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信息化促進農業經濟增長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首先分析了農業信息化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原理,接著從注重農業信息化技術在農產品自動化管理上的應用等方面提出了推進農業信息化、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舉措。
關鍵詞:農業;信息化;經濟增長
市場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的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將科學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過程中,農業經濟發展受到了中央和地方地府的重視。農業信息化在推動農業經濟增長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農業信息化建設,加快農業經濟轉型升級,加大城鎮化、產業化發展力度,從而為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農業信息化概述
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多個領域,農業領域也不例外。跟其他行業相比,農業領域應用計算機技術的起步較晚,但由于其發展勢頭比較強勁,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計算機信息技術在農業方面的應用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基本深入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1]。所謂農業信息化,就是在農業生產中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對農業信息資源進行深層次的開發和利用,實現農業經濟的增長。農業信息化的含義比較豐富,包含的內容也很多,如農業社會信息化、農業生產信息化、農業教育信息化以及農業科技信息化等。農業信息化的發展目標是通過農業活動的信息化來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讓農民群眾能夠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農業原料采購等活動。
2農業信息化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原理
1)計算機技術讓信息交流變得更加方便,農民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在網絡中查閱農產品種植的相關技術知識,關注農業市場的實時動態,并根據市場反饋的狀態來調整具體的種植計劃,特別是在農產品種植方式、種植時間等方面的選擇上,網絡上的農業專家能夠提供很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讓農民受益。農業信息化除了能夠推動農業經濟增長,還能實現農業的集約化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農民的業務水平,同事相應地節約了資源,提高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成效,增強了農業經濟增長的宏觀調控能力,實現了農業生產要素的合理利用。總之,通過信息化平臺在基層推廣農業技術,讓農民能夠接受新的技術手段,在提高農民群體提文化知識水平的基礎上,也提高了其生產管理水平,為增加其經濟收入服務。2)農業信息化的發展,相關部門通過信息技術舉辦農民產業技術培訓等,為農民拓展就業渠道,提高農民的就業率,促進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政府運用信息化系統進行招商引資,企業能夠對農村地區的市場優勢進行深入挖掘,運用獨特的市場運營手段,運用信息化手段在本地建立生產、加工以及銷售等貿易體系,在企業發展中吸納當地勞動力,幫助他們就業,提高他們的經濟收入水平,還能刺激當地群眾的消費,推動經濟的良性發展[2]。農業信息化的發展為群眾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讓他們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思想模式。結合國家和當地的扶貧政策發展個人事業,通過互聯網為農村家庭創業提供信息支持。結合當地的創業優惠政策,擴展民營企業的影響力,發揮農民的創造力,引導技術人員與致富能手帶頭創業,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3推進農業信息化,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舉措
3.1注重農業信息化技術在農產品自動化管理中的應用
在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利用物聯網信息服務系統,通過感知技術、定位技術以及監控等技術對農業生產基地進行全程的監控和追蹤,并進行自動化感應和識別,能夠輕易獲取農業生產基地的綜合數據,如溫度、濕度、土壤酸堿度等,計算機系統在對這些元素進行感知時,還能夠對那些超出合理數值的狀態進行預警,更好地對農產品種植基地進行監測,對病蟲害防治有很好的效果,減少了種植基地的風險系數。現代農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夠精細化地計算和掌握施肥技術,根據土壤性質、地理位置、時節等因素計算缺乏的元素和需要施肥的時間,進行科學化施肥。
3.2積極推進農業信息網建設
要實現農業信息化,就要注重農業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讓傳統媒體跟現代化的信息網絡有效地融合在一起,為農民解決信息傳遞問題。積極開展計算機技術培訓,鼓勵農民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信息網絡平臺。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大農村信息化技術的宣傳力度,提高農業生產者的農業信息化意識。要不斷加快科技入農戶工作的速度,可以發展綠色農業科技園區以及示范基地等服務模式。通過示范基地建立,讓生產者感受運用現代農業信息化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明確信息化理論與實際操作,起到榜樣和示范作用。還可以實施基層農業信息化技術人員包村到戶制度,重點培養示范戶的農業信息化技術,用示范戶帶動普通戶,進而實現農業信息網全覆蓋[3]。
3.3營造有利于農業信息化的良好環境
農業信息技術投入較多,面臨的風險也較大。政府要加強政策方面的引導,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為農業信息化發展創造優良的環境。還要強化對社會各個方面力量的引導力度,讓各種類型的農業服務結構參與進來。此外,還可以利用農業組織跟政府相關部門一起帶領農民走“科技致富”的道路。積極發揮信息技術的力量,著手運用現代傳媒來推動農業科技服務現代化工作。使科技入農戶工作的速度不斷加快,發展農業科技園區以及示范農場等服務模式。根據本地的市場需求和資源特色,把握好發展方向,讓當地農業生產過程中種植什么、怎么種植等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促進地區農業生產朝著集約化、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對于一些農產品資源豐富的地區而言,要建立健全的產品全程配套服務體系,利用信息技術把產前、產中、產后等流程完美結合,打造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和產業化的完整服務平臺。
4結語
農業信息化在推動農業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在推進農業信息化的道路上,政府除了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還要培養農業信息化的專業人才,讓農民真正享受到信息化帶來的便利,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收。
參考文獻:
[1]魏曉濤.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模式分析[J].北京農業,2014(15):43.
[2]王夢雪,馬永俊,錢娟娟,等.現代化進程中農村經濟轉型的過程與動力研究—以浙江省東陽市花園村為例[J].湖南農業科學,2013(9):124-126.
[3]王璐,楊華宏,常揚,等.鄉村旅游人才對農業經濟轉型發展的作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4(16):164.
作者:潘應仙 單位: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平浪鎮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