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旅游管理專業研討式教學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管理專業研討式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旅游管理專業研討式教學研究

        摘要:文章從客觀因素、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三個方面,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運用因子分析法找出旅游管理專業順利實施研討式教學的關鍵因素。實證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參與程度對研討式教學的影響力最大,接下來依次為教師教學水平、客觀因素、教師教學理念、學生偏好和課堂規模。最后文章從學生參與、教學水平、考核方法、評估制度以及學校支持等五個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旅游管理專業;研討式教學;關鍵因素

        研討式教學,源于早期的德國大學,現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高校中的一種主要教學方法。研討式教學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通過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然后師生共同查找資料,研究、討論、實踐、探索,提出解決問題辦法的方式,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包括閱讀自講式、討論式、啟發式、專題式、課題制式、案例和講授式等多種具體教學方式[1]。旅游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強、綜合性明顯的學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更要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將研討式教學模式應用于旅游管理專業中,有利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師生良性互動交流的發展、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1文獻綜述

        我國對研討式教學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進入21世紀后呈現井噴式增長,平均每年約有百余篇以研討式教學為主題的文章發表。研究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研討式教學的概念與內涵(張建林,2005;雷化雨,2010;苗東利等,2013)、教學特色與教學步驟(馬啟民,2003;胡宗球,2006;許卉艷,2011)、實踐分享(方征,2007;陳晉陽,2010;周林,2013)以及國外高校經驗介紹(宋孝忠,2005;周亮,2008;楊建華等,2013)等方面。關于研討式教學實施方面,學者們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陳宏濱(2013)研究了主體因素(教師素質和教學管理)和客體因素(生源質量和教學條件)對研討式教學效果的影響[2]。唐春紅(2009)發現教師課前準備不足、學生缺乏參與意識和研討式教學適用范圍的局限三個因素導致了研討式教學效果的不理想[3]。王體輝等(2015)認為師生必須認真對待課前準備工作、課堂討論與評價和課后總結整理三個環節[4]。伏軍等(2015)指出要從每一個細節上保障研討式教學過程的實施:包括師生層面的互動和交流、引入校企聯合的教學內容以及學校應提供經費支持[5]。高黎等(2015)的研究發現,合理定位各教學要素的角色、強調思維和語言的統一、合理協調“協作”與“會話”是保證研討式教學順利進行的關鍵[6]。譚燕妮(2013)認為,研討式教學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選擇恰當的研討主題;二是教師轉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在教學中熟練地駕馭課堂,做好研討課講評,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三是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7]。此外,楊旭等(2012)[8]、康耀輝等(2007)[9]、劉偉(2008)[10]等認為教師是提高研討教學質量的關鍵,從教師專業素養、理論水平、課前準備、課堂組織、課后總結等不同環節分析了教師的重要作用。從現有文獻來看,學者們對于研討式教學的研究日趨全面深入,但在拓寬研究角度(如關注學生以及師生互動在研討式教學中的作用)、突破研究方法(如采用更多的定量分析法)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加強。本文將基于學生的角度,運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借助SPSS19.0的因子分析法對調查數據進行降維分析,提取公因子,計算因子綜合得分,最終找出旅游管理專業順利實施研討式教學的關鍵因素。

        2實證分析

        依托現有研究文獻,根據旅游管理專業學科特點,在與多名學生、同行、專家深入訪談的基礎上,結合多年研討式教學實踐,文章歸納旅游管理專業開展研討式教學需要高度重視以下三類關鍵因素:客觀因素、教師因素和學生因素,其中客觀因素包括課堂人數、課程實用性、考核機制、學校管理機構的支持、對實踐實習單位的印象等5個具體影響指標;教師因素包含經驗資歷、教學資料的選擇、課前準備程度、課堂組織能力、對教學設備熟練程度、對研討式教學理念的理解與重視程度、教學結構、課后師生交流等8個指標;學生因素包含了對課程的興趣、對授課教師的喜好、課前準備、基礎知識掌握、課后總結、團隊成員、對分數的重視、學生個性等8個指標,總共21個關鍵因素。問卷采用5點式李克特量表,面向全日制旅游管理專業本科學生,以參加過較多次研討式教學的大三、大四學生為主,占全部樣本的92.38%,其余為大一大二學生(7.62%)。問卷共發出110份,最終回收問卷108份,其中有效問卷10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別為98.18%和95.45%。

        2.1因子檢驗

        首先用SPSS對數據進行信度和效度的檢驗。Bartlett的球形度檢驗結果顯示,KMO值為0.829(大于0.07),P值為0.000(小于0.05),說明變量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見表1)。根據特征值大于1、因子載荷的絕對值差異大和變量不出現丟失的原則,確定因子的個數為6。六個因子方差貢獻率達67.018%(見表2)。

        2.2因子旋轉成分矩陣的確定

        表3是用最大方差法對因子進行旋轉的結果。對比最初的指標分類,因子F1里包含了學生的課前準備程度、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和課后總結反思的習慣,均與學生參與相關,將其命名為“學生參與程度”因子。因子F2里包含了教師的經驗資歷、教學資料選擇、課前準備程度、研討式教學組織水平、對硬軟件的操作水平,與教師教學相關,將其命名為“教師教學水平”因子。因子F3里包含了課程實用性、學校/學院的支持、對專業實習/實踐單位的印象,屬于獨立于教師和學生之外的因素,故命名為“客觀因素”因子。因子F4里包含了教師對研討式教學理念的理解、課程結構設置、課后吸取反饋的習慣,與教學理念契合,故命名為教師教學理念。因子F5里包含了學生對教師的喜好、學生對分數的重視程度、性格偏向,屬于學生性格喜好與外界環境發生作用的因素,故為“學生偏好”因子。因子F6里只有“課堂人數”有明顯載荷,命名為“課堂規模”因子。由于“考核機制”、“學生在團隊中的磨合情況”和“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因素在6個因子上都沒有明顯載荷,故不予考慮。2.4因子得分計算構建旅游管理專業研討式教學關鍵因素模型:F=W1F1+W2F2+W3F3+W4F4+W5F5+W6F6,其中W為每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故最后模型為:F=0.341F1+0.091F2+0.072F3+0.059F4+0.0551F5+0.049F6。說明在影響旅游管理研討式教學順利開展的諸多因素中,學生參與程度的影響力最大(0.341),其次是教師教學水平(0.091),接下來依次為客觀因素(0.072)、教師教學理念(0.059)、學生偏好(0.055)和課堂規模(0.049)。

        3結論與建議

        實證分析結果清晰地排列出了“學生參與程度———教師教學水平———客觀因素———教師教學理念———學生偏好”的重要順序。說明學生自身的參與是最重要的,任何因素都需要在學生認真參與的前提下才能起作用;同時,與教師有關的因素是最多的,無論是教學水平還是教學理念,都不可忽視;第三,個人的思想和喜好因素(教師的教學理念、學生的偏好)會起一定的作用,但終究不如實際行動(學生的參與、教師的教學水平)影響大。

        3.1培養學生對課程的重視和參與程度

        從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參與程度的高低是研討式教學順利實施的最關鍵因素。這一結果也驗證了俗語“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學生自身不主動,不認真參與到情境體驗中,再好的師資、再先進的教學設備,也無法改變研討式教學在其身上收效甚微的事實。為此,首先要提醒學生盡量克服個人對課程和教師的主觀偏見,要學會適應不同性質的課程、不同授課風格授課方式的教師,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學習知識。其次,不斷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以保證研討式教學的質量。特別是課前準備好相關的資料、知識和技能基礎,包括在主題研討前查閱相關資料,社會調研前準備好問題,情景模擬前多觀摩演練等。只有有備而來,才能專心投入體驗的過程,減少因準備不足而產生緊張、敷衍的情緒。過程中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務,還應多觀察同學的表現,課后通過參考和交流,反思總結自己的不足,如模擬酒店面試情景時,思考為何有的同學扮演的面試者回答讓人印象更深刻。只有不斷在比較中舉一反三,才能為下一次的體驗規避更多的問題。最后,從團隊合作角度,學生應盡可能寬容的心態和揚長避短的方法進行磨合。學會發現他人的閃光點,進行合理的任務分配,最大限度發揮個人所長。當出現因為個別成員的能力和態度欠缺導致的“短板效應”,也鼓勵學生在完成自己任務的前提下協助有困難的隊友解決問題,獲得額外收獲。只有相互幫助,取長補短,團隊的整體實習才會得到提升。否則,靠個人“單打獨斗”取得成績既在效率上事倍功半,也在人際交往上得不償失。

        3.2打造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水平

        教師是研討式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把控者,教學水平直接影響到情景創設和知識傳遞的有效性,極大關系到研討式教學的績效。從教師角度而言,教師應主動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知識、技能等),在組織學生實際操作前能夠以較高的展示專業度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典范。教師應在與旅游管理相關的教學內容中插入適用但效果不限于旅游酒店管理領域的實用性場景(如服務顧客、酒店面試)和實用性技能(如旅游規劃軟件操作、導游才藝展示)。這些場景和技能的培養意義不局限于本專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動力,打消不把本專業列入未來規劃的學生放棄專業課的情緒。此外,教師也應多嘗試了解、把握學生心理,多站在學生的需求上考慮教學方法的側重性。實施研討式教學需要教師勇于走出傳統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以平和又不失師表的姿態帶領學生投入情景之中。從教學管理部門角度而言,學校、學院應經常開展教師培訓活動,邀請教育行業的專家、優秀教師分享經驗,樹立研討式教學在當今教學尤其是旅游管理教學中具有重要性的觀念。還可定期開展旅游管理專業教師趣味競賽,設計個人和團隊環節,涉及專業知識競答、專業技能展示、趣味游戲等環節,為教師保持和提高專業素養、同事交流學習創造條件,也讓教師在競賽中體會到學生參與體驗的感受,從而在未來更好地改進研討式教學的實施。

        3.3加強師生交流互動

        首先,教師應主動發現、了解學生的意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反應判斷教學實施的效果。課堂之外,教師也應主動以平和的方式向學生了解研討式教學實施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如項目作業能否充分調動所學知識,情景模擬是否具有真實性。教師可巧妙運用溝通技巧和交流媒介(如聊天工具、期末意見調查問卷等),鼓勵學生反映真實想法。其次,學生也應善于與教師交流課程體驗。當研討式教學考點與已有知識結構不符,或過程中有任何的疑惑,都應及時與教師溝通,為教師未來調整教學內容或方法提供參考。最后,學校應提供教學交流反饋平臺。在教師評價版塊增設與研討式教學實施情況有關的問題(如“善于創設情景讓學生參與”等),并設置學生匿名評價模式,消除學生不敢反映真實意見的顧慮,評價結束后根據教師的得分情況和學生評語采取一定的獎勵措施,評選“趣味教學之星”“調研指導之星”教師稱號。學院還可開展研討式教學公開課展示活動,鼓勵教師之間互相參與課堂旁聽,并撰寫聽課感受和改善建議的報告,活動的參與積極度可作為教師評優的一個考查方面。

        3.4調整成績考評的結構和關注點

        研討式教學活動可以反映學生多方面的素質,但某些能力(想象力、團隊協作能力、資料搜索能力、考查溝通能力等)不一定能通過作業成果的形式展現出來,會使教師錯過發現學生許多品質。而最后整個團隊作業的成績往往一樣,也會使很多學生感到不平衡,從而減少在下次作業中的重視度和參與度。因此,教師需要在團隊合作后發放成員分工和投入調查表,可細化到每個人在每項能力方面的貢獻,才能盡可能客觀全面地了解學生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展現和欠缺哪些能力,保證教學的公平性。另外,由于成績考評制度所限,學校對于絕大部分的課程都對書面成績設有最低要求,且基本都在60%以上,這就使得教師即使想多加入研討式教學手段,也沒辦法轉化成更高比例的分數,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完成的積極性和認真程度。這就有賴于教學管理部門與時俱進,調整考核機制,增加研討式教學在成績中的可占比重,鼓勵盡情投入的學生獲得與付出相等回報的分數。

        3.5加大對研討式教學活動的投入與保障

        第一,給予教師開展研討式教學活動一定的權力和支持。學校、學院可鼓勵教師多設計在周邊并當天往返的形式安全的游覽、考察活動,一日以上再另作申請,激發學生在生活中的創造性思維,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環境結合吸收。第二,學校(院)應給予實施研討式教學專業和課程一定的經費支持,如報銷學生參加專業實習、實踐、考察部分或全部費用,及時更新更換專業教學器材(如烤箱、酒水、服裝等專業課道具),保證學生們在物質條件充足的前提下參與高質量的教學體驗。第三,學校(院)應積極搭建學生實踐平臺,與合作機構進行有效的洽談。學校(院)應該盡量選取在旅游行業中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事(企)業單位,如地方旅游局、知名旅行社、國際化酒店等,讓學生接觸處于行業尖端水平的管理和運營模式,同時增強其自信心;應擴大合作單位選擇范圍,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嘗試不同與旅游管理相關的單位(包括但并不限于酒店、旅行社、旅游事業部門、景區、旅游電子商務平臺等),擴大學生的視野和實踐領域。

        參考文獻

        [1]苗東利,等.研討式教學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教育,2013(1):131-132.

        [2]陳宏濱.主客體因素對研討式教學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13(16):41-42.

        [3]唐春紅.專題研討式教學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9(2):30-31.

        作者:陳菲[1] 劉云穎[2] 單位:[1]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 [2]墨爾本大學商學院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 | 婷婷丁香五月深爱憿情网 | 亚洲少妇熟女精品专区 | 亚洲国产大片一区官网 | 亚洲成年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