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的改革與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教學環境
在雙語教學中,教學環境起著關鍵的作用,這里的環境包括物質環境、精神環境,也包括人際交往環境。現在大多數高校都配有多媒體教室和幻燈機等,在物質上都基本具備了雙語教學的條件,但缺少可供學生進行雙語交流的場所和場地,缺少開展雙語教學和交流的氛圍。有些高校的領導和教師對雙語教學還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學生漢語內容還沒有弄清楚,不適合開展雙語教學,還有些老師主觀上對雙語教學存有一定的偏見和抵觸。
2.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是教學的基礎,目前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按照國家培養計劃設置的專業課程都比較完善,但在雙語課程的設置上卻存在許多問題。按照教育部有關雙語教學課程開設10%的比例要求,在旅游管理核心課程和專業選修課程中,可選擇十門左右課程開設雙語課。考慮到旅游管理與外語之間的密切聯系程度和實際工作需要,高校應選擇與國際接軌比較快和能夠滿足學生就業需要的課程優先開設雙語課程。但事實上,很多高校的雙語課程是依據任課教師的外語水平開設的,哪些老師能夠進行雙語教學就將哪些課程設置為雙語課程,沒有充分考慮到雙語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和時序性,以及專業必修課與選修課的合理配置問題。
3.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高校雙語教學中普遍存在英文教材、英文課件與漢語授課內容的中英文分離現象,教師在授課中往往以譯代講,不能將教學內容和教學語言有效融合起來。由于接受雙語教學的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有些學生對英語教材和板書理解不好,不知如何預習和復習。因為受課時限制及傳統授課方式的影響,教師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講解和答疑,更沒有時間組織學生課堂討論。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雙語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缺少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充分互動,學生進行案例討論的機會很少,課堂教學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學生也不能充分融入到課程的學習中。
4.教材建設
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教材數量不多,有的高校直接選用國外進口或在國內翻印的原版教材。國外進口的原版教材一般都比較厚,內容較多,許多內容都是基于國外資料編著。由于學生對國外情況不甚了解,意識形態也有所不同,不易于國內學生理解和使用。而且國外進口教材價格較高,加大了學生經濟負擔。另外,原版教材的內容和教學體系與我國高校的教學大綱、教學體例不盡一致,只有部分章節能夠使用,利用率低。大部分原版教材需要教師重新加工、整理才能使用。國內翻印的外國原版教材還會涉及知識產權問題。
5.師資隊伍建設
旅游管理專業是與國際接軌最快的專業之一,盡管許多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受限于師資水平。從事雙語教學的中年教師對學科認識較深,但外語水平不夠理想;從事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的青年教師外語水平較高,但對學科認識不夠,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也不夠深刻,教學經驗也略顯不足。目前國內院校,具有較強的語言能力和專業知識,又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雙語教師還比較缺。我國雙語教學開展時間相對較短,與國外高校專門針對教學方面的交流機制還沒有形成。在師資力量上,教師雙語教學的能力和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改革
1.抓好教學環境建設
教學環境包括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兩方面。環境建設文化先行,要想使雙語教學能夠更好地開展起來應主要從三個方面努力:學校、學院及專業老師共同重視雙語教學,在全校范圍內樹立開放意識,形成良好的雙語教學氛圍。加強高校多媒體教室建設和網絡教學環境建設。網絡環境要體現多樣化、實用性,開創教學互動環境,使網絡教學成為學生進行雙語教學的一個輔助手段,成為學生終身進行雙語課程學習的一個渠道。③積極鼓勵開拓雙語教學第二課堂,開展校企合作,營造良好的雙語校園文化,如開展英語演講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模擬現場活動,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英語競賽活動,組織學生開展模擬導游、模擬應聘等。
2.科學設置雙語課程
旅游管理專業雙語教學應采用“基礎英語—英語聽說—專業英語—雙語教學”,教學目標應與其行業和人才培養目標的特點相適應,以專業理論和專業實踐為兩條主軸線形成一定示范和輻射功能,形成先專業基礎、后專業必修、再專業選修的“三維空間梯次結構課程鏈體系”,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同時,在開設時間上,雙語課程應盡可能貫穿在本科學習的每一年,并注意各學期在教學內容上的銜接,避免出現脫節和不必要的重復現象,以保證專業課程雙語教學的連續性、延續性、系統性、實用性。
3.精心設計、組織教學活動
成功組織雙語教學首先必須清楚“學習者在學習中應該做什么、能夠做什么和怎樣做什么”,然后設計具體的學習任務、應用恰當的學習工具、營造良好的雙語學習環境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多邊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啟發式講解,采取提前介入式教學手段,即事先安排好學生預習內容,在教學過程中以外語板書、外語提問、外語測試,合理安排雙語比例,盡量用簡單的外語詞匯來解釋較為抽象的專業術語;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運用案例教學,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討論,鼓勵學生以演講的方式將學習成果展示出來,組織學生做課堂演講,穿插專題研討和課程論文的撰寫,強化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
4.探索雙語教材新模式
對雙語教材和相關資料編著模式的探索,是雙語課程教學改革今后的努力方向。原版教材需經授課教師密切聯系實際,去粗取精,精心取舍,并與國內一些優秀的規劃教材內容妥善銜接;雙語教師應密切聯系實際,精心制作圖文并茂、輕松互動的英語電子課件,并同時備選一些相關的英語版專業課程視聽教學材料作為適當的教學補充。在內容上,應廣泛借鑒國際旅游業發展經驗,緊跟行業發展態勢,同時還要本著本土化原則、個性化原則,積極開拓、求同存異,對其進行改編、選編或重新組合。應重視教材的立體性,注重直觀教學媒體的引進和積累,合理利用錄像、語音、多媒休等視聽教材,降低學習者語言理解的難度。
5.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
為保證雙語教學的順利開展,各院校應根據自身情況,采用多種方式解決雙語教學師資不足的問題。要注意從國外留學歸來的專業教師中篩選,這些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和較高的英語水平,是雙語教師的最佳人選。可以選拔有志于從事雙語教學的青年教師去國內雙語教學開展得好的重點大學進修學習,輸送他們出國深造,通過主輔修的方式培養雙語人才,逐步形成穩定的雙語教學師資隊伍。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聘請工作態度好、業務素質高的外籍教師,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讓學科教師和外籍教師互相配合,組成搭檔,共同實施雙語教學,使他們優勢互補,加強校際合作,實現旅游教學雙語師資共享。(本文來自于《沈陽大學學報》雜志。《沈陽大學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6.改進教學模式
目前國際上的雙語教學主要有三種模式:美國的“過渡式”雙語教學模式,加拿大的“浸入式”雙語教學模式和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興起的“三向分流”教學模式。旅游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服務性行業,要求學生將來在實際工作崗位能為外國的游客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服務,雙語教學應著眼于培養學生運用外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應結合學科特點、課程特點、學生特點采用“課堂教學(基礎知識+課內實訓)+課外活動(校企合作、第二課堂活動)”雙元體驗式、過渡式教學模式。
作者:王今朝 劉丹 單位:沈陽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