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解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前我國的會計控制制度,因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建設和會計法律規定模糊,對企業的認識不是很透徹,內部會計控制還不完善,很容易就出現問題。企業運行設計的內部會計制度有限,執行會計內控的管理人員可能會串通起來實行作弊,還有可能出現越權現象。企業應該在內控上建立健全的限制規定和獎勵懲罰措施,加強內部會計系統的建設,完善系統構筑體系。提出更合理的對策和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實現內部會計控制安全高效的宗旨。內部會計控制如果不健全,企業不加強管理,會給企業帶來無法估量的危害,甚至是企業無法承受的。所以內部會計控制在企業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本文分析了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分析這些問題背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建議,以期為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得到加強,完善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
關鍵詞: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缺陷監督
一、引言
在內部會計控制系統內,會計內部控制的存在是有缺陷的,這個缺陷是客觀存在的。如不合理的風險評估管理和內部審計制度的缺陷,根據公司的內部會計控制設置并選用會計政策,核算和分析內部會計控制的主要目標控制問題,并提出對策,以提高會計內部控制。因此,提高會計信息、資產誠信、穩健、相對安全,以達到實現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目的。內部會計控制如果不能得到完善的管理,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二、會計內控的概述
(一)定義
會計內部控制是指開展會計制度核算,包括會計憑證控制等一系列的控制,會計核算、財務控制和監督控制性能的控制報告。企業根據國家統一的會計準則,對內控進行管理,經濟核算記錄,收集,整理和編報的發生,會計內控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資產安全和保證企業其他業務相對順利進行。企業會計內控做的好,其他業務就能順利展開。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是以實現財務目標為基礎,確保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法規的實施,確保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及其披露作假。
(二)會計內控的重要性
會計內部控制一直是管理層很重視并關心的問題,也是投資者和大眾所關注的。會計內部控制在企業處于核心的位置,起到很關鍵的作用。企業的一切運作都圍繞著內控。只有內控做的好了,企業的其他各項工作才能高效率的展開。會計內部控制是企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門,也是管理中最關鍵的一個部門,內控關系著財務工作的展開,同時也對會計人員提出高層次的要求,內控是其他業務的前提。它的重要性就在于是其他各項業務展開的基礎,如果企業內控做的都不好的話,那么企業的其他事務和工作就無法開展下去。所以企業一定要把內控搞好,只有內控搞好了,其他業務的展開才會進行的很順利。
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缺陷
內控建設的完善與否直接關系著企業的命運,近些年雖然內控一直在改善,但是不得不說內控還是存在許多缺陷。國家一直很關注企業法的一些問題,陸續在頒布一些法律來提高內控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企業也在嘗試做創新,力求讓企業內控做到完美。國家出臺相關法律,把內控上升到法律的內容,明確規定了內控的具體操作,但是操作性還有待提高。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努力探索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企業應該合理改善內控缺陷,如果內控得不到改善,企業發展就不會迅速。以下是針對企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加以詳述。
(一)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認識不足
建立控制系統的人力資源成本,物質資源,消費和經濟利益難以確定,所以企業在建立內部會計控制上不是很積極,對內控的認識還不完整,如果真正了解了內控制度的重要性,我想企業還是愿意花費人力成本來提高內控。商業領導人對成本的控制,或資產內部安全控制的某些方面,還是不愿花費金錢去投資,這其實是眼光達不到。領導認為手冊、文件系統堆棧,文件太多。這種情況下領導都已經覺得繁瑣乏味了,企業的員工怎么能好好工作呢,導致企業員工對內控也失去了信任,自然企業內控慢慢就下降了。這會出現死循環的狀態。所以對有這些問題公司的相關人員應該關注這些問題,及早解決,免得給企業帶來更嚴重的問題,在對內控制度的認識方面,有待加強。
(二)法人治理結構不規范
國有企業改制之前,公司還沒有治理結構,后來經過改制,出現了法人治理結構。雖說改制以后應該對公司的管理是更規范了。但是落實到企業,不一定是這樣。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包括董事會、監事會等一些高層,本來監事會的職責是負責監督,但是真正到了企業,監事會就成了擺設,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失去了監督的作用,這可能是企業的漏洞。監事會的成員的工資和地位主要來自董事會的董事長或總經理,監事會是無用的,很難有效地履行監督職能。企業交給總經理一個人來領導,也沒有了來自監事會成員的監督,總經理的職能被放大,權利也設的很大,整個企業都是總經理一個人說了算,這樣就會導致某些壟斷,腐敗、欺詐、會計信息失真。事實上,企業領導人應該更關注這方面,使得企業在這方面有所改善。
(三)內部會計控制執行不力
通常情況下,在設計內控運行和實施內部會計控制的作用下,會計機構處于一個很重要的地位,所代表的角色也是不尋常的。企業內部會計機構對企業的所有業務甚至企業的一切結構體系都了解的一清二楚。所以說,企業內部的會計機構通常是寫計劃和業務約定書的非常重要的部門。因此,內部會計機構是一個獨立的核算部門,掌握著企業眾多的關鍵信息。內部會計機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在我們國家,許多上市公司并沒有獨立的會計機構或者會計機構并不完善,甚至并不懂得怎么管理內部會計機構,這其實會造成一些誤導。此時,可能會對外傳遞一些錯誤的信息,給投資者和許多大眾帶來一些損失。獨立的會計機構是企業應注意解決的問題。
(四)會計控制監督缺乏力度
一些企業雖然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但未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內控得不到必要的關注和支持。與此同時,有一些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較低,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導致企業內部監管不嚴。對外商投資單位領導,利潤不是預先確定的,中飽私囊,開立銀行賬戶,部門內部單位“小金庫”嚴重,缺乏相應的現金管理控制。如巨額公共資金外逃事件的負責人等。在監督方面還是缺乏力度。監督也是內控的重要環節,監督不到位,再好的內控都不起作用。
四、內部會計控制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內部會計控制的設計和運行受到限制
在設計內部會計控制上,需要花費一定的費用,而且還有運行的成本,在設計程序上,可能會有一些控制鏈,這樣方便內控的實現。在內部會計控制中,如果控制鏈斷了,后果將會很嚴重。這就需要更多的員工監督、檢查和實施,內部會計控制能力還需要加強。通過這種方式,內部會計控制將不可避免地增加操作的成本。然而,如果控制過于簡單,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漏洞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可以提高欺詐的可能性,可能使企業花費的更多。因此,內部會計控制的設計和運行,應該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情況,每個企業都會不同,要充分考慮運行成本和操作成本,這可能是導致內控不合理的一個原因。
(二)執行人員串通舞弊和管理越權
會計內部控制明確規定了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這樣就會存在舞弊的嫌疑,而且內控得不到有效管理。或者是執行人員不是一個人,但是兩人合伙串通起來舞弊或者包庇,又或者管理內控的人是自己家親戚,這都能導致內控存在問題。此外,通過舞弊許多大公司的財務報告或者傳遞虛假信息來干涉管理當局。在某些情況下,控制功能有過多的權利,企業內部有人犯了錯,可能會賄賂管理高層,造成管理高層對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去管理,造成企業損失嚴重。
(三)企業經濟環境的影響
內部會計控制系統,還受經濟環境的影響。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必須不斷調整自己企業的經營方針和發展戰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如果不去考慮經濟環境的影響,企業很難去適應環境,對內控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經濟環境的影響對企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沖擊,在設計內控問題上要充分考慮經濟環境的影響。尤其是作為行業里的領軍人物,一定要考慮經濟環境的影響,這對內控來說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會影響內控。
五、加強會計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定期進行員工培訓
據了解,一些企業的員工對內部會計控制認識不足,很大程度上是員工的思想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所以為了能適應企業的需要,企業就要定期讓員工參加必要的培訓,以便他們能跟上發展的需要,企業可以外聘外面的專家來公司講課,或者把員工送到外面去參加學術會議。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他們就能為公司的發展出謀劃策,可以使公司快速發展。
(二)監事會要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
一些企業作為一個上市公司,它的實力是不容小覷的,但是近幾年,有些公司的財務開始下滑,究其原因,他們的共性是內部存在嚴重的內部監管不到位問題。所以為了解決好這一問題,監事會必須最大限度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監事會在企業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企業沒有人監督,什么事都董事長、總經理說了算,那么股東的利益誰來保護?所以企業要想長久發展下去,監事會不能放任不管,要起到一定的作用,保護好中小股東的利益。當企業發展的某項業務有可能會損害其他人的利益時,這時監事會就不能坐視不管了,一定要監督到底,必要時可以請司法部門介入。
(三)加強會計機構的獨立性
企業應按照法律規定,針對企業自身的特點,要保持會計機構的中立性。內部需求,是對企業內部會計機構人員的要求,不應該讓自己染上可能會存在的麻煩,時刻保持謹慎,保持一個會計人員應該有的職業操守。外部需求,是對指定的業務會計核算人員的要求,根據《會計法》會計機構設置,主管機構與定點銷售部門負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的編制,逐步完善。會計機構應當建立會計內部審計工作,先把內部審計工作做好了,保證審計效果的正確性?;巳藛T根據各單位的實際情況可以是專職人員,也可以是兼職人員。應會計人員管理的要求,會計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并具備必要的職業道德。如果有條件,大中型企業應該設立內部會計機構,這樣可以保證審計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四)崗位職務分工
不相容職責相分離,這個體現了內部會計控制的獨立性。由于會計的工作崗位的特殊性,不可避免會出現以下情況:同一個人負責現金收集和應收賬款會計記錄,同一個人同時負責檢查和采購訂單運費的批準,負責審查和通過審核的付款金額和采購訂單審批,可能是偽造的銷售業務和支付,造成現金腐敗。因此,不相容職務分離原則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保證會計記錄的真實性和報表的準確性。企業應該樹立和落實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加強會計人員管理,提高工作作風,充分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同時要分清責任不能混淆,嚴肅紀律,嚴格考核;還要加強會計工作,使一些工作標準化。南風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應把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保持著,恪守工作準則,建立會計崗位責任制度,明確各自的責任。企業內部的會計機構,確保和會計相關業務彼此不相容職務分離,起到監督作用,防止可能出現的欺詐或可覆蓋的錯誤。每個會計人員要切實落實責任,應該從大局出發,協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本企業會計工作。
六、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的會計內部控制一直是最核心的問題,經過對一些企業的分析,找到了這些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不健全的問題和原因,并相應的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內部會計控制不可能一下就達到我們設想的狀態,事實上,我們想的永遠都是理論,真正實踐起來可能會有一些偏差。我們只是通過一些分析想要讓內控達到更完善一點。會計內部控制永遠都不可能說完美,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內控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企業要不斷更新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使企業的內控發揮應有的作用,在內控的完善下,使企業的發展變的更好。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是永恒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這樣公司才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提高會計信息,以確保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對企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企業在內控的不斷完善下能夠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吳小兵.論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基本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1(01).
[2]王東勇.論會計內部監督和內部控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2(01).
[3]能昌欣.論企業會計內部控制[J].金融經濟,2010(10).
[4]王迪.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01).
[5]王慶玉.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17(03).
[6]黃秋月.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J].全國商情,2016(32).
[7]郭巧云.我國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途徑研究[J].中國商論,2017(01).
[8]彭秀玉.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對策探討[J].中國市場,2014(25).
[9]王立偉.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風險及對策芻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3(21).
[10]李彩霞.加強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分析[J].時代金融,2012(10).
作者:寧靜 單位:新疆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