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教學與教育技術的有效融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現階段,現代技術和教育教學的整合已經成為一個必要趨勢,也是教師在教學中非常理想的一種手段。而在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中,通過現代技術的有效融入,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也能營造生動、優美的音樂氛圍等,促使教學成效的增強。基于此,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兩者間的整合對策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高中音樂現代教育技術融合研究
一、基于現代技術,創設音樂情境
在音樂教學當中,通過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可以促使學生的審美心境得到形成等,大大的增強學生對音樂審美的專注力和注意力,使得審美環境得到改善等,使得學生對審美產生一種注意和渴求[1]。而信息技術在這其中的引入,將有著非常大的助力,可以更好地展現出時空效用等,喚起學生所具有的美感,促使學生審美水平和鑒賞能力的增強。因此,在音樂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教師一定要加強對此方面的注重,基于現代手段,創設音樂教學情境,實現新知識的有效導入。例如,在講解《獨特的民族風》這一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首先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民族風的相關舞蹈視頻,讓學生以清晰、直觀地方式觀看到視頻當中的載歌載舞等,營造一種情景環境。而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談一談思想和感受,并順勢引入———《獨特的民族風》這一內容,使得學生完善的置身在音樂情境當中,真正地激發起學生的鑒賞興趣,使得學生在音樂鑒賞中興趣盎然等,實現音樂課程和現代技術的有效結合。
二、基于現代技術,突破教學難點
在音樂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教師除了要借助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發揮輔助效用外,也應將教學難點和重點作為核心,可以借助課件的方式來對音樂進行詮釋等,將教學的難點和重點突出出來[2]。針對于音樂這一形式而言,無論怎樣將其描繪的生動、形象,都是一種音樂形象,只有喚起學生的想象,才能將音樂轉換成意境和形象等,達到理想中的教學狀態。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發揮好現代技術在此方面的效用,使得教學難點得到真正的突破。例如,在欣賞爵士樂這一內容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來為學生播放出一遍錄音,讓學生對音樂情感進行初步的了解;而在這其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和爵士樂相關的背景和發展等,使得學生對爵士樂形成基本的了解。而針對于樂器當中的難點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就可以采用分段教學的方法,帶領學生一起鑒賞、賞析等,從而借助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突破在學習當中的難點,使得學生感知到音樂之美,深化學生的體驗和記憶等,將現代技術的內涵和價值展現出來。
三、基于現代技術,培養自學能力
在傳統的音樂教學當中,由于受到了各方面條件所帶來的限制,大部分的教師在音樂教學中都采用了“言傳身教”這一教學方法,但所達到的教學效率依舊不夠理想。因此,在現代化的教學中,高中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一定要及時地轉變自身的認知,將現代技術的價值挖掘出來,為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助力,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培養作用。例如,在欣賞歌劇藝術這一內容的過程中,在課前準備這一環節當中,教師就可以先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教學內容中的重點進行明確,并在此基礎上,針對于這些內容進行資源整合等形成微課,便于學生在自主賞析中的運用。而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微課資源借助QQ、微信等方式上傳給學生,使得學生的鑒賞空間得到拓展等,促使學生鑒賞能力的增強,將現代技術的價值展現出來。
四、基于現代技術,促進全面發展
針對于音樂這一學科而言,該學科本身就具有著較強的育人性[3]。因此,在整合現代技術的過程中,教師也應巧妙地抓住這一學科特質,促使德育教育的實施,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將學科價值展現出來。例如,在賞析祖國贊歌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感染力等,為學生引入一些視頻、MV等等,在音樂課堂中營造一種愛國氛圍,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等,將現代技術的應用價值展現出來。
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技術的功能是非常強大的,通過現代技術和高中音樂教學的有機整合,不僅能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等,也能實現教學資源和手段的整合,達到理想中的教學成效。但在這其中,教師一定要秉持著適當性的原則,切不可本末倒置,將現代技術的內涵和價值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陸艷淋.在“取舍”間獲得更多———談高中音樂的有效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9(05):88-89.
[2]呂赟.試析“微課”在高中音樂中的應用[J].江西教育,2019(06):22-23.
[3]褚玲霞.利用多媒體資源提高學生音樂素養[J].中國民族博覽,2019(02):36-37.
作者:趙園園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