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實踐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實踐教學是本科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是讓學生體會理論聯系實際、將課本知識用于實踐,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能力表現的重要環節。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對畢業生的要求趨向于用最短的時間走向工作崗位。靈活的動手能力和超強的適應力才能更好幫助學生適應市場的需求,這就要求高校在學生培養時,不斷強化實踐動手能力環節。
關鍵詞:市場需求;能力培養;實踐教學
美國著名教育家卡伯利(Cubberley)認為:優良教學最重要的條件是培養有效的學習習慣及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創造力正是源自于這樣的獨立思考。隨著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和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具有高學歷的人群越來越多,學歷不再是人才衡量的唯一標準。市場對求職者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高校在高等教育中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環節,讓畢業生在畢業時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以適應市場的需求。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必須不斷加大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比重,注重畢業生動手能力培養,加強職業教育,促進學生社會競爭力的提升。
1高校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實踐教學是本科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理論教學的重要補充,是讓學生體會理論聯系實際、將課本知識用于實踐,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能力表現的重要環節。雖然近年來,高等教育大力強調要重視實踐教學,高校在教學改革中不斷提交實踐教學的比重,但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中,實踐教學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依然存在很多問題。(1)觀念上一直重理論,輕實踐。中國高等教育一直保留理論教學為主的傳統,實踐教學一直只作為理論教學的補充和驗證,一直處于不受重視的地位。高校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不到位,或者認識到重要但實際上重視不夠。(2)實驗教師的教學水平偏低。雖然,高校教師學歷水平不斷上升,但是我們也能發現,大部分的實驗教師都是從學校走出來再回到到學校,從學習理論知識到講授理論知識,不少年輕教師則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走上講臺的,他們沒有實踐教學經驗,缺乏科研實踐經驗,往往自己做科研理論教學還行,但實踐教學的經驗缺乏。(3)實踐教學軟件和硬件條件沒有更新。很多高校的實驗設備陳舊,無法滿足學生掌握新技術的需要。1999年高等教育的大規模擴招,導致高校實驗室資源與學生規模之間無法完全匹配。加上不少高校經費緊張,往往忽略了對實踐教學的投入,實驗室設備數量少、壞損多。不少高校實驗示范中心申報立項以后,沒有實質性的建設,成為了空殼。
2本科實踐教學環節的部分改革與方向
(1)卓越計劃的實施。2011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啟動會,聯合有關部門和行業協(學)會,共同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卓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也是促進我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2)產業計劃的實施。根據《省教育廳省財政廳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湖北省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鄂教高〔2012〕7號)精神,湖北省教育廳于2012年啟動了湖北省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該計劃的實施,旨在引導高校緊緊圍繞湖北省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構建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使高等教育更好地適應和服務湖北經濟的建設和發展。(3)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的實施。教育部決定在“十二五”期間實施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并于2012年教育部啟動了十二五期間第一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工作》。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計、強國之策,對于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發展新引擎、增強發展新動力、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具有重要意義,是穩增長、擴就業、激發億萬群眾智慧和創造力,促進社會縱向流動、公平正義的重大舉措。(4)“互聯網+”大賽的啟動。2015年7月1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文件的實施,教育部舉辦了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激發了高校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展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成果,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有了新的要求。可以看出,國家已經在加強對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視,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高校需要適應社會,培養社會需求的專業應用型人才,要不斷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改革教學模式,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能力素養與市場需求相結合,要培養能上能下———用的上、下得去、留得住的人才。實踐教學環節要結合不同專業的市場需求開展,強化學生畢業能力與市場場需求想適應,使學生通過學校的實踐教學環節的學習能夠迅速地適應社會,進入角色,獨立承擔崗位工作,這樣畢業生才受到市場的歡迎。所以,實踐教學必須作為高校人才培養中的一門重要必修課,讓學生和老師都能清晰認識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在于純粹的理論知識,更在于卓越的崗位勝任能力的體現。
3實踐教學改革的有效舉措
不斷提升大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競爭力,以服務行業為目標,構建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培養具有時代特征,適應社會市場需求,崗位勝任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是我國現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筆者結合自身七年的實踐教學管理經驗,總結出以下舉措:(1)結合教育部審核式評估的要求、工程專業認證要求,進一步完善修訂培養方案。建立一套真正體現專業特色,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能力矩陣。從統籌培養方案入手,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增加創業導向,推進“突出個性化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探索跨學院、跨學科和跨專業等人才交叉培養機制(如香濤計劃、卓越計劃、產業計劃、英才計劃和精益計劃等)。(2)不斷提高對實踐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高校要將實踐教學擺到和理論教育的同等地位。加強對實驗教師的團隊建設,鼓勵實驗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形成“老帶新”的教學模式。(3)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單一的教學手段。加強實驗課程建設,建立優質實驗課程。加強改善單純的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鼓勵老師將科研項目帶入教學。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基礎理論厚實、知識結構合理、適應能力強、富有創新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從統籌培養方案入手,增加創新創業導向,開展創新創業教育。(4)加強實驗示范中心建設。根據教育部《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管理辦法》教高廳(2016)3號文件,規范實驗示范中心的管理,建立實驗示范中心教學指導委員會,將實驗示范中心的運行建設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學校年度預算,提供人力資源、實驗場所和儀器設備等保障條件。(5)加強實習基地建設,聘請企業導師。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無報酬的頂崗實習活動,以互惠互贏為原則,發揮企業育人作用,實行雙導師制,切實強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利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的條件,解決頂崗實習難得的問題實現高危行業的仿真實習。以創業創業理論教育為主陣地,以創新創業實踐為主渠道,推進校校、校企、校地合作的協同育人機制。(6)推進“訂單式”培養的合作,強化職業教育。根據企業的需求,共同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人才,扎實的理論知識,卓越的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走出學校就能走向崗位,縮短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期,切實在高校的人才培養中做到培養理論學習、實踐能力和職業教育相結合。(7)以賽代練,以練代學。推行一院一賽制度,以項目訓練為手段,以科技競賽為載體,以創業實踐為目標,突出建立“項目+競賽+創業”“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既有交叉又有互補的綜合教育平臺、學科競賽平臺、科技項目平臺和創新創業訓練平臺等能力培訓體系,通過實施“校級—省級—國家級”三個層級學科競賽和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聯動,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何爽.創新型藝術金融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經濟研究導刊,2013(16)
2丁仁偉,南東梅,黃志全.淺析高校實踐教學的發展模式[J].科教文匯,2011(6下)
3張躍進,羅暉.構建適應大工程教育觀的實踐教學平臺[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10)
4王琳,王春玲.基于校企合作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踐教學改革與實踐[J].統計與管理,2014(1)
5鄭春龍,邵紅艷.以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為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中國高教研究,2007(4).
作者:易丹 張玲 李鑌 單位:武漢科技大學教務處 武漢科技大學醫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