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培養學生想象力,文章首先闡述了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現狀,最后論述了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想象力;趣味故事
在當前小學教學體系中,素質教育等理念已經得到了深入貫徹,這使得小學美術學科的教學地位有所提升。小學美術學科是小學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素養,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1]。但是結合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有相當一部分教師開展的美術教學活動沒有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特別是很多學生的想象力存在不足,無法順利進行美術藝術創作,也就很難形成較高的藝術審美素養。下面筆者將以此為切入點,談一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有效策略。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重要性
小學美術是義務教育小學階段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啟迪學生智慧,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美術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現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美術藝術造詣。在美術藝術創作過程中,想象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小學生的美術創作能力。如果沒有想象力的支撐,那么他們在美術藝術創作道路上就會受到極大的束縛。第二,有利于提高美術教學成效。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充分關注想象力的培養,就可以使小學生在課堂環境中進行天馬行空的探索,這樣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科教學效率。第三,有利于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在當前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培育,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在教師加強想象力培育以后,就可以較好地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快速豐富學生的心理世界,最終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3]。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現狀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但是大部分教師都僅僅將其當作一個口號,并沒有深入到教學活動中,這使得小學美術教學活動很難真正提高學生的想象力,也就很難保證學科教學成效。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部分教師雖然已經意識到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性,但是并沒有掌握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具體方法。這也導致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表現得非常迷茫,最終只能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教學,進而也就很難提高學生的想象力[4]。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存在盲目跟風的情況,并沒有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專項設計,這使得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很難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契合,并且多數學生也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而當學生積極性不足的時候,他們的學習思維便不夠靈活,想象力也很難得到顯著提升。從以上角度來看,當前小學美術教師雖然已經開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但是最終效果比較有限,故其應該在后續教學中提高重視,并進行專項的優化與調整。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各種可行的方式切實提高學生的想象力。這要求美術教師不僅要積極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同時還要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式,以保證課堂教學活動的靈活性,進而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一)引入趣味故事,點燃學生的想象興趣
小學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積極引入一些趣味故事,提高學生的想象興趣,同時借此提升小學生對于美術學科的感知水平[5]。事實上,很多小學生對于美術學科都比較好奇,同時在學前教育階段已經接觸了美術藝術,對于美術藝術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教師如果直接進行教材內容的“灌輸式”教育,就會直接打破學生對于美術學科的感知,甚至會使他們產生抵觸心理,導致美術教學活動遇到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美術教師應該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積極引入一些趣味故事,因為這種趣味性內容可引發學生對于美術藝術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科教學過程。當學科興趣得到提升以后,他們在學科學習的時候就會表現出較強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美術藝術思維也會更加靈活,最終能夠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因此對于教師來說,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切實引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元素,調動學生的想象興趣,從而使學生可以真正沉浸在學科教學活動中。羅恩菲提出:“追求真理的教育便是教人追求最高和最深的自我表現。教會學生運用美術語言,發揮想象,自由表達,是美術教育的意義所在。”[6]比如,在小學美術一年級“我的太陽”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故事,提高學科教學的綜合效果。由于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有限,因此教師可以從他們生活中最喜歡的事物入手展開教學活動。因為一年級的小學生都很喜歡卡通動畫,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的時候可以先播放有關太陽的故事視頻創設情境。動畫中有“太陽是個愛漂亮的姑娘”“太陽娃娃睡覺了”“太陽娃娃是調皮的學生”“春天的太陽的光芒是柳條”“夏天的太陽是憤怒的,烤得大地合火熱火熱的”等描述。這個生動有趣的動畫視頻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學生的想象之門,這時候教師要趁熱打鐵,繼續啟發學生從各個角度想象太陽的變化。如教師可提出疑問:“太陽的臉一直是圓的嗎?”學生就會對太陽的外形進行裝飾:圓臉、長臉、向日葵臉,長頭發、短頭發、卷頭發,即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之后教師可再提出疑問:“太陽是不是每天都很高興?”學生又畫出了夸張且與眾不同的太陽,有的太陽笑得很燦爛、有的愁眉苦臉,有的在微笑……對此,教師要肯定學生的想象,這樣學生會在興趣盎然、思維活躍的嘗試中,萌發想象意識。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師生互動,觸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向往,讓學生大膽地畫出自己的想法。在評價環節,教師可以根據該年齡階段的兒童心理特征,讓學生采用自我評述的方法,把重點放在學生的需求上,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談談所畫太陽的外形特征和想要表達的愿望,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二)靈活使用信息技術,優化學生的想象氛圍
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靈活使用信息技術,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優化學生的想象環境。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社會經驗并不充分,同時身心發展層次也不高。在這種情況下,要想讓小學生直接進行想象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結合一些事物進行定向想象與探索,從而導致教學活動很容易出現困境。這時候,教師如果能夠靈活使用信息技術,那么就可以改變課堂教學現狀。對此,小學美術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多媒體課件的專項設計,提高課件內容的趣味性,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元素[7]。這樣,多媒體課件內容就會變得更加生動,對學生也具有更強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小學美術教師也可以考慮在課堂環境中使用電子白板等信息化工具。這些工具可以讓教師在課堂環境中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提供一些美術素材,切實優化學生的想象氛圍,從而使整個教學活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比如,在小學美術二年級“動物聚會”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開始之前進行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在課堂教學開始的時候,教師可先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物生活場景的相關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各個動物的體態特征。在視頻播放完畢以后,教師就可以面向學生詢問獅子、猴子、大象、小狗等多種動物的特點。并且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結合這些動物的特點,在白紙上進行美術創作,即先想象這些動物平時的體態和快樂生活的場景,然后使用擬人的手法畫出各個小動物。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可能會無從下手,導致繪畫活動很難開展。對此,教師可以使用電子白板繪制小狗、大象等動物,給學生演示如何突顯這些動物的特征,提高美術創作的質量。在教師進行演示后,學生就能更好地確定自己的繪畫方向,并結合自身的想象進行藝術創作。在學生進行完藝術創作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動物聚會作品,再讓學生對比自己的美術作品,明確自身在美術創作過程中的不足。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美術教學活動可以較好地調動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8]。
(三)組織開展課堂游戲,優化學生的想象體驗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組織開展課堂游戲活動,切實優化學生的想象體驗。事實上,小學生本身就處于愛玩的年紀,因此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教育階段能夠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對于小學美術教師來說,應該結合學科教學內容進行美術游戲設計,使得學生可以在快樂游戲的氛圍中主動進行想象,進而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但需要注意的是,美術課堂游戲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關注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保證每個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都可以獲得較好的體驗。特別是在套用網上現成游戲資源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相應的優化與調整,從而保證課堂游戲活動可以取得較好的成效[9]。除此之外,小學美術教師在設計課堂游戲的時候,也應該關注各個學生在游戲全過程的具體表現,同時還要了解學生在游戲中的實際收獲,以便進行后續調整。通過這種方式,教師既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游戲中的綜合體驗水平,也可以優化學生的想象體驗。比如,在小學美術三年級“紙盒之城”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班級中開展“城堡打造”的游戲,引導學生在課堂環境中使用紙盒創造自己心目中的城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面向學生展示一些用紙盒制作的城堡成品,讓學生明確制作城堡的方法。之后在學生自主制作城堡的時候,教師不應過多參與,而應盡量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在所有學生都制作完成以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評價,比較哪個學生制作的城堡整體藝術性最高。除了制作城堡,教師也可以考慮在課堂中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使用紙盒制作迷宮,并開展“走迷宮”的游戲。在分組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就近分組的方式,讓學生以3~5人為一組。教師要提前準備好迷宮小游戲,并在課堂上認真觀察哪一組最先破解迷宮路線,同時讓最先破解的小組派代表到臺前進行演示。在學生開展完迷宮游戲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入“迷宮對抗”游戲環節。即教師在面向學生傳輸迷宮相關知識以后,讓其使用自己的美術知識與技能,進行迷宮圖的繪制。這個游戲依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并開展組間對抗。在各個小組完成迷宮圖繪制之后,相鄰的兩個小組相互交換迷宮圖,最先破解的小組獲勝。通過這種對抗游戲模式,可以較好地優化課堂教學氛圍,進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通過開展以上活動,教師可以較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同時也能夠引導學生將想象力落實到實踐活動中。
(四)進行美術作品品鑒,推動學生的想象交流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新課標理念已經得到全面貫徹,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即教師在開展學科教學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各類基礎的美術技巧,同時還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科實踐能力,使其能夠創作出一些有品位的高質量美術作品。為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要通過各類可行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具有美術創作的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對學生美術審美素養的培育,使學生的審美能力獲得顯著的提升。對此,教師可以考慮多開展一些美術作品品鑒活動,這樣在開闊學生美術藝術視野的同時,能較好地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另外,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也要做好課堂互動交流工作,使每個學生都可以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同時還能夠在相互交流中實現想象力的碰撞。這樣一來,教師就可以通過美術作品創作過程落實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幫助他們在美術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比如,在小學美術六年級“美麗家園”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開展“美術作品品鑒”活動,帶領學生欣賞家鄉附近的景物。在家鄉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很多橋類工程都是非常宏偉的,同時也極具現代化氣息。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一起對家鄉周圍現代化大橋進行觀察,并感知這類美術作品的藝術內涵。在觀察橋的時候,教師可以加入一些相關的歷史故事,啟發學生的想象。在具體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跟學生一起欣賞一些知名的橋類美術作品。之后在具體展示作品的時候,教師可以直接展示橋的實景拍攝和繪畫作品,讓學生感知實景作品和藝術創作的異同點,明確橋類美術作品在創作的時候需要把控的藝術點,從而較好地感知這類美術作品的審美價值。這里教師也可以直接選取家鄉周圍的大橋,讓學生結合自己心中對這些橋的認知,較好地感知橋類美術作品的藝術內涵。通過這個欣賞過程,學生的美術審美能力可以得到較好的提升。在欣賞品鑒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進行橋類美術作品的創作。這里教師可以不必讓學生進行實景模仿,而是直接給定平板橋、拱橋、立交橋等主題,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自由創作。在學生創作完成以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品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進行班內巡視,迅速觀察各個學生的作品質量,最終選取幾個品質較高的作品在班級上展覽,通過這種方式獎勵那些美術創作比較好的學生,從而對班內學生產生激勵作用,促進其想象力提高。
四、結語
黑格爾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10]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這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學科教學的綜合成效。故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在后續教學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想象力的培育,同時還要積極推動課堂教學內容與方式的創新和轉變。這樣就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效,并切實提高學生的美術學科素養。
作者:汪琪兒 單位:福建省石獅市靈秀鎮塘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