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林業育苗中病蟲害防治技術探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林業育苗中病蟲害防治技術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林業育苗中病蟲害防治技術探究

        摘要:為加強林區建設工程管理,提升林木品質和抗病蟲能力,要進一步推進林木育苗病蟲害防治技術,可從種子處理、科學播種、無公害管理、監測預警、化學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著力推廣應用技術。

        關鍵詞:林業育苗病蟲害防治;無公害管理;監測預警

        1科學播種

        1.1選擇品種優良的苗木種子

        合理選擇和處理苗木種子可延長苗木的保存時間,并提高苗木的播種成活率。選擇苗木時不僅要有良好的外形,還需要選擇環境適應性強、抗病蟲害強的苗木種子,有利于苗木的整體治理。

        1.2做好催芽處理

        苗木種子先淘洗干凈,以0.5%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min來消毒,后清水洗凈,再以該苗木適合的水溫進行催芽,這可以提高苗木萌發率,進而保障林區苗木成活率。

        1.3科學播種

        一方面要科學選擇育苗時間,主要結合林區當前氣候條件和苗木種子自身特點來確定播種時間。另一方面要保障溫濕度和光照,提高苗木種子成活率。如長白落葉松一般在每年4月15日至5月10日進行播種,土壤溫度超過10℃即可播種,播種后可在種子萌發期覆蓋一層河沙,有利于土壤保溫保水,并根據當地降水量及時澆灌。

        2育苗技術

        采取無公害育苗技術,即林木種植環境及種植過程須符合國家有關規范和標準的要求,種植過程不破壞土地、水源等自然生態環境。當前主要采用混交林育苗技術和農林牧結合育苗技術。

        2.1混交林育苗技術

        該技術是指在林區中種植兩種以上樹種,混交林不僅讓種植區域林木品種具有多樣性,避免生態環境食物鏈過于單一,還能形成多層次的林分結構,提高林木的防護性能和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混交林可降低單種病害或蟲害的發病率,即使出現大面積感染,不同林木之間同時暴發病蟲害的概率較小,有利于及時控制。在林區育苗時,可以根據土壤土質和種植需求合理選擇苗木,搭配種植,這有利于生態環境保持平衡。

        2.2農林牧結合育苗技術

        該技術是指將農業種植業、林業、畜牧養殖業三者結合起來組成的新型生態工程,推動傳統的“糧經”二元結構向“糧-經-飼”三元結構發展,最終搭建起種養結合、糧草兼顧的新型農牧業結構。農林牧結合育苗技術需要合理選址,避開低洼潮濕的土壤,選擇光照充分、排水通暢、距離水源較近的區域,使農、林、牧有機結合,種養結合,利益互補,平衡發展,降低病害率。

        3病蟲害監測預警機制

        林木育苗過程中發生病蟲害是一種常見現象,若在病蟲害大規模流行前能有效監測并預警,及時發現并解決,可將損失降到最低。

        3.1熟悉林區環境

        工作人員要對林區整體環境進行全面了解,并實時監控天氣變化,記錄每日早晚溫度、空氣濕度。

        3.2掌握病蟲害流行情況

        充分了解林區林木種類,并掌握管理區域病蟲害發生規律及流行特點,做好病因分析及流行季節、林木發病癥狀、病原傳播途徑等總結工作,以更好地制定防治方法和緊急處理方案,以防病原擴散。

        3.3定時巡查

        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對負責區域進行巡邏和檢查,并做好臺賬記錄,在巡查過程中需要對土壤環境和苗木生長狀況進行密切關注,一旦發生病蟲害可第一時間作出診斷。

        3.4了解天氣變化

        林業工作站需要定時與氣象檢測部門溝通,了解該區域未來天氣變化情況,對可能出現的自然災害及后續引發的病蟲害作出提前預判,從而制定預防及防治措施。

        4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技術是指利用化學藥物對林區病蟲害進行防治,與物理和生物防治相比,化學防治技術具有快速、高效的特征,也是當前林木育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化學藥物對自然環境具有較大的破壞性,因此林業部門在苗木生長期發生病蟲害時要優先選擇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當病蟲害達到一定程度且傳播擴散較快時,再合理運用化學防治技術。林區工作人員需要根據苗木病蟲害發病狀況和感染面積選擇施藥濃度,如落葉松播種到苗床后可以覆蓋一層砂土和五氯硝基苯混合物,使用比例為1∶200,每667m2苗木施灑量為1.3kg。在落葉松生長過程中若出現立枯病,可以施灑波爾多液,間隔8d使用1次,連續噴灑4次。

        5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技術是指利用光、熱、電、聲波、溫濕管理等方法對林木病蟲害進行防治的技術。物理防治方法成本低,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性小,屬環保型防治技術,缺點是見效慢。物理防治主要應用于林木病蟲害發病早期,若大規模暴發病害或蟲害,需配合使用其他防治技術。

        5.1涂漿

        在樹身下部均勻涂抹白色漆或石灰漿,可以有效殺滅寄生在樹苗上的致病菌。

        5.2燈光誘殺

        利于昆蟲的趨光性使用黑光燈或高壓滅蟲燈進行誘殺,黑光燈可以發出紫外線,適用于農林牧混合育苗技術。

        5.3樹干圍扎薄膜

        用塑料薄膜圍扎樹干,可有效保水,在落葉松防治中還能有效殺滅松毛蟲。

        5.4物理調溫

        在播種前可用48~50℃溫水浸泡苗木種子,可殺滅部分種子致病菌。

        6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術是指利用昆蟲、菌落或動物天敵來防治林木病蟲害,主要借助生物間的牽制作用來防治,該方法具有成本低、收益大、見效快的特點,是目前林業育苗中主推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6.1微生物防治

        利用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防治。如馬尾松、濕地松等林木生長中最常見的蟲害為馬尾松毛蟲,可利用白僵菌來防治,于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在林木生長區施灑10g白僵菌高孢粉/667m2,馬尾松毛蟲發生率可下降90%。

        6.2天敵防治

        天牛是林木生長中最常見的蟲害,可以利用其天敵花絨寄甲蟲來防治。花絨寄甲蟲會寄生在天牛體內,吸收天牛體內營養來生存,最后天牛體能耗盡死亡。

        6.3鳥類防治

        林區內引種啄木鳥可有效防治吉丁蟲,且鳥類可幫助林木種子擴散,對禾本科植物生長也具有促進作用。

        7總結

        綜上所述,林業育苗過程中要十分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要根據病蟲害流行特點合理選擇防治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護林木和自然生態環境健康,切實提升林業工程建設質量。

        作者:樸富權 單位:吉林省梅河口市李爐鄉綜合服務中心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婷婷久久高清国外AV免费 | 在线国内精品自线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不卡海量 |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精品V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