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幼兒健康教育下的幼兒乒乓球啟蒙訓練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乒乓球運動在我國群眾基礎好,且器材輕便,對場地空間要求不高,其靈活多變的運動形式對于幼兒也具備一定的吸引力。目前針對少兒乒乓球訓練的文獻較多,而關于幼兒階段訓練的文獻較少,因此如何有效地引導幼兒建立正確動作概念,培養乒乓球的興趣愛好,為其今后從事乒乓球運動打好基礎成為了該文的關注重點。該文立足于幼兒健康教育理念,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及實踐經驗,歸納出學前兒童乒乓球啟蒙訓練要點,為幼兒乒乓球啟蒙訓練提供一些思路與參考。
關鍵詞:幼兒;乒乓球;訓練;啟蒙
1對幼兒乒乓球啟蒙訓練的認識
1.1乒乓球項目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影響
目前,我國兒童普遍接受啟蒙、早教等教育越來越多且年齡越來越小,加之大量娛樂電子產品涌入現代生活中,兒童視力情況開始出現不同的問題。有相關研究表示,兒童的視力問題在9歲之前都是可逆的,并且通過長期堅持乒乓球訓練,可以達到對兒童視力的保護和近視的預防。在幼兒心理建設上,由于乒乓球是個人及團體結合的項目,在突出個人表現能力的同時也需要隊友之間的相互配合,幼兒可以在與他人互動活動中克服恐懼心理,學會信任與溝通合作,并且體育運動可以增強其意志品質,對其良好的心理建設和社會適應有著推動作用。
1.2幼兒乒乓球訓練原則
1.2.1以游戲為主原則游戲在幼兒的教育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從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中可以發現,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意志品質不堅定,注意力時間較短,但是模仿能力極強,因此幼兒乒乓球啟蒙訓練應區別于少兒專業訓練,前者應當以各種游戲活動為形式開展,游戲規則也需簡明、易操作,后者主要強調動作的規范性和競技能力的提升。根據年齡特點,小班年齡段幼兒應更注重培養乒乓球的興趣和球性,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專項游戲,或者一起動手做教具,引導幼兒了解乒乓球的一些相關知識并模仿相關動作;而中大班幼兒可以通過乒乓球操等活動初步建立正確的動作和概念,教師在課堂內容設定上應該增加一定的趣味性和難度,激發其競爭意識,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1.2.2負荷適宜原則幼兒階段骨骼沒有完成骨化過程,肌肉的蛋白含量較少,心率較快,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過程不平衡,神經過程靈活性高,動作學習快但消退的也快。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身體發育水平,科學合理地設置訓練內容,訓練時間不宜過長,訓練量要適中,以幼兒感到興奮但訓練結束后不疲憊為宜。考慮到幼兒肌肉承受能力差,對于上肢力量訓練不做過多要求,可多做伸展性練習和一些負重較輕的動力性練習,同時適宜通過一些體能訓練發展下肢力量。
1.2.3親子互動原則由于學前兒童年齡較小,容易對陌生環境產生恐懼及不信任感,對成人依賴性大,而乒乓球的練習具備一定的技巧性,因此教師在幼兒園中帶領幼兒練習的時候應多予以鼓勵和幫助,年齡小的幼兒在參與幼兒園外的乒乓球培訓過程中有家長的互動和鼓舞效果會更好,隨著幼兒年齡的增大及幼兒的良好適應,可逐漸減少家長參與,直至不參與。
2學前兒童乒乓球技能訓練
2.1遵循乒乓球運動技能學習規律
幼兒的乒乓球學習要遵循了解乒乓球基本情況(形狀、大小、顏色、重量)、培養球感再到揮拍打球的過程。學習動作時,由于處于該階段的兒童是形象思維方法,教師要首先向幼兒展示一個完整的動作,讓幼兒模仿,然后告知幼兒一個完整的動作由哪些部分組成,且各部分之間有怎樣的關系。當幼兒可以把下肢的重心轉換和上肢的揮拍收臂一體化時,再進行反復練習,最后使動作更加協調準確,從而達到自動化和完善化階段。對于初次接觸乒乓球的幼兒,在教會了如何握拍后要培養其球感,熟悉球性。重點可以了解球觸碰球拍后可以反彈多高、拍在平擊球和摩擦球時不同的運動特征、球落到物體上反彈的方向,以及觸碰到球不同的位置所產生的旋轉等。教師在設計任何游戲作為訓練手段時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和意義,需要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幫助其進行實踐和掌握。乒乓球的入門游戲可以有很多種,但是都必須圍繞乒乓球的5個基本要素進行,這樣更有利于加深幼兒對于乒乓球的認識,幫助其更好地學習乒乓球技能。
2.2技能訓練內容及操作
乒乓球動作技能的學習不要貪多和求快,要把基本功打扎實,才會有助于后續的學習。學齡前兒童由于其分化能力和控制能力差,在基本技術訓練時應該以單項技術動作練習為主,注意重復練習,且安排的時間不宜太長,注意間歇和休息。在教學過程中不同階段的任務也不盡相同。如在初學技術階段,主要任務是熟悉球性、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粗略掌握動作技能;在鞏固提高階段,主要任務是逐步加大動作的難度并提高擊球質量、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加強技術運用的靈活性。在日常訓練中,流程一般如下:熱身活動一般分為普通熱身活動和專項熱身活動,學前兒童專項熱身活動可利用編創的乒乓球操進行,伴隨音樂由教師帶領做重心轉換、組合揮拍及步法移動等練習。球性練習可采取原地或行進間的托球、顛球,單手或雙手接空中落球及墻上擊球等。在動作技能學習時主要使用多球進行練習,以正手攻球為例,普遍從學習正手位定點擊球開始,該動作熟練掌握后可學習小幅度的兩點擊球、三點擊球、半臺范圍內不定點擊球等,練習目的主要是體會步法的運用和在移動中的重心交換。多球練習是乒乓球訓練中比較常見的練習方式,尤其適用于初學者,它可以在單位時間內盡可能多的供球,以達到較高的訓練密度和強度,有助于初學者的動作定型。但是幼兒的多球練習需要注意時間不宜過長,且幼兒學習的能力普遍低于少兒運動員,需要教練員或者教師不斷提醒和糾正,不能任其錯誤動作發展下去,此外在發多球時需要注意力度和轉速,應當將難度降為最低,使幼兒在短時間內經過努力可以擊中球并且打上臺,這樣有利于幼兒增加自信,增強學習熱情。如果訓練中有年齡小或者單獨練習的幼兒,可適當增加親子活動,家長與幼兒合作共同完成教練員設置的游戲任務,或者家長在旁邊不斷的鼓勵和支持等,這樣都可以有效地調動幼兒練習積極性。
3學前兒童乒乓球體能訓練
乒乓球的體能訓練主要圍繞靈敏、速度、力量、耐力、柔韌等方面進行,其對技術的影響力大小順序同前述一致。在專項素質練習過程中,不同素質訓練間要相互轉換、相互滲透,在技術訓練不受影響的過程中安排一定的素質訓練,有助于幼兒的乒乓球技術水平的提高。步法的訓練也是體能訓練的一種,乒乓球各項技術動作的運用離不開靈活的步法運用,因此在幼兒啟蒙訓練階段打好步法基礎是非常重要的。滑步、交叉步、并步、跨步等是會經常用到的幾種步法,一般可以采用步法接力賽或用指定步法完成教練設置的任務等形式進行。例如,發展專項靈敏素質練習時可采用十字交換快速跳,發展專項素質練習時可采用沿球臺交叉步摸球臺兩側,發展專項力量訓練時可以采用負重跨跳等。此外,利用跳繩、體能梯等教具配合各種步伐的訓練也是比較常見的訓練方式。
4建議及總結
4.1建議
(1)學前兒童乒乓球啟蒙訓練主要在于培養乒乓球興趣愛好,步法訓練是重點之一,并且要樹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建議訓練形式要豐富多樣、充滿特點,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2)市面上的乒乓球器材設計一般是為青少年兒童訓練服務的,年齡較小的幼兒身高、臂展等達不到要求,使用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有條件建議選用適合幼兒身體條件的乒乓球器材。同時也可以積極改造現有器材,如增加踏板或者降低球臺高度等,使其適合為幼兒乒乓球的訓練服務。
4.2總結
學前兒童乒乓球啟蒙訓練要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不拘泥于形式,教學方法要不斷推陳出新,不僅要教會幼兒乒乓球知識與技能,還要注重培養其意志品質和合作精神。幼兒的乒乓球啟蒙教育是一個不斷摸索的過程,要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努力探索,為今后幼兒接受乒乓球系統訓練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渤,胡靜雯.淺析幼兒乒乓球項目體能游戲的設計[J].體育世界:學術版,2020(1):126-127.
[2]李榮芝,柳橋康司,張娣,等.基于“斷代工程”的日本乒乓球青少年人才強化培養研究[J].體育科學,2019(12):86-93.
[3]李坤.我國優秀女子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體能成績與比賽成績的相關性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9.
[4]吳鄧鳳,王春亮.乒乓球教學模擬器在少兒乒乓球啟蒙階段應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4):107-109.
[5]馬蕾.青少年乒乓球倶樂部啟蒙訓練環境的創設與利用[D].河南大學,2016.
[6]吳向寧.乒乓球鍛煉對6-9歲年齡段兒童視力的影響與建議[J].四川體育科學,2018,37(4):34-38.
作者:蒲靜 單位:保定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