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崗位需求的技校數控專業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技校是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場所,為保障學生畢業能夠適應市場與崗位需求變化,專業教學必須緊密聯系實際,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熟練技能為輔助,圍繞崗位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一、結合數控專業實際選用校本教材,體現職業特性
課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是優化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數控專業教師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形式上,要以學生發展前景和崗位適應能力為立足點,在現有教材基礎上加入更多有利于學生發展和創新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獨具創意,思維活躍,知識廣泛,以適應人才就業需求。換言之,教師在課程設計上要結合數控技術操作的特殊性,突出數控專業特色,以提高學生對專業崗位的適應能力和動手能力。例如,對于數學的學習,應以夯實數學基礎為目標,無須過度深入研究;對于機械制圖的學習,應以了解并掌握讀圖技巧為重點,以滿足今后數控崗位的職務要求;對于計算機繪圖的學習,應重點強化實際操作訓練,要求學生盡可能考取中高級繪圖員資格證書;對于機械制造基礎的學習,則要圍繞金屬材料、熱處理、金屬工藝等幾個重點方面;對于機械制造工藝、夾具工藝、夾具基礎知識的學習,應將設備、工裝和工藝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系統的制造工藝及工裝設計教學體系;而對于生產實習及課程設計的學習,則要聯合對口企業共同開展,以現場工藝編制和工裝設計為主,由教師與企業技術員協同評判。除上述外,還應展開數控加工編程實訓,要求學生盡可能考取國家數控操作工藝員中級證書。
二、端正教育思想,重視對數控專業師資隊伍的培養
圍繞這一目標的實現,技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數控專業教師隊伍進行實踐能力培訓。例如,開展“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培養教師,再由教師帶動學生的培養。其中,對于技校現有數控專業教師能力的提升,可以采取與企業合作形式,派駐教師到崗實操,可以增加教師的專業實踐經驗,避免教學時教師泛泛空談;又或是引入豐富工作經驗的企業員工到校擔任客席講師,聘用成熟的技術人員為學生講解數控崗位實際生產知識。再者,確立學科組管理責任機制,在充分開展民意調查的基礎上,確立學科組教學的具體目標,讓全體教師基于這一共同目標生成“命運共同體”式的責任意識,將總體目標落實到每一個教學管理細節當中,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同時,確立學科組的工作規范,形成學科教學例會制度和工作例會制度,組織數控專業教師定期開展分析研討、學情摸底以及學生學習質量分析的研討會議,充分利用教師的整體力量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深度剖析,及時解決,以不斷增強教師職業責任感,促其不斷提升自我,進而強化教師隊伍集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改革,增加實訓學習的機會
校企合作模式是數控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所在,對此,技校在與企業合作的過程中,要將就業作為教學導向,讓學生走入企業,實現畢業、就業、工作的零距離對接。這就要求數控教學應進一步將重點定位在數控崗位實訓環節,以實際崗位需求和市場就業形勢為導向,與企業共同建立生產實訓基地。利用校企合作基地,鼓勵數控教師與數控專業技工共同學習,共同負責學生的實訓教學,從而讓參加實地、實崗訓練的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實戰”學習,掌握主要數控系統的特點、接口技術、PLC、參數設置和機電聯調知識,同時亦具備數控機床的操作、手工編程、數控機床的機械和電氣的調試及維護維修能力。
四、小結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但無論怎樣變化,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重點仍然圍繞在技能方面。因此,技校數控專業教學必須兼顧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校與社會、企業之間的聯系,既要讓學生走上崗位前積累一定的操作經驗,也要讓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化學校與企業之間人才流動機制,加大兩者長期合作的可能性,以保障符合崗位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綜上所述,本文以數控專業為例,圍繞數控專業實際選用校本教材、重視對數控專業師資隊伍的培養、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改革三個方面綜合探討了提高數控專業教學效果的具體思路,以期能夠為提高技校數控專業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出滿足數控行業崗位需求的優秀人才提供有益參考.
作者:王淑芳 單位:桂林市第二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