到強的發展階段。從1999年至2015年是學校繼續教育工作快速發展階段。這一時期學校繼續教育培訓的范圍不斷拓展、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高、影響力不斷提升。目前學院開設了21個本、專科專業,形成了函授大學、自學考試、網絡教育三種學歷教育辦學類型,專科、專升本、本科、研究生四個辦學層次。培訓工作充分利用教育行業、交通行業及企業的社會優質資源,不斷探索培訓教育新模式,初步形成了涵蓋交通建設、汽車維修與檢測、物流管理、信息工程等方面的專業技能培訓、崗位培養、資格證書考試等綜合性培訓。同時,承擔了教育部、遼寧省、沈陽市等企事業單位的各類培訓,年平均培訓達到20000人次以上,培訓項目、業務范圍和培訓人數快速增長,在省內外的影響不斷擴大,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已經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2.2高職院校繼續教育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辦學理念比較陳舊、發展思路需要拓展。近年來,雖然高職院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與國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比,繼續教育工作還存在諸多亟需提升之處。首先是對國家繼續教育工作的發展思路、配套政策抓的不準、把握不夠、理解不透,失去很多培訓項目,或者立項的層次不高、效益不好。其次是對繼續教育教育發展規律和特點研究不夠,市場開拓意識淡薄、不能很好地搶抓市場、適時拓展業務、擴大培訓規模,導致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比較單一,項目結構不夠合理,學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再次是管理水平不高、成本意識不強,很多培訓項目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但是經濟效益不是很好,自身造血功能不強。
(2)管理運行機制不順暢、需要進一步規范。一方面,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定位是高技能、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導致高職院校沒有把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同全日制教育放在同等的地位,在發展理念、管理運行和隊伍建設等方面相對欠缺。另一方面,繼續教育培訓學院大多數只是學校常設二級機構,但是既承擔了管理職能又具有教學職能。如既承擔了招生、報名、注冊、日常管理、論文答辯等工作,還承擔授課任務安排、教師隊伍協調、甚至考試場地安排等具體工作,要順利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往往要與很多部門進行多方協調溝通,導致在教學、管理以及對外聯絡等各項工作中掣肘較多,影響了培訓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提高。
(3)管理團隊整體素質不高、開拓創新能力不強。一方面,繼續教育內部人員來源比較復雜,不但缺乏專業化、正規化的管理人員,而且管理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尤其是從事繼續教育項目開發、市場開拓、組織和營銷的骨干力量薄弱,積極主動研究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狀況開發新培訓項目的能力不強,學校也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另一方面,各高職院校對管理隊伍創新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視程度不夠,管理隊伍參加有針對性的各種學習和培訓比較少,即使參加了一些學習和培訓,由于考核評價措施不到位,導致學習培訓質量不高、效果不好。
3交通類高職院校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發展的主要對策和建議
3.1明確繼續教育發展定位、創新經營發展模式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提出,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促進各級各類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提供多次選擇機會,滿足個人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首先,交通類高職院校應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推動繼續教育發展的良好機遇,深入研究國家有關的政策制度,依托學校專業特色和優質辦學資源,滿足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和交通建設事業發展需要,制定繼續教育特色的發展理念和定位,主要是利用好三種資源,即國家政策資源、經濟市場資源和學校品牌資源。其次,學校和繼續教育學院在推進繼續教育工作時要把國家和地方的政策資源用足,要把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等經濟和市場資源用活,要把學校專業特色、優質教學資源和良好辦學聲譽發揮好,而且要結合實際把這三種資源充分挖掘、延展和利用。再次,堅持走特色發展道路,提升特色發展能力。發揮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專業特色鮮明、實訓條件領先的優勢,在學歷和非學歷教育開拓、特色培訓項目遴選、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等方面不斷創新,提高管理團隊、教學團隊的協同創新能力,推動學校繼續教育事業科學可持續發展。
3.2打造一支覺悟高、能力強、勇擔當的管理和教學團隊
人才是事業興衰成敗的關鍵。交通類高職院校要不斷推動繼續教育事業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管理團隊、教學隊伍的培養和建設。首先,學校必須著力培養一支責任擔當意識強、具有開拓創新能力和協調溝通能力的管理隊伍。管理層應緊密跟蹤國家繼續教育發展形勢和政策導向,學習全國其他繼續教育機構先進的辦學理念、運行管理模式和教學方式;加強管理團隊的業務培訓、學習和進修,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通過引進、聘任或培養等形式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運轉協調的用人機制,給敢干事、能干事的人發揮能力的平臺,著力培養一支業務素質能力過硬、能夠委以重任的骨干力量,打造創新型管理團隊。其次,要建立一支高水平、動態的專兼職繼續教育培訓的教學隊伍。根據繼續教育各專業設置情況,選聘教學經驗豐富、職稱學歷較高的專任教師,既可以擔任各專業的教學任務,而且可以參與各類培訓項目的申報、專業設置論證等工作。同時,從行業、企業和其他經濟產業部門聘請高級工程師或技術人員承擔教學培訓任務,全程參與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模式改革、以及專業課程建設,打造一支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3.3開拓市場資源、培育培訓項目、創建特色品牌
交通類高職院校要做大做強繼續教育培訓工作,必須緊密依托交通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開拓市場資源,形成特色明顯的繼續教育項目品牌。首先,抓住交通行業內培訓市場。加大與交通廳直屬單位、交通系統內各市縣的聯系,充分發揮道橋、汽車、物流、軌道交通等專業優勢,開拓交通行業和企業等各種形式的培訓項目。以交通運輸部1+32平臺建設為依托,明確責任、健全機構、完善管理,整合培訓資源,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和內涵建設,切實提高培訓質量,占領我省交通行業干部、職工培訓和技能人才培養的市場,努力滿足交通行業發展對提高管理干部隊伍素質和能力的需要。其次,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研判和預測教育培訓市場發展變化的動態和趨勢,抓住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振興和產業結構調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以及國家大力推動第三產業發展的機遇,與地方政府部門緊密聯系,開展長線培訓項目合作,建立需求穩定、對象穩定、內容穩定的培訓項目。與行業協會、考試認證機構合作,開展職業、崗位資格認證培訓。再次,在學歷教育方面上積極與本科院校開展合作辦學,創新管理模式,不斷增強整合和利用優質教育資源的能力,在辦學層次、專業設置和培養目標等方面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同時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加強宏觀管理與指導,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繼續教育工作,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工作氛圍,擴大學歷教育培訓市場。
3.4建立科學完備的管理和運行機制,提升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
交通類高職院校發展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應緊緊抓住國家繼續教育發展規劃和高職教育辦學目標,完善繼續教育培訓體系,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整合資源、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激勵機制,促進繼續教育事業大發展。首先,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科學設置內部管理機構。依據社會培訓、學歷教育、遠程教育等主要業務工作重新劃分學院內部機構設置,科學制定市場開拓、招生宣傳、教學管理、考試管理等各項具體工作職責。其次,完善考核激勵制度,增強競爭意識。針對各崗位內容和性質制訂詳細的崗位職責、崗位目標和任職要求,從“德、能、勤、績、廉”幾個方面入手,將定量與定性考核、平時考核與年終考核、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結合起來,建立起以貢獻、業績和效益為標準的考核激勵機制,形成“多勞多得、不勞不得”分配制度。再次,要重視考核結果的使用,把考核結果作為管理人員獎懲、工資晉升和職務提升、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這樣才能吸引和留住最優秀的專業管理人才,并使在職管理者安心本職工作,不斷提高專業管理能力,并保持較高的工作業績和工作動力,協調好學院目標與個人發展目標,使得個人與學院共同發展。
4結束語
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作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人力資源的持續開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教育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交通類高職院校繼續教育工作管理者應在準確把握趨勢、認真梳理經驗的基礎上,深刻領會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好形勢,緊緊抓住高職教育發展目標與重點,在改革創新發展理念、建設特色培訓項目、完善管理運行機制等方面做深入的思考和實踐,在服務中求生存,在奉獻中求地位,在創新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突破,以特色與質量力求實現繼續教育培訓工作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1]夏建如.新形勢下高等學校開展繼續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繼續教育研究,2010(1):28-29.[2]陸一文.新時期成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9):73-74.[3]劉曉靈.新形勢下高校繼續教育學院的轉型與展望[J].繼續教育,2013(1):18-21.[4]姚敏明.論高職院校繼續教育現狀及對策———以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90-93.
作者:許永華 單位: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