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企業文化建設思政工作創新的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企業責任;建設思路
一、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必要性
1.企業發展的需要
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對我國各類企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對各類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而言,以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為視角,需要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如企業的轉型,涉及諸多深層次問題和責、權、利關系的調整等,除了以相關配套的制度和政策進行引導外,還需要思想層面的教導、激勵,使企業的管理人員、普通職工意識到企業創新、轉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積極面對新的工作環境和崗位需求,創造開拓進取、爭創一流、生氣蓬勃的工作氛圍,促進企業在改革浪潮中積極前行、屹立不倒。
2.企業責任實現的需要
企業責任可分為內部責任和外部責任兩大部分。內部責任包括對職工、對產品等,外部責任包括對社會、對區域等。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發展對責任的實現更為看重,也更需要來自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1]。如企業的外部責任,要求企業直面來自各方的壓力和競爭,將自身發展和地區發展、社會建設等結合在一起,從戰略高度看待實際問題,從企業改革和發展的大局出發,利用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危機感、榮譽感和責任感,教導職工正確看待自身責任、引導企業有效履行自身責任,為地區建設提供更多的能量。
3.職工成長的需要
企業的建設發展依賴廣大職工,職工自身價值的實現也依托企業作為平臺,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幫助職工成長的重要措施。如在西方思想的影響下,有的職工認為工作應以自身需求、經濟利益為重點,沒有充分考慮企業和集體利益。因此,應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使職工意識到我國所有制經濟的優越性,明確個人利益從屬于集體利益的基本思想。職工也能自覺意識到,只有集體利益得到保證時,個人利益才有保障和提升空間,實現精神層面的成長,并對其具體工作和行為產生全面的引導作用[2]。
1.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關聯
企業文化,也稱組織文化,是一個組織價值觀、信念、儀式、符號、處事方式等組成的文化形象,是企業在日常運行中所表現出的各方各面。換言之,企業文化雖然不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從屬關系,但能通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體現,也能對該工作產生多種影響。如企業建立了廣泛參與思想政治學習、深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文化,職工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同感高、參與感強,該項工作的開展相對順利,也能取得理想效果。同時,企業文化建立后,往往具有長期價值,能夠穩定地發揮積極作用,這也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助力。
2.企業文化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
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經營目標、經營方向具有突出影響,也是職工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這意味著其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不再局限于某一個方面,而是從整體到具體的全面囊括[3]。如企業形成了內部競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因此獲益,宏觀層面,不必進行復發的競爭意識教導,具體工作中也無需向職工傳遞市場經濟競爭機制內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半功倍。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念體現,其形成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動。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化解矛盾,增強認同感,促進企業文化發展、企業發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職能也借此實現并加強,這是二者關系的基本表現。
三、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推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方法
1.尋求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機結合
嘗試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推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首先應尋求二者的有機結合。如某精密儀器制造企業,其企業文化中,應強調融入“工匠精神”,指導自身生產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中,也應重視“工匠精神”的融入,提升職工對工作的認同感、責任感和職業精神,二者的結合渠道,是社會主流思想的全面推廣、自然熏陶。在具體工作中,明確要求將“工匠精神”引入到各方各面,如原料處理、設備制造等各環節,均應以高度負責的精神規范進行,使得企業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越發穩固、逐層滲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則要求對“工匠精神”進行深入解讀,發揮職工的能動性,可通過職工大會、年會,廣泛號召職工學習領會“工匠精神”,并踐行于實際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再是強調理論灌輸,而是以職工為實踐載體,使其意識到,“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也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綜合體現,從而在具體工作中自覺做到敬業、精益、專注。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機結合,是企業發展、思想政治工作進步的基礎。
2.提升企業文化豐富性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企業文化的豐富性提升,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要結果,也是企業進一步提升文化內涵、促進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必由之路。如某國企此前穩定向各地輸出產品、購進原料,隨著市場經濟的影響加深,企業產品的競爭力下降、原料采買活動也面臨成本壓力。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通過引入市場經濟和競爭理念,使企業不再以舊模式經營,更注重通過現代營銷策略,綜合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的實現。在此過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也得到同步創新,此前相對僵化的思想教育得到完善,職工不再片面考慮實現自身價值、企業也不再將社會責任作為思想教育的唯一重點,而是能夠正視市場經濟變化需要,促進自身長期發展。企業文化的豐富性以市場變化為導向,以企業責任履行為基礎,以思想政治工作進行約束,需避免企業經營出現過于追求經濟效益或社會責任的問題。
3.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參與度,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既依賴企業的管理人員、黨組織,也需要職工的廣泛參與,使企業文化建設能夠快速、扎實推進,也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大范圍的創新開展空間。如,企業嘗試建立節儉文化,應要求管理人員、基層職工全面參與,在職工食堂中,號召節約糧食;在辦公室則建議節約紙張,領導人員控制差旅費、主動降低出行補助標準,基層職工不過多索取回報,節約糧食、節約用水,實現厲行節儉。在節儉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同步實現創新,不再片面依賴企業內組織的口頭宣傳、紙面推廣,思想政治工作通過上下一體、綜合實踐的方式得到創新和推行。此外,嘗試通過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參與度的方式,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還應考慮參與邊界、渠道和權責分配等事項。工會可以作為職工訴求表達的載體,黨組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牽頭作用,行政部門則負責執行,以保證企業文化建設、思想政治工作井然有序、互相推動。
4.擴寬企業文化建設思路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
企業文化建設思路的拓寬,有助于企業吸納更多元素,使其文化的包容力得到提升,從而直接或間接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助力。如企業長期以來堅持集體優先的文化建設思路,為保證新時期對人才的吸引力,開始向個人意愿、個人價值的實現等方面進行文化建設偏移,鼓勵職工積極自薦參與崗位管理,提出意見和建議。該方式下,可使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化被動為主動,將此前由企業工作人員推動、執行的思想政治工作,主動權轉移至職工,廣大職工群體能夠在參與企業管理、表達自身看法的同時,促進新企業文化的形成,也能自覺提升主人翁意識,了解自身責任、解讀企業責任,使思想政治工作以新的途徑持續進行、日臻完善。擴寬企業文化建設思路可視作未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的基本方法。
四、總結
綜上所述,以企業文化建設為載體,推動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也是企業責任實現的方式和職工成長的需要。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有內在關聯性,尋求二者有機結合、提升企業文化豐富性、擴寬企業文化建設思路、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參與度等,均有助于實現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創新,可積極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董念念,王雪莉.管理者榜樣作用與文化類型的交互對員工企業文化認同的影響研究[J].管理學報,2018,15(8):1136-1143.
[2]馬曉苗,于天琪.經濟導向與發展導向:企業雙元文化平衡與組織績效[J].企業經濟,2018,37(7):51-58.
[3]高傳貴,辛杰.企業文化對企業自主創新績效的影響——組織學習能力的中介作用[J].東岳論叢,2018,39(4):68-75
作者:薛夢琦 單位:中德聯合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