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與健康核心素養價值取向與教學達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筆者有幸參加了本屆全國中小學優秀體育課教學觀摩展示活動的評審與現場點評,關注了全國參評的部分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課,總體來說,參評教師的教學觀念有了積極的改變,教學設計有了更多的創新,教學的方法更加豐富與多元,教師的專業素養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學生參與度比較好,課堂也更加生動與有效。但是對于《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與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還相對比較膚淺,大多停留在教學設計與教案文本上,教學中教師們相對比較關注運動能力的培養,但健康行為與體育品德的培養在課堂實踐中受關注相對較少,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深度研究還不夠,教材的學科價值挖掘還較欠缺。基于此,筆者在此與廣大體育教師談談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與教學達成。
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為什么教”的價值取向
體育與健康課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育人育體。特別是高中階段正是學生世界觀逐漸形成明確時,育人就尤為重要。為什么課程育人首選體育與健康課程?在體育之研究中明確提出:德智皆寄于體。世界著名學校伊頓公學明確提出:學校教育運動第一,學習第二,體育教育的本質就是人格教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提出:完善人格,首在體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性質也明確界定: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培養高中學生的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和增進高中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標的課程。那么,體育與健康課程在教學中怎么做到育人育體?育人育體呈現的方式與實施的維度就是學科核心素養的達成。學科核心素養是育體育人的橋梁和紐帶。體育課堂就是要通過運動能力的提升、健康行為的培養、體育品德的塑造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真正達到全面育人,育全面的人。核心素養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憑空想象,它是真實存在的。運動能力通過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體能提升、運動的認知與技戰術運用、體育的展示與比賽進而影響學生的體重、體態、體格與體力,這是可見的。而健康行為在教學與活動中通過體育鍛煉與習慣的養成、健康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情緒的調控以及環境適應培養學生的意志力、進取精神、自尊自信和樂觀開朗的健康行為,這是可感受的。體育品德則通過體育精神喚醒、體育道德的滲透與體育品格培養達成學生遵守規則、誠信自律、責任擔當和善于合作,這個很多教師感覺很空洞,它其實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但卻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可信的。
二、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如何教”的教學方法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怎樣在體育教學與活動中得以培養?體育教師在教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把高中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滲透貫穿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這是檢驗和評價一堂體育課的基本要素。一是立德樹人,促進全面發展。在體育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中,從內容、實施目標、方法策略到實踐體驗都必須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必須落實立德樹人和全面育人。如,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符合國家教育要求,要體現立德樹人,要符合學生的階段實際,而不是一味迎合學生或教師自己,想當然地隨意選擇內容;選擇的前提條件就是要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同時課堂中的所有活動項目運動負荷要科學有效,能夠促進學生體能發生有益的提升變化,促進學生健康發展。二是尊重需求,培養運動喜愛。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進行興趣的激發與培養,要時時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喜歡運動、喜歡體育課堂,真正做到享受樂趣、增強體質。體育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內心需求,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改變千篇一律、一成不變的循規蹈矩的教學模式,擯棄“放羊式”教學。改變學生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課的被動局面。如重慶市三十七中學楊科老師執教的《田徑——快速跑與補償性體能練習》一課的教學中,基于快速跑的整體技術結構,通過“看誰反應快”“反應能力挑戰”“各種方式的反應接加速跑”等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反應能力,又通過“穿越雷區”“師生對抗”“快速拼地圖”等游戲發展學生途中跑的能力,使學生在游戲和比賽中進一步掌握“快速跑”步頻、步幅的動作要領,同時在“我愛祖國”拼圖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版圖意識,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滲透,整節課中學生學得興趣盎然。由此,較好地在學習、練習、比賽中進行了運動能力的提升(快速跑的方法與能力提升)、健康行為的培養(如何有效熱身放松以及運動負荷的調整)、體育品德的滲透(在游戲比賽中滲透規則意識、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在輸與贏的過程中培養抗挫能力等)。三是改革教學,發展綜合素養。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創新與改革,創設適宜學生的、結構化的真實運動比賽情境,徹底改變過去的單一傳授式教學,由“如何教”向“如何學”進行轉變,由被動的練習向主動比賽轉變。如何把基本理念踐行到課堂教學的實踐中?體育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的學,要強化在游戲中學、在練習中學、在比賽中學的教學實踐。如,北京市昌平區第一中學黃春悅老師展示的《籃球:傳切配合》,課的開始就迅速進入籃球主題,從結合課堂主教材的籃球熱身游戲到專項輔助的情境比賽到消極防守的對抗比賽再到全攻全守的真實情境比賽,學生一直在游戲中、比賽中忘我地運動,學生時時在主動學習,在比賽中體會運動的快樂與成功。四是培養專長,奠定終身基礎。實施選項教學,學生根據自己實際選擇自己喜歡并愿意長期堅持的運動項目進行學習,培養終身堅持運動鍛煉的意識與行為。這一輪高中課程改革,對選項教學要求是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執行,因為全國多地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學業水平考試,都是在完成選項教學并修滿12個學分的基礎上才能參加學業水平考試。其目的就是要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在學校實際能開展提供的項目中選擇)進行學習。但是在實施選項教學時,切忌把體育課上成“訓練課”,使學生又被動地被當作運動員重復練習,挫傷學生的運動積極性。五是多元評價,激勵更好發展。在教學中注重評價與激勵,讓學生愿意運動并堅持運動,體會到體育的成功與快樂,真正體現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這一輪高中課程改革更加關注評價的改革,這是教學導向,根據學生的生理發展規律、教育規律與學生的體育個體差異,要注重激勵性評價和綜合性評價,評價要多元化。要以發展激勵的眼光看待學生,如,筆者觀摩過的一節課中曾出現體育教師請學生做示范:“哪個同學出列給同學們做一個示范?”一個學生自告奮勇地站出來為大家示范,這位學生示范動作正確,但是沒有多少力度,動作不夠到位。教師卻評價說:“怎么沒吃飯嗎!動作軟噠噠的,記著下次用力點!”這種評價學生會改進嗎?可能不一定!如果評價說:“剛才這位同學主動為大家示范,謝謝他!剛才動作完全正確,如果這位同學動作力度稍微再大一點點,這個動作就更完美了!”筆者認為,這種評價學生內心就易接收,也會愉快地做出改變。
三、高中體育教師“如何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實施路徑
如何使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目標有效達成,真正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體育教師需要做到學習、交流、觀摩、踐行、反思和創新。
1.體育教師需要加強學習、交流與觀摩。現代社會是一個不斷進步、不斷變化的社會。體育教師必須加強學習。一是必須學習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這是實施教學的依據與標準。二是要學習新的教材,了解高中體育與健康新教材的篇章體例結構與相關的運動與健康知識,做到心中有數。三是學習相關體育教育政策法規條例、相關教育理論與教育熱點問題,明確教育的方向,落實好立德樹人。四是需向專業的體育教育教學報刊學習,這是體育教師充電的最有效方式。筆者大學畢業就堅持訂閱《中國學校體育》《人民教育》《演講與口才》等期刊,且二十幾年來堅持閱讀學習,給工作及個人發展帶來了很多啟發與幫助,這些期刊成了筆者的良師益友。五是向自己身邊好的教師或優秀同行學習,切忌同行相嫉。六是要高度關注學生的運動愛好,做到心中有數。七是在提高學習的同時還需加強交流觀摩,在相互交流觀摩學習中,開闊眼界和境界。
2.體育教學需要反復地實踐、反思與創新。一是不管采用哪種課程教學模式,前提條件必須符合國家課程標準,能有效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能有效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凡是符合以上條件的都可以選擇與運用。二是體育教師必須具有體育教育的情懷與學生健康發展的責任擔當,要時時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給學生帶來了什么?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收獲了什么?課堂讓學生以后還會堅持什么?基于此,體育教師需時時改進自己的體育課堂,讓體育課堂真實有效。三是為了讓學生在高中三年中掌握1~2項終身相伴的體育技能,教學要根據學生的變化時時進行創新,通過場地器材、條件規則、人數對象的變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的快樂與成功、感受體育的魅力、滲透體育的文化。
作者:屈明 單位:屈明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