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綠色經濟視角下東北產業結構優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階段,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很多危機,比如能源消耗、糧食緊缺、環境污染等。綠色經濟是一種新的社會發展模式,該模式追求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綠色經濟不同于破壞生態平衡,損耗資源的傳統經濟,以人和自然協調發展、損耗低、效率高、對人類健康有益為主要特征。首先介紹了綠色經濟的內涵,然后分析了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最終提出東北產業結構綠色優化的措施,希望能夠促進東北產業健康發展,推動東北地區的經濟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
關鍵詞:綠色經濟;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優化方式
近幾年,中國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作為老工業基地的東北地區也在探尋新的發展出路。綠色經濟是世界范圍內普遍認同的發展模式,成為東北地區產業結構變革的新視角,探尋兩者的有效結合成為筆者研究的核心。希望通過本次探究結果能夠推動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得到有效調整,推動東北地區經濟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重新展現老工業基地的風采。
1綠色經濟概述
綠色經濟最早由英國的經濟學家皮爾斯提出,他在1989年出版了一本《綠色經濟藍皮書》并在書中首次提出綠色經濟的概念。綠色經濟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環境友好型經濟、資源節約型經濟、低碳經濟、環保經濟和循環經濟。自此以后有多個學者紛紛從不同角度對綠色經濟發展進行研究。雖然在綠色經濟的定義上沒有達成共識,但是關于綠色經濟的核心內容卻理解一致,即是以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和循環經濟等為主要特征。綠色經濟體現的理念是以人為本的發展方式。綠色經濟的核心思想就是最大化給人類謀求福祉,降低人類生存的成本,增加人類的生存收益。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來,綠色經濟的實質就是降低成本,給人們提供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的產品,提供能夠滿足社會需求的產品,增強高質量的供給、擴大有效的供給,減少無效的供給。從需求方面來分析綠色經濟就是引導綠色投資、綠色消費和綠色進出口貿易。
2簡析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存在的問題
分析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從投資項目上來看,東北地區發展戰略主要是著眼于資本或資源密集型產業,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民眾普遍收益的小項目。從投入要素結構方面分析,通常是偏向資源消耗高的項目,讓環境問題逐漸明顯。從東北地區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模式分析,還是以資源密集型為導向的重工業為主,缺少周轉速度比較快、競爭活力比較強和可變資本相對高的其他產業。東北地區現在所面臨的產業結構問題日益凸顯,概況起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2.1產業結構單一并且層次比較低,產業或者產品的科技附加值不高。東北地區因為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以及地理位置、地區礦產資源優勢的原因,在產業結構上表現出僵化的情況,經濟調整的速度非常緩慢,日積月累,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制度的發展漸漸處于我國的落后水平。通過調研發現,東北地區的第二產業占生產總值的近一半,工業也在40%以上。表明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過分依賴于工業的發展,其結構層次比較單一,致使東北地區的工業層次相對低,表現為產品單一,創新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品較少。分析第三產業發現,服務業的層次水平也比較低,隨著勞動力成本日益增加,所面臨的成本問題也日漸嚴重。2.2即便東北地區的一些產業規模比較大,然而彼此之間的關聯性和依賴性不強。東北地區的工業表現出大而不聚的特點,并沒有形成高關聯性的集群化。東北地區大多以國有企業為主體,即便產業的規模較大,但是國有企業實行壟斷機制,所以產業結構的擴散效應很難得到發揮,非常不利于形成綠色產業鏈。2.3產業內人才規模和產業規模不適應。通過調研發現,東北地區人才的留存率太低,東北生源的人才不愿意回家鄉工作,而外地的優秀人才也不愿意選擇到東北地區發展,在人才鏈上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所以雖然產業的規模巨大,但是其中的人才規模與產業規模差距非常大,最后還是會帶來產業規模萎縮的情況,讓產業結構逐漸變得不合理,同時產業的效率也被逐年降低。2.4很多產業的創新能力不足,產業沒有核心競爭力,產業結構在升級方面存在很多困難。長期以來,東北地區的主要產業的核心技術、大型成套設備、核心元件和零部件都是依賴于進口。所以,沒有自主創新的能力成為限制東北地區產業發展的桎梏,嚴重影響著產業升級和技術突破。
3分析東北地區產業結構的綠色化優化
綠色經濟不但可以優化產業結構,給廣大企業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還能夠減少資源浪費和污染的排放,給企業帶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可謂一舉多得。要想推動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向著綠色經濟的方向發展,就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3.1協調、平衡產業結構。結合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失衡的現狀,根據綠色發展的要求協調所有部門和諧發展,共同促進經濟發展的要義,結合經濟發展的需求,應該努力加大對第三產業的扶持力度。現代服務業作為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得到高度的重視,要努力發展東北的現代物流業、金融業、信息和咨詢、文化產業、培訓業等。3.2建立綠色產業鏈,形成綠色產業結構集群。應該打破東北地區的國有企業的壟斷形勢,推進產業規模的擴散效應。首先要協調、平衡產業結構,同時明確服務業的發展增長點,在此基礎上,東北地區綠色經濟發展還應該盡力實現省市間和地區內部之間的生產要素和物質資料的優化配置。利用東北地區深厚的農業和工業優勢建立農業生態園和工業生態園,進而實現上下游的良好銜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有效的節約成本,從而大幅度地提高收益。3.3綠色化產業結構優化,要加快步伐建設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應該努力優化產業結構,讓資源、政策傾向于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適當的減少初級、低層次的加工業。并且要充分發揮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大力去除產能,讓資源的配置更加符合市場的需要。3.4鼓勵綠色經濟創新與創業,任用人才合理化、綠色化。在綠色經濟背景下,創造新的發展和就業機會成為占領未來經濟競爭優勢地位的法寶,同時也是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徑。東北地區一定要發揮在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應用方面的優勢,積極發展“物聯網”、“云計算”等產業,不斷明確發展的重點,加強先進科技的研究,努力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發展。同時要加大優秀人才的引入。
結束語
通過以上分析發現,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很多問題,要想謀求發展,就一定要革新產業結構和發展理念。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提出將綠色經濟運用到東北地區的產業發展中,通過分析東北地區目前的發展現狀,提出有效將綠色經濟引入產業發展的策略,以期推動東北地區的產業結構逐步優化,讓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迎來一個嶄新的明天。
參考文獻
[1]曹東,趙學濤,楊威杉.中國綠色經濟發展和機制政策創新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5).
作者:仇蕓榮 單位:沈北新區經濟區就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