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發展中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現代農業經濟發展離不開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鼎力支持,既需要立足長遠、研究農業科技的尖端人才,也需要將最新農業科研成果推廣到一線的實干型人才。國內農業產業化和城市化速率加快,使農業科技成果創新和應用需求持續提升,而國內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無法匹配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基于此,以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題展開分析與研究,剖析了現代農業發展的人才需求和人才現狀,提出了針對性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現代農業;科技人才;人才培養
隨著國內市場經濟繁榮發展,我國已全面進入現代農業發展時期。加速以現代農業為核心的農業經營體系建設與完善,持續深化農業改革,引導農業發展模式轉變,成為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業經濟的必由之路。研究數據表明,國內產業發展存在明顯結構性矛盾,產業發展不均衡,農業發展速度相對緩慢。我國是農業大國。隨著國民經濟的穩步提升,農業經濟所占份額呈逐年上升態勢,但農業改造相對滯后。因此,在后續階段要持續加強現代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打造梯度分明的人才隊伍,實現農業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助推國內農業改造,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經濟[1]。
1農業科技人才的含義
探究我國農業改革、產業結構矛盾以及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的內在聯系,首先要明確農業科技人才的含義。農業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的衍生概念,因此農業科技人才的定義與科技人才的定義類似,會隨著時代標準的變化而調整。沿用科技人才的分類標準,可將農業科技人才分為科技研究員、科技實踐技術員和試驗發展人員3類。
2現代農業的特征
現代農業是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依托現代科技、現代工業為基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布局的農業產業鏈條,具備顯著的科技含量、資本投入以及較低的勞動成本、高度社會化等特征。現代農業經濟的核心為農業生產、經營的商品化發展,依托農業科技的創新成果與應用,實現農業經濟的高速發展。相比傳統農業,現代農業更注重對農業科研成果的應用,同時將傳統的生產、消費環節擴充為科研、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環節。隨著現代農業經濟的深化發展,農業商品化、集約化以及產業化的程度顯著提升。在此背景下,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對后備人才的層次、數量、質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3農業科技人才的現狀
由2020年我國農業農村部的數據來看,國內農業科技人才數量不足且層次分布不均,其中尤以農業科研人才的缺乏為甚,無法對現代農業的發展起到充分支持的作用。截至2020年底,國內農業科研人才的學歷分布不合理,本科及以上的農業科技人才占比較少,不足50%,其中博士研究生占比僅6.7%,人數不足3萬人。本科、大專人數占比較高,為56.6%。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高新農業科技及農業科技人才的支持。農戶對農業科技的需求日益旺盛,需要更多的優質人才扎根鄉鎮基層,服務廣大農戶群眾。縣級和鄉鎮的農業科技推廣部門中,高學歷人才占比較少,大部分在崗員工學歷層次較低,無法為廣大農戶切實解決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此外,針對在崗人員技能培訓滯后,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再教育工作發展不完善,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經濟深化發展的推廣需求。國內高端型人才的缺乏,極大地制約了現代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成果的推廣應用。綜上,國內農業科技人才發展的尖端人才儲備不足,致使科研成果創新與應用緩慢;基層人才素養較低,缺乏再教育工作,無法為基層農戶提供全面的技術保障[3]。
4現行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存在的不足
4.1農業教育人才培養結構不合理
教育層次結構需要匹配行業發展需求,應呈現“金字塔”型人才結構。國內現代農業發展人才儲備情況與培養能力同農業發展需求不匹配,層次結構不合理,專科層次的農業應用型人才占比較少,且農業應用型農職教育發展的能力羸弱,具體表現為生源不足、持續發展能力低等。選擇農職專業的學生呈逐年遞減態勢,隨著國內一系列利農政策及推動農職教育發展政策的推行,在未來5年內,專科層次農業應用型人才數量和質量將得到一定提升,但仍需持續關注。
4.2農業尖端人才培養規劃不完善
農業科研立足宏觀角度,探究農業生物、農業發展等創造性的科研工作。對應的科研人才是經過多年專業培養與實踐磨練,具備較強農業科研能力、實操技能水平,能夠在農業領域作出貢獻,推動農業尖端技術發展的優秀人才。通常農業科研人才的學歷層次較高,大多為本科及以上學歷,負責研究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理論和創新技術,是推動國內農業創新發展的中堅力量。結合我國頒發的農業科技發展規劃等相關文件可知,未來5年內要持續精研農業生物遺傳改良問題,致力實現農業技術的科研創新。推動國內農業經濟發展,需要大量農業科研人才的支持。長期以來,國內農業科研人才的頂層設計與規劃并不完善。第一,農業科技發展規劃導向性不明確,與農業科研人才培養的關聯度較低,缺乏對創新技術的研發意識,針對本科學生的教育大多集中在既有知識的教學層面,忽略啟發性教學內容的設置,且未結合農業市場需求的變更靈活調整教學內容,本科教學流于形式。第二,相比其他行業,農業科研周期較長、變現較難。受利益驅使及外部宏觀環境變化的影響,農科類尖端人才流失嚴重,相關人才紛紛轉行發展或到下沉領域發展。
4.3推廣型人才生源不足
農業推廣型人才是指比較擅長農業科技某一方面,能夠將農業科技成果應用到生產實踐,將知識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人才。現代農業的發展十分仰仗科研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需要大量農業推廣型人才負責將理論成果切實應用到農業生產中。國內基層農業科技人才數量不足、綜合素養較低以及推廣技能欠缺等因素,成為制約農業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重要掣肘。與此同時,隨著國內農業持續發展,對高校生源提出更高的要求,需求的農業推廣人才限定范圍縮小,理想對口專業包括但不僅限于林業、風景園林專業以及公共管理專業等。相比其他專業,農業行業對人才吸引力度較弱,這是由農業行業長期以來較低的平均待遇、較弱的發展前景以及更艱苦的工作環境造成的。此外,相比一線農業技術科研人員,農業推廣型人才的工作條件更加艱苦。農業推廣型人才生源和培養相關的突出問題在于第一學歷為農業高校或農科的人數較少,且大多畢業生的第一選擇為行政機關單位而非農業推廣崗位[4]。
4.4農職教育與實際應用人才需求不匹配
當前國內農職教育面向擁有一定文化基礎的學生和社會人士等,教育內容包括但不僅限于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知識和技能培訓,涉及農業生產、建設、管理等方向。農職教育培養的人才主要向基層輸送,可以增強農村實用人才儲備。因此,農職教育應以實際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農業生產、農產品經營等需求的變化,靈活調整教學目標,并鋪排對應的教學內容,進而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多實用人才。從當前農職教育的教學理念和課程內容設置來看,與實際市場需求嚴重脫節。具體而言,現行農職教學內容偏向傳統農業,教學重點為種植、養殖、管理等,與現代農業發展需求不符,無法有效匹配現代農業發展背景下農民希望通過參與多樣化技術培訓實現增產增收的需求。此外,農職教育的課程重復度較高。國內農職院校開設的課程大同小異,基本為農藝、園林技術、種植等,缺乏結合市場需求的特色專業,還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經過長期的農職教育后,徒有理論知識,面對復雜的實際問題仍束手無策。
5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優化策略
5.1推動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工作的開展
現代農業發展基調離不開頂層科研人員的推動,因此要立足農業科研領軍人物的培養與農業技術推廣人才的培養,將這些作為推動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工作、優化現代農業人才結構的重點,加速科研成果的創新發展與實踐應用。第一,要強調高校培育農業科技科研人才主力陣地的地位,結合高校擁有的內外部資源,結合外部現代農業發展需求和發展現狀,設定長遠農業科研人才培養目標,靈活調整教育內容與教學方式,培養具備豐富知識儲備與過硬實操技能水平的高素質科研人才。第二,重點關注在職農業科研人才的繼續教育,結合其所處崗位的工作需求及個人發展意愿,為不同層次的農業科研和農業應用人才量身打造個性化的培訓規劃,持續提升其崗位勝任力,以便其能夠在自己的崗位為農業科技發展作出更多貢獻。第三,側重關注現代農業科研和應用人才隊伍技術骨干的培養,為其課題研究的開展提供更多支持,例如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等,加速科研成果的創新發展。第四,加強對農村基層農業科技的普及教育工作,為全新農業科技的應用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加速農業科研成果在基層的應用,由知識快速轉變為生產力。在普及教育過程中,發掘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進一步強化其對農業科研成果的應用水平。
5.2加強農業科研對人才的吸引力
地方政府結合本地財政現狀和農業發展需求,頒布優惠政策,提升農業科技人才的待遇,吸引和鼓勵更多優秀農業科研人才入駐,號召農業院校畢業生留任鄉鎮,深入一線農業建設實踐,擴充農業基層實用人才隊伍。此外,加大對農業科技項目研發和應用的投資支持力度,以資金、制度、組織等方式,助力本地農業科研形成完善、成熟的整體,加速農業科研創新和應用進程。針對農業科技人才的培育,為農業科技人才塑造良好的外部學習與研究環境,完善科研成果向應用轉化的機制,形成成熟的流程,并為農業科研鏈條上的各方利益主體帶來正向的利益反饋,持續激發不同角色的工作積極性,推動農業科研形成良性發展趨勢,實現多方共贏。
5.3融入激勵機制提升人才素質
提升農業科研、應用、實用等人才的綜合素質,需要引入全面的激勵機制。第一,強化公平競爭機制,在農業科技領域形成由上至下的公平競爭機制,實現擇優錄用、競爭上崗以及逐級聘任的體制,塑造內部和外部良性競聘上崗的環境與氣氛,鼓勵技術過硬、引導經驗豐富、推廣能力強、溝通能力強的人才創業,既需要體制內的農業科技人才,也需要體制外的專家管理者與經營者。第二,融合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為在農業科研過程中作出貢獻的人頒發對應獎勵,包括以獎金、期權等為代表的物質激勵,以及以通報表揚、頒發突出貢獻榮譽等在內的精神激勵,在隊伍內樹立先進典型,號召農業科技人才向優秀人才看齊。
6結束語
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規模宏大、梯度分明的優質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支持。如今國內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科研人才不足、綜合素養較低等,農業科研成果產出率低且向實踐應用轉化速率較慢,嚴重影響現代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因此,應立足農業科技人才培養角度,充分發揮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對現代農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分析國內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優化策略,包括推動農業科技人才培養工作開展、加強農業科研對人才的吸引力、融入激勵機制提升人才素質等,以全面解決國內農業科技人才結構層次不合理、農業產業對人才吸引力不足等問題。
參考文獻:
[1]郭宇多,黃新宇.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問題淺析[J].商業經濟,2014(9):21-22.
[2]王贈霖.五家渠市101團基層農業科技推廣人才隊伍建設研究[J].農技服務,2017(4):201-202.
[3]王春霞,贠謙吉.基層農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0(8):377.
[4]劉英杰,Liu,Yingjie.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分析與對策思考[J].第一資源,2013(5):59-67.
作者:徐妍 單位:周口市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