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析群眾文化建設價值及方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如今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社會各行業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文化領域,國家積極注重群眾文化的投入與建設,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結合時展特點加強群眾文化建設,使其達到更高的層次,大力建設文化基礎設施,使人民群眾能夠有豐富的休閑娛樂場所,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發揮傳統文化的優勢,使其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全面提升群眾的文化意識與素養,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提供支持。本文就群眾文化建設的價值及方向進行闡述。
關鍵詞:群眾文化建設;價值;方向
經濟、科技的發展推動著國家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國家更加關注整體協調建設。在國家發展中,經濟、科技是基礎性的保障,文化建設則是精神上的升華。在文化建設中,群眾文化是重要的內容,群眾文化建設的水平將關系到社會發展建設的效果,為此必須要科學的認識和對待群眾文化建設,明確其未來發展的方向,通過科學的措施方法推進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
1群眾文化概述
群眾文化建設的基礎是廣大人民群眾,其目的在于滿足群眾的知識獲取訴求、文化休閑訴求[1],進而開展多樣化文化活動形式。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是我國文化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社會文化現象,這種文化形式與社會發展進程密切相關??梢哉f,群眾文化的文化價值屬性是不可取代的,積極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有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凝聚力,讓群眾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保持高度的信心,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在社會發展的長河中,群眾文化具有極其強大的社會功能,可以對人們起到宣傳教化、精神調節,同時還能夠普及文化知識,促進人們的團結凝聚,從而對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基于此,群眾文化永久不會過時,對于社會發展的作用只會越來越強大,因此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到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谖覈F階段的發展情況,對于群眾文化的建設,應當首先充分理解群眾文化建設的價值,并以實現及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為前提,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為基本目標,實現群眾文化建設水平的提升。
2群眾文化建設的價值
2.1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
群眾是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基礎組成部分,社會建設前,需要先建設良好的群眾文化,而要順利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要強化群眾文化藝術建設,這是基礎性的工作。對于社會而言,基層群眾文化藝術建設是基礎性內容,也是城市建設的靈魂所在,城市建設為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在和諧社會構建中,如果沒有群眾文化建設作為基礎內容,就缺少先進的動力、戰斗的能力,經濟發展也會受到限制。群眾文化建設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精神支持,能夠引導群眾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社會中沒有文化建設是不完整的[2],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所以和諧社會建設以群眾文化建設為必要條件。和諧社會建設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將群眾作為發展的重心,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為時展提供重要保障,并強化社會凝聚力,有效處理社會矛盾,全面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
2.2使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更加豐富
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需要積極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群眾文化工作能夠使人們將文化活動中的知識轉變為精神、氣質[3]。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積極宣傳普及文化知識,讓基層群眾全部獲得文化教育。同時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也能夠使人民群眾的社會生活更加繽紛多彩。所以,為使群眾在文化活動中有收獲,就需要相關部門將群眾文化建設落實到實處,讓人們能夠隨時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群眾文化建設活動也需要緊跟時展步伐,明確時代特點,將多養化的文化知識融入到群眾生活中,使群眾文化更具活力,同時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改善社會風氣,優化群眾社會生活。
2.3有助于群眾文化素養的提升
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提高群眾的文化素質。進行群眾文化最初目的就是提高群眾的文化知識,使其有良好的文化知識了解平臺,并以此為基礎強化群眾個人的素養,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基礎。和諧社會建設中,人們約束自我行為,積極參與文化建設,對自身生活素質也提出一定要求,更好的培養提升自身素質。群眾文化活動開展能夠密切群眾間的溝通,更加便利的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形成新的文化理念,積極拓寬自身視野,提高素質水平與道德修養,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2.4群眾文化建設的文化價值與社會功能
社會是由群眾組成,群眾的精神世界構成了社會文化,可以說群眾是社會發展的載體,從休閑娛樂到衣食住行都是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因此群眾文化建設十分必要。群眾文化這一概念十分廣泛,不僅僅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還包括文學、回話、書法等業余愛好,都歸為群眾文化范疇,甚至阿姨們喜愛的廣場舞,也是群眾文化的一部分??傮w來說,只要是能夠豐富群眾精神世界,提高社會文化內涵的項目都算群眾文化,這些是人類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成分,不僅是滿足大眾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社會建設的一大支柱,不僅有很大的文化價值還能發揮很重要的社會功能。
2.5群眾文化建設能夠豐富群眾業余生活
一方面,群眾文化是組成社會文化的一部分,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另一方面,群眾文化可以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讓人民群眾在業余時間感受文化的樂趣,實現自己的價值。現階段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們不再像以前一樣為溫飽而發愁,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用豐富的文化活動開豐富自己的生活。群眾文化是時展的產物,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成為大勢所趨,因此國家應該順應時展趨勢,推動政策支持,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策劃群眾文化生活。實現群眾文化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也是提高群眾文化層次的必要步驟。
3群眾文化建設的方向與建議
3.1注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增加投入力度
在推進群眾文化建設中,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重要內容,要從細節方向入手,讓社會群眾與社會的發展動態間形成良好的關系,并逐步滿足基層群眾的需求。為實現良好的基層文化建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發揮政府的號召性,鼓勵社會機構參與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提高群眾的自我認知,使其對基層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次,對于基層文化建設中產生的各種費用要妥善處理。設置專項基金用于基層文化建設。專項基金需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調撥管理,設置用款制度[4],并通過輔助發展增加文化建設經費。政府機構積極強化農村文化建設投入力度,開展宣傳工作,普及群眾文化,鼓勵農村群眾積極參與到基層文化建設中。
3.2完善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群眾滿足感
為實現良好的群眾文化建設效果,必須要有良好的文化基礎設施作為前提,這是文化活動開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要結合實際情況,依據群眾文化權益明確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同時明確服務內容,完善基本條件與保障責任。建立動態化的調整機制,依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對相關標準進行調整,使群眾的文化需要得到滿足。對現有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對文化活動中心進行完善,同時建立文化小組,為群眾提供基礎性的文化服務,使群眾享受文化建設的成果,認識到政府部門對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積極完善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基礎設施建設[5],同時加強基層文化活動室、文藝表演隊等建設,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平臺,讓群眾能夠享受文化生活帶來的滿足感。
3.3推進全民閱讀,豐富群眾文化活動內容
對于城市而言,其靈魂就是文化,在城市發展建設中,為提高其文化品位與群眾的幸福感,應積極建設完善的文化服務體系,強化基礎設施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全民閱讀能夠有效提高國民素質,增強國家文化實力,為民族未來發展奠定基礎。要建立全民閱讀體系,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進全民閱讀文化體系建設。全民閱讀旨在優化閱讀文化,政府帶頭,全民參與,提高全民閱讀的個性化,使社會文化價值得以凸顯。作為實體書店,要積極響應和引導全民閱讀,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做出貢獻。通過文化講壇、推薦等傳播文化價值[6],使群眾閱讀品味得到提升,并進一步規范全民閱讀。同時發揮媒體優勢,向群眾推薦優秀的閱讀內容,書店設立圖書專柜,營造閱讀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培養群眾文化素養。為使城市文化建設順利推進,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相關部門應積極扶持民辦文化,如民間劇團、文化小組等,使群眾文化建設逐步發展成為群眾自辦的文化,為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后備力量,使文化建設工作有序推進。如今以人為本的理念廣泛應用,為滿足時展需要,推進社會文化建設,就應積極開展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如廣場文化活動,利用重大節日,如勞動節、國慶節、元旦、春節、元宵節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文化比賽,積極弘揚我國傳統文化,提高群眾的文化積極性,使群眾文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3.4打造品牌文化活動,積極宣傳價值觀
可以說,群眾文化活動使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展示著群眾文化的風采。積極引導和規范群眾文化活動,將一些分散的、自發的群眾活動聚集到一起,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品牌文化活動,同時做好宣傳,擴大其社會影響力。在群眾文化品牌建設中,要將群眾放到中心位置。對于群眾文化而言,人民群眾是主體、是基礎,要建設群眾文化品牌,沒有群眾的支持是不行的,因此可以舉辦一些富有文化內涵和底蘊的活動,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優秀的傳統文化,促進新時期群眾文化的發展。
3.5實現文化創新、文化自覺、文化寬容,促進和諧文化建設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對于外國文化,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態度、開放的胸懷來對待,結合我國群眾文化對外國文化進行解讀[7],了解其中的優勢、有利內容,更好的為我國群眾文化建設服務,豐富群眾文化內容與形式。此外,要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趨勢逐漸加強的時代,在維護我國傳統文化、保證文化安全的同時,堅持民族的獨立性也是極為重要的。我國有著50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這幾千年的文化發展延續中,有些文化內容并沒有被很好的保存下來,而是由于主客觀因素流失了,為此在進行群眾文化建設時,也應以文化寬容的態度融入促進和諧文化建設的理念,防止現今的文化在歷史發展中也會因為相同的原因流失、被破壞。所以要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化寬容態度,積極創造很多的、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發展需要的文化內容[8]。
3.6努力將文化思想向人民滲透
群眾文化建設,顧名思義就是全民性的活動,這個活動僅僅只靠文化建設工作者和政府是完全不夠的。要想更好的貫徹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就要先培養一批專業的策劃者和組織專業的文化工作小組,積極的向群眾進行文化宣傳,讓人民群眾樹立起早追求更好的文化水平的意識和思想,而且文化建設工作要想順利進行,也需要人民群眾的配合和努力[9]。為了文化建設的策劃工作和組織工作更加完善和順利,可以將群眾文化建設的思想向群眾進行宣傳。并且我們在擴大群眾文化活動對于人民群眾思想的影響時,也要召集和發展更多的社會人士加大對于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關注,為社會的基層工作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要樹立正確的策劃思路,始終貫徹文化活動的始末,因此各部門要合理科學策劃,制定符合社會實際發展狀況的活動計劃,使得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可以循序漸進的發展,做到讓群眾文化可以真正的服務于人民。
3.7明確文化建設活動的發展目標
為了讓群眾文化活動更加有意義,我們首先就要明確活動發展下去的目標,而且需要基于人民群眾的需要之上[10]。所以,政府部門可以廣開言路,吸取來自人民群眾的意見,明確人民的需求,規劃合理的計劃,明確發展目標。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目的,以人為本為原則,確定活動目標,制定活動內容,做到建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經濟科技水平快速發展、和諧社會建設日漸推進的今天,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逐漸凸顯,這在老百姓心中占有重要地位。群眾文化建設效果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并且有助于提高群眾的精神文明以及文化生活質量,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基礎,因此必須要提高認識和重視程度。要明確群眾文化建設的價值,使其在更好的提高國民文化素養、豐富群眾生活、凝聚力量,為和諧社會建設貢獻力量。同時明確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方向,找準發展目標,在滿足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要求的同時,豐富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通過正能量的、豐富多樣的文化建設提高國民素質,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與精神支持。
參考文獻
[1]單增巴珠.論新形勢下基層群眾文化對文化事業的影響——群眾文化活動時代價值[J].財富時代,2019(09):188.
[2]張立群.解讀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價值與作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9(07):60-61.
[3]趙學強.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8(02):68-69.
[4]金娜.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群眾文化工作研究[J].大眾文藝,2018(01):14.
[5]張紅霞.群眾文化活動的時代價值及其管理創新[J].藝術科技,2017,30(12):373.
[6]荊慧.淺談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及文化價值[J].中國民族博覽,2017(06):44-45.
[7]張學兵.淺談新時期群眾文化建設的發展[J].戲劇之家,2019(08):234.
[8]李丹陽.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實現人民群眾美好生活[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11-02(006).
[9]辛向陽.對人民群眾物質文化要求的新論斷[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10-12(008).
[10]萬林艷.公共文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發展[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01):98-103.
作者:郭佳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