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機械低碳化可行性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毋庸置疑,人們的生存與發展是離不開農業,當代社會發展的主流趨勢就是低碳化,農業機械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諸多不合理的問題,只有不斷改善農業機械化在生產、設計、管理、使用全生命周期等方面的不合理現象,才能推動農業機械化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此展開分析探討。
1低碳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低碳化
多年以來,我國單位GDP耗能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3.5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導致的,我國單位GDP的耗能量是日本的幾十倍之多,發達國家的綜合能源利用效率要高于我國10個百分點,發達國家資源利用整體水平要高于我國15~20年。其中我國農業機械柴油機功率的耗油量要比國外平均機械耗油量多30%。我國的柴油消耗量是比較巨大的,在農業生產消耗總燃油的占比量要高達于95%以上。這期間消耗耗油量最大的是農田生產時的燃油消耗,消耗量是農產總生產消耗量的40%之多。依據現在農業消耗的發展狀況來看,在2020年農業機械耗油量應會達到6455t/年之多。由此可見,低碳農業機械化發展、農業機械低碳化的實現在我節能減排工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節約資源和改善資源環境的低碳農業是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使我國農業可持續性的進一步發展得到有效推進[1]。低碳化是農業機械低碳化及低碳農業機械化的表現形式。農業機械在使用方面可以實現節約化、低碳化設計就是低碳農業機械化,生產過程中污染氣體需要通過農機互助共享、農機作業委托來進行排除。
2農業機械低碳化的可行性分析
2.1生態設計以及綠色制造
一般來說,生態設計與綠色制造是符合低碳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機械低碳化的內在要求的。同時,兩者與農業低碳化的發展宗旨也是相符合的。化工、電子、機械、配件等很多行業都是在農業機械制造時所能涉及道德行業,因此農機市場的競爭力也是非常大的,那很多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提高企業競爭力,致使企業對農技性能與價格方面的格外重視,從而使低碳化的性能與要求被忽略了。這就使得農技在制造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污染物,使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生態設計和綠色制造在資源使用率與環境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兩者能夠使資源消耗量的到降低,實現環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也為企業降低了成本,使企業潛在的風險得以減小,從而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2]。
2.2農業機械化的清潔生產
農機進行低碳化設計、制造和使用時與農機、農業、新型耕作方式進行有效的結合就是農業機械化清潔生產。推動農業產出過程中的可持續性、高效性、環保性等性能,提高居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使農業機械化的清潔生產與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得到進一步的提升[3]。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首先從源頭抓起,應該對資源與能源中的有害物質加以控制。其次嚴格把握過程,控制農業機械化生產的清潔生產。最后循環可持續利用生產產出的廢棄物,對環境進行及時的治理。
2.3滲透仿生設計與仿生制造
仿生技術是實現低碳農業機械化與農業機械低碳化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表現方式。如,生物非光滑脫附減阻理論的成立是基于土壤動物的非光滑形態之上建立的,進而不僅發明了仿生非光滑脫附減阻的設計方法,也使非光滑犁壁被研制了出來,根據土地性質不同、牽引機型的不同研究出了3種不同類型的犁壁,脫附效果達到90%左右。與過去犁壁進行對比不難得出,現今犁壁要比過去犁壁的阻力降低了6.6%~12.7%,節油也降低了7.2%。就現在的研究結果來看,農機耕作物部件仿生降阻機理和土壤洞穴動物降阻機理是仿生設計與仿生制造中急需解決的難題[4]。為此,這兩個方面應該是以后研究的重點內容,利用多個學科交叉學習等手段,結合當地的真實情況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2.4使用機械過程中的有效監督
阻礙我國實現農業機械低碳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就是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所排放出來的有毒氣體。在當前形式中,如若對現今農村中存在的可再生資源進行有效利用,不僅會使燃料的可用性能得到提高,也會使存在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到降低。例如,秸稈發酵沼氣這一項手段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被實施,改變了最傳統的燃燒方式,從而使節能減排的效果更加顯著。
2.5對現有的農機具進行合理使用
在農業耕作的過程中,要合理的使用農機具。每一項農作物都應該有相對應的農具,不應該一種工具對應多種農作物。選擇農機具的時候應該要根據當時環境的進行判斷,這樣會徹底的收割農作物,也會進行均勻的播種。輕重型農機具的合理搭配會使設備效率達到最大化,也會使機械能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對農機具的保護、維修、使用要重視起來,農機具的保養維修不僅會提高工作效率,也會使農機具的功耗和排放量的得到相應的降低,要避免長時間的使用農機具[5]。對于老舊、破損、性能低、碳排放比較多的農機具要進行及時的報廢,要使人們逐漸提高對先進農機具的使用意識,淘汰落后技術的同時逐漸提高對先進農機具的使用。2.6建立標準污染物排放體系農機具的不合理使用會對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要想農機具的使用時間得到延長,就必須建立嚴格的標準污染物排放體系,通過對空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進行必要的監控,會對落后農機具進行及時的淘汰。與此同時,在農業機械使用的過程中也可以分析出碳排放量的有效規律,在農機械的科學技術上,再次推動于農業機械低碳化和低碳化農業機械進一步發展。
3結語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最基礎的產業,也是我國經濟產業中比較重要的一環。農業發展是在所有經濟發展中較為落后的,農業機械化的問題也是農業發展中較為復雜的問題。農副產品的需求量每一天都在有著大幅度的增加,在此情況之下,農業的發展必須要依靠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不僅會使農業生產的效率得到提升,也會再次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又一次歷程。不過,我國現今的農業機械化進程中依然存在著些許問題。為此,低碳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機械低碳化是現在首要發展的問題,只有政府相關部門、有關技術人員、農業勞動者等多方面進行有效的協調配合,才能使低碳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機械低碳化得以真正實現。
參考文獻:
[1]劉向新,周亞立,翟超,等.我國農業機械能耗現狀分析及節能減排技術[J].農業機械,2012(25):117-119.
[2]楊印生,舒坤良.低碳農業機械化與農業機械低碳化[J].農機化研究,2015,37(2):6-9.
[3]張志敏,韓春華,張海鵬,等.對發展低碳農業機械化的探討與建議[J].科技傳播,2012,4(19):32+35.
[4]孟凡軍.低碳農業機械化與農業機械低碳化研究[J].南方農機,2017,48(2):24.
作者:牛寬 單位:河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