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媒介融合下的電視新聞采編創新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媒體技術也飛速發展,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傳統單一的信息傳播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社會發展。信息的傳播更加注重多元化,因此,電視新聞采集工作者需要不斷的創新新聞采集的方式,借助全新的模式呈現新聞內容,來滿足民眾對新聞的多樣化需求。本文將借助新型科學技術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對電視新聞采編形式的創新策略進一步研究,提出全新的電視新聞采編形式。
【關鍵詞】媒介融合;電視新聞采編;特點;形式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傳播的方式變得更加豐富。信息技術也充分的運用到了各行各業當中,并不斷的提高整個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了國家經濟的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的電視新聞采編形式已經不再適合當下社會發展需要,需要借助新手段、新技術來開展全新的新聞采編工作。媒介融合,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不斷創新,以推動電視新聞行業的發展。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的新特點
1.新聞價值的隱藏性。通常情況下新聞是通過對大量信息的整理而得出的有效信息,信息存在著一定的隱藏性,當信息資源過多時,有效信息則被隱藏,通常有效信息或隱藏于圖片文字的背后,需要深入挖掘,才可以得到有效信息。在新聞采編過程當中,采編工作人員需要從大量信息中甄選有價值信息,從而更好的提高新聞價值,并結合當下社會實際進行剖析,了解問題存在根源,展開相關新聞報道。
2.渠道多樣性。新聞可以借助互聯網等媒體平臺獲取更多新聞資訊,互聯網在不斷拓寬信息來源渠道的同時也加快了信息的傳播速度。在信息發展的新時代,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多,信息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但所獲取較多信息過程當中不免會發現信息當中存在著不良信息和虛假信息,這需要信息采集工作人員,具有較高的甄別能力,從眾多的信息當中判別信息的質量,甄別出具有價值的信息,對新聞事件進行準確報道。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需要創新性
1.新聞采編是新聞工作的核心。在新聞制作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明確新聞線索,根據線索開展新聞采編、審核、播放等。新聞采編是整個新聞制作過程當中的核心環節,新聞采編并不是一步到位,它需要經過多次加工。事件發生之后,便有了新聞線索,新聞單位派遣工作人員進行實地采訪,這是對新聞采編的第一步,收集相關線索,在完成采訪之后,對新聞稿內容進行初步整理加工,通過相關編輯和審核,才可以將新聞內容進行播放,新聞內容播放環節結束,這才是一個完整的新聞采編。
2.新聞采集工作推動媒介的再融合。融媒介背景下,海量信息的涌現,這對新聞編輯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無時無刻不存在于民眾的生活當中,然而人們需要高質量、高效率、高品質的信息內容,這就需要信息采集工作者不斷創新、提高效率,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并且將信息與新媒體進一步融合,使民眾隨時隨地可以觀看新聞,以推動新聞工作發展。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的創新策略
1.新聞采編工作方式創新。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不單只是從電視、廣播、報紙當中獲取信息,大多數人們會通過網絡平臺來獲取新聞信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信息采集工作不僅要不斷創新工作方式還需不斷擴展信息來源渠道。新聞采編過程中,通過直播平臺直播新聞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能夠讓觀眾看到真是的新聞現場,同時民眾也可以通過彈幕形式對新聞事件進行評論,并給出合理意見,加強了與現場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使得新聞在傳播的過程當中更具有靈活性,全面性,提高觀眾參與度。
2.創新新聞報道方式。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方式需要整合,通過傳播方式的創新,來推動實時新聞報道的發展。傳統新聞報道渠道較為狹窄,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等方式,向大家傳遞信息,傳播的時效性較低,且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做基礎,不利于新聞的傳播。新聞傳播過程中需要不斷擴展傳播途徑,并且借助全新的網絡技術來豐富新聞內容,使內容變得更加充實多樣化,將采集的信息轉化成視頻、圖文,吸引觀眾的注意力。
3.注重采集工作。融媒體背景下,各種媒體軟件的出現使得新聞行業所占市場份額不斷減小,新聞行業競爭壓力增加。因此新聞工作者在新聞采集的過程中要更加注重采集工作,提高采集效率。伴隨著各大平臺的出現,比如: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網易新聞等網絡APP,使得新聞采集工作變得更加便利,可以從多渠道來獲取新聞素材。
結語:
在融媒體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不斷的創新采編方式,創新工作手段,創新傳播方式。同時,將現代化信息技術運用到其中,打破傳統的制作格局,更好的發揮媒體優勢,來推動新聞工作發展,不斷的滿足民眾對新聞需求。
參考文獻
[1]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發展路徑探索[J].李恩澤.傳媒論壇.2019(03)
[2]探究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途徑與方法[J].藍希.傳播力研究.2019(13)
作者:秦陽 單位:大慶油田文化集團有線電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