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區化城市養老建筑空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新型養老建筑應是社區養老建筑
社區是現代城市最基層社會機構,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場所。如果將城市的養老建筑放在社區內部能夠利用社區的醫療服務,發揮“地緣”社會關系,延續“家庭”生活模式。“親緣”與“地緣”是老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親緣關系是指老年人與子女、親屬等由血緣聯系構成的社會關系;地緣關系是指老年人在生活中與地域周圍的鄰居、朋友及地域中各種組織構成的社會關系。時下城市養老建筑未按照老年人口分布狀況和實際需求進行配置,使老年公寓中老人既遠離親緣關系又失去了原有的地緣關系,在這種陌生環境里老年人更易于產生寂寞與孤獨等精神上的問題。城市里也存在著一批設施完善、高質量的城市養老建筑,但網點布局沒有專門的規劃與設計規范,缺乏考慮因老齡化速度不同,區域特點不同,造成目前資源緊張與浪費并存的現狀。本文通過對北京城市養老設施的實地調查,分析與闡述老年人行為對空間使用的影響,期望對今后社區養老建筑設計提供建議。
二城市養老建筑實態調查評價
作者選取了北京十余例代表性的老年建筑進行實態調研,對室內外空間進行比較研究,分析城市養老建筑在選址、居住空間和公共空間、醫養與管理空間等異同,為我國城市社區養老建筑的建設提供借鑒。
2.1社區養老建筑外部空間外部空間是指養老設施建筑的外環境,它既包括養老設施周邊的建筑、道路與自然環境等因素。也包括養老設施的室外場地。調研的老年公寓選址幾乎全在市區,交通便捷,便于子女探視和老年人出行。選址于市區使得老年公寓周邊環境呈多樣化趨勢,包括住宅區,商住區、城市公園、工廠、胡同以及寺廟等。
(1)周邊醫療設施;“醫院+社區養老設施”的結合是未來社區發展的一個趨勢,社區養老建筑是以社區為平臺,開展全托或日托服務,使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區環境中,就能享受周邊的護理專業化服務。與周邊醫院的距離,則是老人關心的重要問題。例如調研中滿意度極高的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就因為是經衛生局批準的首都第一家集醫療、康復、頤養、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北京市老年病醫院,從而發展成全國標桿養老公寓。
(2)綠化;綠色環境能為老人營造一個更為自然的活動和視野空間,使老人們在身心舒暢的氛圍里生活和交往。例如的什剎海寧心園老年公寓。它毗鄰鼓樓及什剎海公園。是京城內大庭院風格傳統式四合院建筑。朱紅色大門,后院古樹參天,前后兩院寬闊通達無障礙。古樸典雅,華貴與現代設備疊拼相得益彰。又如三和老年公寓,位于東城區的民安小區內,據周邊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也在10分鐘路程,毗鄰南館公園。該小區是北京第一個生態試點小區,在附近的南館公園內同步建成一座占地800平米的“中水處理站”。與此同時公寓內部也設置了供老年人活動散步的室外花園。除上述外,空氣、采光、安全性分別是老人對外部環境需求的重要條件。老人們抵抗力較差,容易患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而社區養老設施環境中不能存在有害氣體。一般來說周圍布滿高層建筑的地方不適宜建社區養老設施,除了影響采光,四周的建筑物容易使老人產生緊張和壓迫感。羊坊店敬老院是一所家庭養老、區域照料中心的養老建筑,院內采光充足,院旁設有兒童樂園,老人可以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盡享天倫之樂。養老設施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周圍環境的安全性,所以選址前要盡量在社區內部。
2.2社區養老設施內部空間
2.2.1居住空間居住空間是指老年人日常睡眠和起居的生活空間,它是由臥室、衛生間和陽臺組成,部分標準較高的養老設施居室空間還設有起居空間和儲藏空間。北京養老公寓的居室空間面積大小不一,但總體來說人均使用面積合理,但大部分居室內未設置隔斷等空間靈活分隔設施,介護和介助老年人在進行擦洗身體和更換衣物等私密活動時無法進行視線遮擋。設備設施方面,大部分養老設施居室衛生間的衛浴設施基本相同,東城區與西城區養老設施居室衛生間內均設有安全扶手及緊急呼叫系統,而豐臺區部分養老機構的居室衛生間未設置該類設施。
2.2.2公共空間公共空間是入住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主要載體之一。它包括餐飲空間、教學空間、娛樂活動空間、宗教空間、健身空間和交通空間等。
1)餐飲空間調研中養老建筑餐飲空間多集中設置食堂,這種模式便于管理。同時為老年人提供固定的就餐位置和特色膳食,但極少有養老建筑設置小廚房、小餐廳,不便于有特殊飲食習慣和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就餐。很多老年人提出,希望可以設置小廚房,專供老年人和前來探視的子女單獨進行烹調活動。
2)教學空間北京市養老建筑大部分設置專用的學習空間。如北京市西城區銀齡老年公寓設有鋼琴區、閱覽區、棋牌區、健身區、書畫區、影視區等開放式活動區域,入住老人也可以訂閱報刊,由值班員分發后再由樓層護理員送到老人房間。
3)交通空間北京養老建筑的公共空間都設有通向室外的獨立出口,并設置了坡道,有利于老人的使用和疏散。公共空間的標識性與導向性較好,并設有應急照明和導向標志與盲道。
4)監控設施設置大部分養老建筑的監控設備僅面向主入口和室外空間,其主要功能是監控外來人員的進入和老年人的外出情況。
2.3醫養與管理空間養老建筑醫養空間是承擔老年人日常體檢以及簡單病癥和外傷處理任務的空間載體;養老建筑管理空間是指養老建筑中服務與管理人員所使用的空間。這兩類空間都屬于養老建筑中的輔助使用空間,因此筆者將其合并論述。
1)醫療設備方面部分調研養老建筑設有專用的醫養空間和專業設備。其中做的最好的是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養老建筑內部不僅設有日常檢查和專業醫療設備,而且設有獨立的養護中心。而其他大部分養老建筑配醫務室,有保健醫療基礎建筑和急救綠色通道。
2)管理空間管理空間主要是為滿足養老建筑的正常運營提供服務的管理人員使用的空間。不涉及老年人的使用,因此,管理空間應最大限度的滿足運營管理的方便和使用效率,調研的養老建筑在該空間設計上也無太大差別。
三結語
社區養老建筑的建設是適應我國養老發展的必然趨勢。時下我們亟待建設分級明確,用房配置合理的社區養老建筑,以緩解養老機構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本文通過對養老建筑內外部空間分析研究,希望能對我國《社區養老建筑設計規范》或《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設計規范》的制定能夠起到微薄之力,望能夠早日建立起較完善的社區養老建筑類型體系標準,以應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
作者:石英 單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