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路徑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鄉村農業旅游得到了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大有趕超傳統旅游業的態勢。一方面原因是傳統旅游業產品同質化嚴重,吸引力下降;與此同時,鄉村農業旅游建設愈發完善,景觀設計和趣味性都優于傳統旅游產品,且更加低碳、環保、綠色。現階段,全國各地都依據自身農業景觀特色推出了自己的農業旅游產品。秉持綠色、生態、趣味、科普、舒適的建設理念,鄉村農業旅游的景觀設計和人居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農業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優勢也日益凸顯。但是,想要獲得持久生命力,鄉村農業旅游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自身結構,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持續打造具有強大吸引力的生態農業旅游品牌,使生態農業、農業旅游都能夠長久經營下去。在鄉村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路徑領域,《雙創環境下京津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一書作了一次深入探索調研,該書以京津冀休閑農業旅游發展為主要研究對象,對其在創新創業大環境下尋求可持續性發展前景作了系統性分析,詳細闡釋了休閑農業旅游的基本涵義和發展現狀,并以女性創業話題為切入口,探討數字化發展、品牌建設等措施對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該書對有志于農業旅游創業者來說具有一定實踐參考價值,具體表現如下:
一、明晰市場定位,梳理農業旅游的產品特征與優勢
與傳統的自然景觀旅游或人文古跡旅游相比,鄉村農業旅游的趣味性顯得更強,走的路徑也不一樣。休閑鄉村農業旅游能夠讓游客深度參與到農村生活中來,拋卻都市生活的壓力,充分獲得內心的寧靜與從容。與傳統旅游產品相比,鄉村農業旅游能夠提供的服務更加豐富,傳統自然景觀或人文旅游提供給游客的是靜態的景觀,游客只能在規定路線看到一成不變的景觀,游客的參與感不強。而鄉村農業旅游以生態農業景觀、特色農業生產活動、鄉村日常生活方式為主要產品,強調游客的全面參與和廣泛互動。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到富有地域特色的別致鄉村農業景觀,還被允許參與到農事勞動中來,更富有趣味性和體驗性,且能夠拓寬都市游客的鄉村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科普價值。可以說,鄉村農業旅游既提供了傳統自然景觀旅游能夠提供的產品,還提供了更加富有特色的鄉村農業活動,具有明顯的市場優勢。本書作者認為,在雙創環境下,鄉村農業旅游要獲得持久生命力,創業者必須明晰農業旅游市場定位,對農業旅游的產品特征和優勢了然于胸,如此才能找到推動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動力。
二、提升資源整合能力,打造具有特色的農業旅游產品
鄉村農業旅游的細分市場豐富多樣,有主打“生態環保”的旅游產品,有主打“趣味農家”的休閑旅游產品,有主打“科技農業”的體驗式旅游產品,還有強調“參與感、實踐性”的具有科普價值的產品。各式各樣的農業旅游產品要形成自己的產品競爭力,在旅游市場獲得一定份額,團隊必須擁有較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能夠以主推產品的服務理念和價值屬性為中心,將自然景觀、農業生態景觀、鄉村生活景觀、非物質文化景觀等自由進行高效整合,有序融合,設計出主題特色鮮明、景觀視覺審美舒適、富有吸引力的農業旅游景觀產品。各個地區鄉村農業旅游的特點不一樣,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和政策扶持力度也不一致,創業者還要關注到區域農業旅游發展的市場環境,積極尋求政策扶持,協調農業生產經營和農業旅游發展的平衡關系,讓農業旅游成為助力生態農業發展的及時雨。
三、注重品牌建設,提高旅游產品的影響力與附加值
農業旅游說到底提供的是一種產品服務,其價值大小不僅由其服務質量所決定,也與旅游產品的知名度和消費者的認可度有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品牌效應。鄉村農業旅游要獲得持久生命力,就必須重視自身品牌建設,將品牌建設放到企業經營發展的中心位置,提升旅游產品的附加值。品牌力的提升來源,首先是優質的服務,這體現在優秀的農業旅游產品設計、周到貼心的服務和完善的設施建設等,在交通、住宿、生活、購物、休閑等方面做到優中選優,為游客提供舒適周到的服務。其次是宣傳營銷工作的推進,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競爭日趨激烈和市場飽和度較高的時期,這句話就不適用了。想要擴大旅游產品的影響力、知名度,就必須深入、全面、細致地做好營銷推廣工作,做好詳細的營銷推廣計劃,關于產品特色優勢、消費優惠等,面對全國不同地區推出合適的消費套餐,吸引不同地區的旅游愛好者前來,持續提升旅游產品知名度,占領盡可能多的市場份額,這是農業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
作者:劉穎 單位: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