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農業產業園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實施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澄海區蔬菜產業園在蔬菜產業發展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同時也是當地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推手。本文以澄海區蔬菜產業園為例,運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評價該產業園優勢、劣勢、機遇與挑戰,系統總結產業園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據此為產業園的發展提供發展對策。
[關鍵詞]SWOT分析;蔬菜產業園;發展;對策
1澄海區現代農業園發展現狀
1.1澄海區蔬菜產業園發展現狀
澄海區作為粵東農業“排頭兵”,其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聞名全國,在蔬菜產業發展方面具有突出優勢。蔬菜是澄海區農業主要產業,2017年全區蔬菜總播種面積約2.07萬hm2,種植面積0.4萬hm2,年產量達83.2萬t,年總產值約24億元,占區農業總產值的35.4%。除自給和深加工外,每年有60萬t蔬菜遠銷海外。因此,澄海區又被稱為“世界第一菜籃子”[1]。澄海區蔬菜育種技術全國領先,在培育蔬菜品種、推廣農業種植技術、提高復種指數等方面具有突出優勢。澄海品牌芥藍、蘿卜、大芥菜、苦瓜等一系列優質高產高效種子銷量全國第一,且澄海區蓮上鎮農田曾創造一年15造、平均每公頃利潤高達百萬余元的高復種高產值奇跡。
1.2發展模式
澄海區高度重視蔬菜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措施,推動產業園在蔬菜種業、生產基礎、批發營銷、品牌質量等方面處于全省領先地位。產業園前期邀請農科院專家指導計劃工作,通過吸引實施主體,實施主體吸引龍頭企業方式增加園區競爭力,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產業園現有蔬菜農業龍頭企業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0家、農產品銷售流通組織10個、專業市場5個,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已趨于完善,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澄海方案。
1.3園區布局
產業園圍繞著一核”(蔬菜種業創新核心區)、“二區”(蔬菜設施化生產示范區,蔬菜規模化生產示范區)、“一帶”(蔬菜產業城鄉融合帶)、“五基地”(蔬菜冷鏈服務基地、蔬菜物流批發基地、凈菜加工配送基地、蔬菜深加工基地、蔬菜電子商務基地),來進行規劃建設。園區主要在蓮上、蓮下、溪南和鳳翔4個鎮,蔬菜種植連片面積達2.3hm2[2]。園區依托蓮下鎮南灣蔬菜基地、蓮上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溪南無公害蔬菜基地三大蔬菜基地,以龍頭企業牽頭農業發展的方式打造園區,以爭創廣東省蔬菜產業第一區為目標,力爭將產業園打造為嶺南蔬菜現代農業發展先行區與樣板區,打響澄海蔬菜品牌。
2澄海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自形成以來,廣泛用于企業戰略研究與競爭分析,成為戰略管理和競爭情報的重要分析工具[3]。通過對汕頭市澄海區蔬菜產業園的SWOT分析,提出發展策略,有利于其后續發展。
2.1優勢
2.1.1優越的地理環境澄海區蔬菜產業園位于北回歸線,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宜蔬菜種植。此外,澄海區位于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出海口,是粵東、閩西南和贛南一帶的重要交通樞紐,為蔬菜運銷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2.1.2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種植技術成熟澄海在農業方面有著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種植規模大、蔬菜質量好、復種指數高,最高一年每公頃種植可達225造,是廣東省重要的生產基地。悠久的優良種植傳統,加上現代技術的強力支持,使得澄海 區的蘿卜、苦瓜等高產高效種子的銷量名列前茅。
2.1.3全產業鏈功能齊全近年來,澄海區蔬菜產業園不斷完善全產業鏈的發展以及深度融合,第一產業主要為蔬菜的種植,第二產業為蔬菜的加工,第三產業主要為旅游。多個實施主體承擔了從種子研發、生產、加工到冷鏈運輸的部分或全產業鏈環節,為產業園區的全產業鏈全面發展提供支持。
2.1.4蔬菜種植周期短產業園區的蔬菜生產周期短,最多一年每公頃種植可達225造。生產周期短帶來了高速的資本周轉以及較高的年利潤率,吸引了許多農戶參與到蔬菜產業園的建設中,也為產業園帶來了更高的收益。
2.1.5強大的企業支撐在2014年,產業園內便已有農業龍頭企業19家,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23個,農產品銷售流通組織30個,蔬菜集散市場40多個,蔬菜腌制加工廠家450多家,蔬菜運銷、蔬菜冷凍保鮮企業5家[4]。廣東和利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牽頭實施主體,依靠產學研合作,大力發展種子工程技術,促進蔬菜新品種新項目向園區集聚。汕頭市海特果菜有限公司、廣東億博云互動農業有限公司、廣東心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是園區建設的重要實施主體,分別在冷鏈物流、凈菜加工配送、農業電商平臺等方面具有優勢。農民專業合作社、蔬菜專業經營人員、農業科技研究人員數量不斷增多,帶動著園區效益不斷提升。
2.2劣勢
2.2.1種植技術推廣不足澄海區蔬菜種植主要還是以散戶為主,有組織的大面積種植還比較少。分散的生產經營,存在經濟基礎薄弱、抗風險能力差等問題。而農民對新技術的應用較保守,加之基層技術服務推廣體系發展滯后,推廣服務人才缺乏,這些都導致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不理想。
2.2.2農產品附加值較低雖然產業園內有進行農產品加工的實施主體,但大多數農產品還是由農民用于直接的市場交換,采后保鮮和深加工的投入仍相對滯后,農產品附加值仍未完全得到開發。
2.2.3品牌效應較小產業園蔬菜品種的品牌優勢主要來自和利農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種子。作為產業園龍頭企業,和利農依靠產學研合作,牽頭研發了眾多蔬菜品種,但在蔬菜產品品牌建設上仍較欠缺,難以形成品牌效應。
2.2.4務農隊伍文化素質較低園區內蔬菜生產從業人員學歷主要集中在小學以下,大部分菜農的文化素質都偏低,導致在學習農科技術方面存在困難。傳統的生產經營手段落后,且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抵御災害的能力也較差,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
2.2.5個體農戶獲得感較低園區內個體農戶們對產業園建設的參與度較低,受小農經濟思想影響,個體農戶認為產業園的發展難以使他們受益,在這一過程中的獲得感較低,進而挫傷其參與積極性,形成惡性循環。
2.3機遇
2.3.1良好的政策支持澄海區全區土地確權頒證工作已達到97%的普及率,為土地連片種植、農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此外,憑借產業優勢,澄海區蔬菜產業園獲得5000萬元的省級財政補助資金。澄海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蔬菜產業園建設,給予龍頭企業和農戶土地管理、基礎設施、農業貸款等政策支持。在國家和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將得到穩步發展,助推農業現代化。
2.3.2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隨著國家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一系列由信息技術演化而來的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蔬菜交易規模、銷售市場將不斷擴大,更新鮮的蔬菜可以運往更遠的地區,受物流成本、時間成本的影響也越來越小,這將進一步增加農戶收入,提高企業利潤,拓展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市場發展空間。
2.3.3電子商務發展潛力大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蔬菜市場的供給模式已經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道。億博云與農戶簽訂“保底價”訂單,通過線上平臺推廣凈菜與配菜,既可以解決市區內生鮮配送的銷售難題,又能獲得遠自上海、北京、鄭州等地的訂單,不斷激發電子商務的潛力,從而推動蔬菜產業的發展。
2.4挑戰
2.4.1農資、人力資本價格攀升農業現代化離不開資金、技術、人才的支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農業各方面成本都在不斷上升,價格的攀升導致實施主體、農戶的經營成本不斷擴大,而利潤越來越少,長期入不敷出又容易導致土地閑置、農業人員流失等問題,進而威脅產業園的后續發展。
2.4.2資金投入有限當前,最困擾農業企業發展的仍然是“錢緊”問題,融資難是農業發展的最大瓶頸之一[5]。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汕頭總體經濟實力并不強,地方財政支農資金投入有限。產業園建設初期獲得了來自省政府、地方政府的資金投入,但農業市場投資回報周期長,且面臨農業風險的壓力,后續的發展仍需獲得金融和其他社會資本投入。
2.4.3用地緊張澄海區本身就地少人多,加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工業用地不斷增多,產業園蔬菜用地面積難以擴大,用地緊張問題將制約蔬菜產品產量的提升,這對產業園的發展是不小的挑戰。
2.4.4自然風險大由于農產品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可控因素較多,導致產品經營活動面臨著較高的自然風險[6]。澄海區位于廣東沿海,多臺風災害、洪澇災害,蔬菜種植面臨的自然風險大,產量和質量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3澄海區蔬菜產業園的發展對策
3.1統籌優勢資源特色發展
充分利用澄海區的地理優勢、農業優勢、產業優勢,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品牌創建為驅動、以蔬菜產業化發展為主線,整合優化農業資源,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發展第三產業,擴大影響范圍,促進蔬菜產業的轉型發展,打造綜合性農業園區。
3.2引進人才,強化園區科技水平
實施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積極引進農業創新高端人才和農業實用技術人才,通過項目引導和政策扶持,重點培養一批業務精湛、愛崗敬業、積極投身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科技和推廣骨干人才[7]。澄海區專注蔬菜產業發展,產品遠銷海內外,未來若要繼續保持競爭優勢,需要加強對園區現有從業人員的培訓,開展示范種植及加工基地現場觀摩等活動;通過完善農業人才引進機制,給予項目引導和政策支持,提升福利待遇等,來強化園區科技水平,增強園區競爭力。
3.3提高精加工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
發展蔬菜產業,提高收益率,需要對蔬菜進行深加工以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深加工水平,關鍵需要延長產業鏈,加大對加工副產物的綜合利用,充分挖掘不同蔬菜的多種價值,深化農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3.4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
日本的大型農業企業或跨國公司都擁有多種產品和多家工廠,在農業生產資料供應、農場生產、農業技術開發與服務等方面形成了產業化的經營體系,面對不斷變化的農產品市場擁有極強的創新能力[8]。園區可以參考日本經驗,提高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增強其產業帶農能力,最終形成完善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
參考文獻
[1]柳佳柱,劉法釗.澄海蔬菜產業園:構建配套服務體系,高水平培育蔬菜品牌[EB/OL].[2019-03-06].
[2]劉維.汕頭市澄海區蔬菜產業園入選2018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EB/OL].[2018-08-06].
[3]潘燕華.廣西北部灣經濟城市群文化建設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09.
[4]杜式秋.澄海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長江蔬菜,2014(16):75-77.
[5]邢益.天臺縣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研究[D].杭州:浙江農林大學,2017.
[6]田巖.榆林市榆陽區設施蔬菜產業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
[7]高云.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競爭力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
[8]于寧寧.日本農業轉型:原因、特征與啟示[J].世界農業,2014(1):27-30.
作者:李佳鵬 吳少武 單位: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