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音樂與景觀建筑空間的美學關系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也許有人會問,音樂和建筑之間真的會有關系嗎?換言之,我們會問,為什么建筑與音樂真的存在某種相關性?文章就該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并作出相應分析。如果除去具體的音響效果這一問題的話,那么音樂和建筑聯系起來就是將原本就不同的對象放在一個平臺上進行研究,所以我們必須發現兩者相似的地方。在這里,我們需要跳躍性的思維。也就是說,要用類比的方法將兩者聯系起來進行研究。音樂與建筑存在多樣性與統一性的美學原則,是指在保持統一的美學基礎上組成物質的各個部分存在差異,進而又體現了事物的多樣性。主從與重點也是音樂與建筑空間里所存在的美學原則,一件音樂作品和建筑空間作品都有其主要的部分和次要的部分,次要追隨主要,從而使事物達到美學上的和諧。均衡與穩定是一切事物存在所必備的條件,同樣潛藏在音樂與建筑空間中,均衡的建筑造型才能給人穩定的美感,均衡的音樂作品才不會雜亂無章成為噪音。
關鍵詞:音樂美學;空間設計
一、多樣與統一
從音樂作品的角度來說,如果在一首音樂作品中缺乏節奏和旋律的變化則會使人感到枯燥與乏味,而缺乏統一的旋律安排的音樂,那么這首音樂就不具備藝術作品的統一性。在音樂作品中,音高和音量這兩個元素的變化是十分靈活的,再加上不同的音樂形式中根據一定的規則重復就能形成不同的和聲。選定了主要音調之后根據各個音符之間的關系就能連接成不同的曲調,音樂的種類比其他的藝術作品形式要多得多,比如可以根據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等因素而變化,所以在音樂作品中更應該遵循統一性和多樣性的原則。從空間設計的角度來看,空間的設計同樣具有統一性與多樣性,不同時期的空間設計有不同的時代特色,如建筑空間所具有的特點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文化、經濟的發達程度。不同地區的景觀設計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比如北京的皇家園林和江南一帶的私家園林,雖然都屬于園林景觀,但是其中的造景手法和元素卻各具特色。“希臘三柱式”是古希臘時期的建筑特色,是在古希臘時期的文化政治經濟特點影響下形成的建筑形式。中央大穹窿覆蓋的巴西利卡式建筑布局在中世紀時期備受歡迎,是由于中世紀時期帆拱技術被發明之后而影響到了建筑形式的特點。巴洛克時期的社會文化風氣是標新立異和追求新奇,而那時建筑表面上呈現出重疊的山花和巨大的渦卷的樣式是因為受當時的社會文化風氣影響。在當代的城市中建筑形式多為現代化、科技化的建筑,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二、主從與重點
主從與重點存在于空間設計領域,景觀設計中的要想使平面圖與立面圖、道路流線和人行流線、細部小品與整體規劃達到協調統一,就必須處理好主從與重點的關系。從建筑領域看我國古代在建造宮殿群時往往用一主一從的模式,為了襯托出中心建筑的重要性形成鮮明的主從關系,往往采用一主多從的結構形式,也就是說將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筑放在最突出的中央地位,而一些小體量的從屬建筑則放在四周或者兩邊。到了近代我國建筑的建筑規劃多采用一主一從的模式,將主體建筑放在構圖的最主要的位置,成為建筑群落的主體部分,其他位置則放置建筑的其他非主體部分,形成主從分明的建筑特點。一主一從的模式主要也體現了主體建筑和次要建筑之間的依附關系,既能有意突出主體建筑的特色又能使整個建筑群看起來錯落有致。很明顯在音樂作品中也存在著主從關系,一首曲子是由多個旋律而組成的,音樂想要給人以美感就要組織好主旋律與次要旋律之間的關系。主旋律是一首曲的主要部分,每首曲子都必須擁有主旋律,主旋律的變奏才帶來了曲子的變化。次要旋律應該配合主旋律的變化而變化,并且配合凸顯主旋律的產生。主旋律和其他旋律之間應該分清主次關系,這樣一首曲子才會清楚、明確,才不會給人雜亂無章的感覺,才會給人一種清晰的音樂形象。
三、均衡與穩定
均衡和穩定也是一切事物存在美所必須的具備的條件,比如在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就明顯彰顯了均衡與穩定,金字塔的整體造型是一個方錐體,其形態均衡且穩定,一塊塊磚石從下到上層層疊放,建造成高達百米的金字塔。在現代社會中由于人們對城市空間的需求,高聳入云的建筑比比皆是。在這些高聳入云的建筑中,下部比上部大的結構相較于下部比上部小的結構往往會給人帶來更加穩定、更具有安全的感覺,對稱的形態會給人更和諧的感覺,不對稱的形態則會給人不穩定的感覺。這就是均衡與穩定的審美觀念在建筑上的體現。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胡夫金字塔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也是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的形態是正方錐體,高度有146.4m,地面邊長為230.6m,金字塔由二百三十多萬塊長6m,寬度為2m,重量高達2.5t的黃褐色石塊砌筑而成。這些石塊不施灰漿一層一層砌筑而成,可見胡夫金字塔的建構是多么的穩定與均衡。胡夫金字塔屹立至今不曾倒塌的原因跟它的形態有很大的關系,因為胡夫金字塔的形態是方錐體結構,下大上小,逐漸收分,金字塔的形態具備了保持均衡與穩定的條件,所以金字塔能屹立不倒,也給人非常均衡與穩定的感覺。此外金字塔常作為美學原色被服飾、建筑、繪畫等藝術領域所利用。對稱與不對稱也是體現事物均衡與穩定的主要因素,都可以表示一個物體的均衡與穩定。對稱這種手法經常被設計師們使用在景觀建筑設計的領域中。比如位于雅典城的帕提農神廟的外立面就是簡單的對稱,很好地體現了對稱的均衡。隨著現代人審美觀念的改變,那些具有嚴謹的對稱關系的思想已經得到了改變,很多設計師也嘗試采用非對稱關系,使各個設計要素之間形成互相制衡。現代設計通常也會采用一些靈活多變的設計方式,非對稱的形式在中心兩側雖然形式不同,但是其與對稱的形式在美學意義上有異曲同工之妙。亞眠大教堂在設計時就利用中央突出來的尖尖的小塔來強調整棟建筑的均衡與穩定。均衡與穩定的審美關系同樣也存在于音樂作品之中。比如《平均律鋼琴曲集》的作曲就體現了美學觀點中的均衡與穩定的原則。這首曲子分上下兩卷,每卷由24首前奏曲與賦格所組成。三個聲部之間相互制約,而又相互交叉融合,就像星系結構一樣圍繞著同一個中心轉動,各個聲部在相同程度上,體現著均衡與穩定。
作者:孫瑩 單位: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