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創新實踐人才培養推行業健康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培養創新實踐人才是現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針對齊魯工業大學制漿造紙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問題,通過構建“模塊化、層次化和一體化”的創新能力動態培養新模式,立體化組建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加強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形成理論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的動態調整體系,為企業的技術進步提供原動力,推動行業健康創新發展。
【關鍵詞】制漿造紙工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創新發展
國務院關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文件中明確提出,高等教育應注重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實踐和創業等綜合能力。目前這種創新實踐性教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的主流,我國各大高校也高度重視創新教育,全力培養創新型人才[1]。創新型人才對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除了掌握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外,還能夠根據老師給定的科研范圍,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夠獨立完成相關專業領域的課題,能夠從事一定范圍的科學研究,能夠有能力做出一定的創造性成果。因此,創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創新意識、思維和技能,具有研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具有從事該學科科研創新的能力[2]。針對我校制漿造紙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探討和實踐,通過新教學理論和教學規律的課程體系創新構建和組建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培養具有理論基礎和創新實踐能力的人才,支撐學科、專業、科研發展的同時,助力區域制漿造紙行業的轉型升級發展。
1解決制漿造紙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
主要解決制漿造紙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幾個關鍵問題:(1)著力解決制漿造紙工程學科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創新能力培養體系仍然薄弱的問題創新教育實質上是一種面向未來的素質教育,主要是通過優化教育資源,鼓勵學生樹立一種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深化高等院校創新型教育改革,是21世紀培養創新教育人才的一種新的教育趨勢[2]。針對制漿造紙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這一主要問題進行探討和實踐正是為了解決高等教育這一改革發展新趨勢新形勢的需要。傳統的培養體系存在知識更新慢、機制滯后,尤其是創新性實踐教學方式傳統,教學內容陳舊等薄弱問題,嚴重制約新時期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2)著力解決教學過程中學生實踐能力不強、不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問題科教融合是高校教育的新機遇,在這種新模式下,高校教育對教師的教學、科研及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標。近年來,我國科教融合形式較多,有大學內為學生服務的科研機構,有大學與科研機構協作的高等學校的“創新提升計劃”[3],到“中國科學院大學”,高等院校與科研機構在不同層次、不同形式上進行了機制體制整合,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契機和新的思路[4]。這種趨勢也對本專業的學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適應行業發展,助推造紙行業的轉型升級發展,是本專業學生培養所面臨的重大挑戰,同時也是本專業進一步發展的重大契機。如何提高人才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解決教學過程中學生實踐能力不強不適應行業發展需要的問題迫在眉睫。(3)人才教育培養體系能有效推動制漿造紙行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的問題山東省乃至全國造紙等傳統行業迫切需要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強的創新型人才作為智力支持。2016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量12310萬噸,位居世界第1位,山東省是造紙大省,連續21年位居全國第1位。《PPI》雜志評定的2016年世界造紙公司100強中有5家山東公司(晨鳴22位,太陽39位,華泰59位,博匯64位,世紀陽光88位),這些企業的領軍人才大多為本專業畢業生,引領了行業的發展方向,為山東省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地位作出了重要貢獻。與此同時,2014年,山東省政府將造紙行業列為山東全省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第一個試點行業。最近,山東省把造紙行業列為新舊動能轉換、健康持續發展的典型、示范行業,對此省委主要領導作了專門批示,要求在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中加以借鑒。行業的這種健康發展與新型的人才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體系是密不可分的。
2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探索
針對制漿造紙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問題所在,通過構建創新性人才動態培養模式和立體化組建人才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加強協同創新和協同培養,增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助推行業健康發展。
2.1系統地構建制漿造紙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1)制定創新型人才培養方案是基礎首先,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上,強化專業基礎課,保證教學質量;強化實驗課教學,設置開放型實驗課程;強化創新基礎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強化外語教學,著重提高學生應用外語的能力和了解前沿科研最新進展的能力。其次,利用科教融合優勢資源,拓寬選修課內容,重素質教育、多方向選擇,大專業培養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此外,在課程設置方面,面向行業,堅持需求導向,將行業對人才素質的需求,作為課程的內容;面向企業,堅持校企溝通。從以上幾點出發創新設計新的培養方案,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提供指導。(2)建立創新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是關鍵大力開展教學方法的改革,全方位構建創新課程體系。首先,按照模塊化、層次化和一體化的要求,將本專業課程進行模塊化設置。功能單元模塊如知識點單元是構成課程的基本單位,也是課程體系建設的前提基礎。其次,課程體系按層次化構建從基礎到專業、從綜合到學科前沿、從掌握基本技能到培養創新能力的“層次化”培養模式;第一層次為基礎理論,第二層次為綜合性、設計性創新實驗和實踐鍛煉,第三層次為參與教師前沿科研,第四層次為研究院所或企業創新實訓。最后,構建“一體化”創新能力教學體系,利用專業原有優勢同時結合科教融合、創新實踐優勢平臺,將理論與創新實踐教學融為一體,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素質教育為一體,實驗教學融產品制備、測試、分析為一體,科研項目、科研成果融入理論課、實驗實踐課、畢業論文等環節,提高學生學習、科研、實踐和創新的能力。
2.2立體化組建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基于動態課程體系的構建的基礎網絡,從實踐教學、科教融合、企業第二課堂等資源整合立體化組建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體系,滿足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需要。貫徹教研相長教育理念,基于科教融合和產學研機制,構建和組建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1)對實驗教學體系進行整合以本領域的前沿科研成果為參考,更新實驗教學內容,開設開放型、創新型實驗,增加綜合性和自主性為主的實驗題目,激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他們創新實踐能力。(2)加強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齊魯工業大學制漿造紙工程是學校的龍頭學科,可以依托山東省、教育部和國家制漿造紙重點實驗室,將科研資源和條件用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保證了學生參與科研實踐的基礎條件。(3)強化校外實踐教學資源建設打通科教融合過程中的資產設備共享障礙,加強校產學研合作、研究院或高校教育基地建設。聘請企業、研究所或同類高校高層次人才進入實踐能力培養課堂,通過“請進來”的方式整合校外資源,充實創新實踐培養體系;與此同時,在有些教學環節,如畢業論文環節,積極鼓勵學生前往企業、研究院所和同類高校的研究機構和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通過這種“走出去”的方式,建設“第二課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實踐的能力,開闊學生的科研思路和眼界。
2.3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助力制漿造紙行業健康創新發展
依托山東省是造紙大省的行業背景,制漿造紙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具有較好的行業基礎,為進行創新產學研協同發展提供了條件。(1)強化與行業、企業、研究院所的聯合培養合作機制,將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教學環節、實踐環節進行深度融合積極與用人單位、科研機構共同探討本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科研素質,明確出口端的需求,準確人才培養的方向,重點培養有較好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較高素質和品質、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型人才。目前,本專業已經與省內著名造紙企業如山東太陽紙業、山東世紀陽光、泉林紙業等十幾家單位建立創新實踐基地,形成良好的產學研的機制,促進人才的培養。2009年,由齊魯工業大學牽頭與山東大學、晨鳴集團、華泰集團等8家單位共建的山東省制漿造紙工程實驗室,是山東省第一個該專業的工程實驗室,是校企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創新性科教融合,同時為本專業學生提供了更高的施展能力的平臺。(2)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培養體系推動制漿造紙行業的健康發展企業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參與人才的培養環節,一方面可以根據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和培養自己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科學研究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在參與培養過程中更直接地了解了該專業行業領域的最新研究現狀和最新技術,對企業的技術升級和發展方向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人才培養體系構建過程中,企業作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加高效地與實驗平臺、教師科研成果等方面實現對接,對造紙行業的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都有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曹麗穎.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幾點思考[J].中國輕工教育,2009(2):26-28.
[2]成洪波.論科教融合與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41-145.
[3]蔡宇青,關蕾.論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實施途徑[J].科技創新導報,2013(1):194-196.
[4]吳德星.科教融合培養創新型人才[J].中國大學教育,2014(1):4-7.
作者:孔凡功 韓文佳 王守娟 吳芹 楊桂花 劉玉 單位:齊魯工業大學造紙與植物資源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