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獨立學院科研工作的設計管理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作者以獨立學院管理者的身份,試圖通過美國設計管理協會主席厄爾•鮑威爾在其《為設計管理構造一個框架》的報告中提出的設計管理的幾大要素作為高校科研工作的理論參考模塊,重新解讀和探索此領域對設計管理要素的路徑和內容,對如何讓獨立學院的科研工作上一個臺階提出可靠建議。
關鍵詞:目標;文化;人;項目及程序;實踐
2016年12月23日,人民網2016大學校長論壇在呼和浩特市舉行,70多所高校的書記、校長及學校代表齊聚一堂。在《如何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分論壇中,深圳大學副校長黎軍談到,給高校明確了“人才培養”這個核心任務。對高校來講,人才產出和科研成果產出是重中之重。而人才培養得好不好,決定了科研成果的產出好不好。從世界范圍內來看,高層次大學已經或正在成為各國知識創新的中心和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獨立學院的辦學特點和定位,使我國大部分地方獨立院校都存在科研方面問題,而科研恰恰對于提升師資力量來說又是非常重要的一條途徑。獨立學院做好科研的管理工作,不僅可以促進師資結構優化、增強師生科研能力,更能為學院長遠發展提供動力。隨著高等教育對接社會服務的大趨勢,獨立學院的主辦方和管理者們,應更加意識到設計和管理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單位或部門保持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美國設計管理協會的主席厄爾•鮑威爾博士在自己的一篇名為《為設計管理構造一個框架》的報告中,提出設計管理的六個要素是:清晰的目標、人、文化、設計程序、項目和設計管理者的實踐。對照科研管理工作進行科學梳理,能幫助管理者認清科研工作的思路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清晰的目標:看得見、摸得著的務實任務為導向,能種瓜得大瓜、種豆得好豆
鮑威爾在報告中指出,“設計管理者都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并且將這個目標傳遞給組織內部的每一位成員”。各高校在年初召開的全體大會和簽訂的責任書就是對目標的清晰認定。雖然獨立學院少了一些官方的約束,但要想在發展道路上走得長遠,必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提煉獨有的特色,并且深度參與到地方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俗話說,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目標的細分和設定,要以學院層面、部門層面、個人層面三級融合制定。學院層面,必須以“對標管理”為依據,清楚辦學定位,明白未來走向,認準趕超對象,制定結合實際的中長遠計劃,貫徹落實相關辦法。部門層面,須改變“庸、懶、散”的作風和“等、靠、要”的風格,避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加管理“自循環”和業務“造血”功能,讓年終的部門考核不再是獎功不罰過。個人層面,樹立個人進步與學院發展“雙贏”的觀念,除了完成領導交辦的事情,一定要在個人崗位能力和業務水平方面努力實現月月有收獲,年年有新高。三個層面的目標設定,最終都要落實到考核上。一方面,及時有效地激勵員工,為提高績效建立有用的框架;另一方面,形成一種有效的控制手段,管理者將團隊成員的短期績效與目標進行對比是監控長期績效的有效方法。長此以往,就有了“種瓜得大瓜、種豆得好豆”的可靠保證。
二、人:構建組織的穩定根基
在配合和制約中,逐漸摸索,達成最優組合普通高校形成、發展的人員班底配備一般包括以下三類:教師崗、行政崗、雙肩挑崗位。通俗意義上講,教師崗為普通擔任教學任務的教師,行政崗人員多在職能部門工作,雙肩挑人員屬部分干部。三類人員在構架方面,分擔不同的崗位責任,但沒有高下之分。我們可以理解為:教師是立校之本,好比開疆打仗的百萬雄師;管理人員是重要補充,充當戰場上軍師和后勤的角色;雙肩挑人員多屬領導干部,在各部門擔當指揮官的作用。三類角色,都應納入管理體系。雖然獨立學院的制度制訂更加靈活,但仍應堅定不移地主張制度管人,管理者在管人方面體現出適應性和可控性的特點。所有的工作和成果,都需要人去做。管理者首先需要有服務學生、服務教師、服務所有工作人員的覺悟,把人性的關懷放在做事之前。要運用合理的控制與自治的管理方式,引領各崗位工作人員協作,以高效率地完成職責。所以,溝通力和執行力是考驗團隊優秀與否的重要指標。王石說過:“培養團隊、建立制度、樹立品牌,才能做大事業。”團隊建設當中,需要把握的第一要點是制度;第二,透明不黑箱,第三,規范不權謀;第四,人人講責任。團隊的組建與磨合,不能一成不變,找準時機,果敢決絕地進行人事調整,才能在摸索中完成隊伍質變。
三、文化:匯聚價值觀和向心力,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曾經有句話很流行,“母校虐我千百遍,我待母校如初戀”,與其說這是一種情愫,不如說這是植根在學子心中歸屬感般的文化情懷
在企業的文化的理論中有這樣一種公式:“戰略+文化=生產力”,這一公式同樣可以應用到科研工作的設計管理中。中國十大文化管理企業家朱東臨先生提出文化力提升競爭力。作為獨立院校而言,必須打造濃厚的文化品牌,才能產生高績效。文化是立校之魂,作為高校中的弱勢群體,獨立學院在品牌打造和文化凝練方面,承受的壓力會更大。文化品牌的展示,依托于內外兩個方面:內部,指的是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外部,指的是辦學文化、文化招牌。內部文化是組織共有并公認的價值觀,也是向心力。現代高等學校,不僅要注重辦學理念與發展規劃,還應認識到文化品牌的整合與打造,具有戰略意義。只有將行之有效的學院戰略與學院文化結合起來,才可能形成更強的競爭力。將員工的價值觀、行為準則和文化戰略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同舟共濟、披荊斬棘的優秀的企業精神。
四、項目及程序:資源整合與科學的任務分工是妥善完成任務的保障
我們在這里所講的項目,不局限于某項科研課題的安排工作,應理解為科研管理工作的任何一項具體事務。高校科研工作的板塊大致分為:科研項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學術交流、科研機構、科研團隊和學報編輯部等。無論如何進行部門設置或者崗位分工,都要以校情為基礎,以人為本。工作流程寧簡勿繁,整個管理程序不僅要考慮可行性,還要考慮內部人員的接受度,加強上下級溝通,合理進行分工。資源整合方面主要分為人和財兩部分。完成任務過程中,倡導組建高效靈活機制的團隊,包括借助外部資料,邀請校外的專家教授指導參與,挑選校內老中青不同年齡層的團隊人員配備;結合地方經濟和區位特點,重點在橫向課題和公私企業方面,尋求經濟支援,達到共贏的局面。分解任務的負責人既要有足夠的專業背景知識,又要有一定的業務能力和協調管理能力,建立持續有效的運行模式,保證工作保質保量完成。
五、設計管理者的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獨立學院相對于其他類別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開花結果的周期似乎更長。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理論結合實踐。理論方面,包括對外交流考察所帶回來的成功經驗,在基礎環節和爬坡環節需要有人幫你夯實打氣的時候,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作為“他山之石”。實踐方面,管理者必須扎根在基層,不斷學習領悟,主動了解前沿動態,磨煉業務素養,修養業務習慣,抱著“摸石頭過河”的態度,勤于探索。正因為培養素質過硬的科研管理人員需要多年的經驗成長,科研工作的管理者崗位的穩定性和職業規劃,也應該成為學院領導著重關心的一個問題。前不久機緣巧合,聽聞武漢一所獨立學院的科研處長申請調整崗位,轉回教學崗教書了,此種現象也許是偶然,但值得深思。當前,獨立學院的科研管理工作,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著實堪當常規管理中的一塊“硬骨頭”。然而,國家對科技創新和科研成果的肯定,又給了所有高校“振翅高飛”的機會。厄爾•鮑威爾先生的設計管理幾大要素框架,運用到學院科研管理過程中,無疑開拓了新的思路,相關工作仍需要管理者切身實地認真思考,謹慎求證。相信獨立學院樹立了發展創新,產教研融合服務地方經濟,結合設計管理的思維,必能在將來贏得應有的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劉瑞芬.設計程序與設計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農麗媚.關于國家設計競爭力的初步探討[A]//設計驅動商業創新—2013清華國際設計管理大會論文集[C].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
[3]陳汗青,邵宏,彭自力.設計管理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張愛輝,劉偉.獨立學院科研管理工作的現狀分析[J].高校講壇,2012,(33):191-194.
[5]徐小寧.解讀設計管理六大要素[J].美術教育研究,2012,(19):42-43.
[6]費翔.獨立學院科研工作制約因素及對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56-57.
作者:李東京 單位: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