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校園音樂會項目化管理與審計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中國音樂產業發展迅速,音樂市場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校園音樂會逐漸發展成為校園文化中的常態模式.鑒于此,本文分析校園音樂會的特點與管理模式,針對校園音樂會項目管理類型、流程及其質量控制等進行探討,從審計的視角,給出了可以借鑒的策略.
[關鍵詞]校園音樂會;項目管理;管理模式;審計策略
一、校園音樂會的特點與管理模式
校園音樂節的產生與師生對音樂表演的訴求直接相關,比如,合同簽訂、預算管理、節目審批、現場調度、后勤管理、財務管理、流程統籌等[2],需要進行前期規劃和預測、中期演出管理和控制,還要在后期進行項目跟蹤和整體性評價與總結.
(一)校園音樂會及其特點
校園音樂會的魅力在于能夠讓師生現場聆聽最為真實的音樂,演員與師生之間能夠近距離接觸,在感受其真切現場氛圍的同時,體驗完整的藝術演出過程.期間,涉及諸多要素與環節,因此要求所有環節和有關部門之間緊密配合和通力合作.校園音樂會按照演出要素一般分成營利性演出和非營利性演出,其中以非營利性演出為主.但無論是其中的哪一種,都需要花費必要的資金,都需要對其成效進行評估,以明確音樂會所產生的效果.即,校園音樂會作為很多藝術院校藝術實踐中較為關鍵的載體,其舉辦過程要求師生與管理者的共同參與,無論是策劃、組織還是演出,都需要更多主體貢獻力量,需要演出場館提供支持.作為藝術院校師生進行素質鍛煉、經驗積累、能力展示的空間與實踐平臺,校園音樂節是對外藝術交流之窗口,更是傳播學校辦學理念、展示學校實力和提升影響力的重要渠道.比如,2107年5月16日,作為由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主辦,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的“進一步推進高雅文化進校園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藝術修養”要求的重要舉措,“高雅藝術進校園”四川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專場音樂會在四川工業科技學院羅江校區體育館隆重舉行.音樂會中多種樂器交相呼應,展現了指揮者和演奏者的高超技藝.“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不僅使師生們受到了高雅藝術的熏陶,也提高了同學們的審美能力,為師生們搭建了一個接觸藝術、親近藝術、提升藝術素養、感受藝術魅力的平臺.
(二)校園音樂會管理模式解析
對校園音樂會來說,其組織管理工作的水平可以顯示出主辦方的能力與經驗.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校園音樂會的演出組織制度,制定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對運作模式加以規范,并在藝術實踐當中對管理章程、組織制度等進行優化,讓管理更為有序、規范和科學.通常,校園音樂節的舉辦會吸納學生志愿者參與其中,在協助音樂會組織管理的同時,也借助學校社團組織報名的形式,讓更多學生能夠參與音樂會的組織和籌備工作當中,在確保正常學習任務的過程中豐富其課余文化生活,讓師生直接接觸到演出實務.校園音樂會的運行管理需要在日常管理中體現人性化管理的趨勢,在充分調動志愿者、校園團隊等相關人力資源的同時,進一步優化音樂會的管理與制度設計,以保證校園音樂會的各項資源能夠得到統籌安排.
二、校園音樂會項目管理流程與質量控制
當前,校園音樂會的項目管理與流程設計以及質量控制工作越來越復雜,工作重點從單純資金數量控制轉到了多元化審計方面,不論是向樂團支出費用還是專項費用,其中的使用情況均要符合相關規定,防止出現違規收費和擠占挪用情況等出現[3].只有按照項目管理的思想舉辦校園音樂會,讓支出與預算標準保持一致,對超支與結余部分進行分析和公開,才能完成對音樂會資金收支的系統管理和審計控制.
(一)校園音樂會演出項目管理流程
校園音樂會的項目管理流程一般通過以下環節構成:(1)策劃.任何好的校園音樂會都要借助策劃去刺激觀眾的需求———這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決定因素.期間,要按照專業要求和節目組安排考慮服裝、舞臺布置和人員結構,并對經費預算等事宜進行系統籌劃;(2)宣傳.校園音樂會的宣傳十分重要,在管理流程中一般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宣傳工作一般涉及海報和節目單的制作與張貼,通知重要觀眾和媒體的報道等;(3)演出會場設置.在這一環節,應按照校園音樂會的需要對舞臺加以裝飾,同時要完成燈光、音響、背景的搭設,并注意風格的匹配;(4)演出.前四個環節都要為演出服務,在演出的過程中,所有演員和管理人員、工作人員要進行自我心理調適,以便達到更為理想的現場效果;(5)后期制作和決算.音樂作為時間的藝術,可以借助現代科技將其記錄下來.在這之后,還應對校園音樂會的開支、收益進行綜合計算,以便確定音樂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校園音樂會項目管理的質量控制
成功的校園音樂會不但要制定和執行完整而嚴格的流程,還應對其項目管理工作進行質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的工作:(1)校園音樂會項目管理的成本控制.依據預先制定的校園音樂會項目成本預算規劃,借助多種方法的運用,對項目實施進程中產生的消耗———承辦費用等—加以管理控制,以保證校園音樂會的支出成本被控制在項目成本預算范圍中.同時,校園音樂會成本控制應該與項目相關控制過程緊密配合,避免出現單純控制成本但出現音樂會質量問題;(2)音樂會節目資源的開支情況.按照校園音樂會項目的特征,項目經理和項目管理人員應該將項目實施過程進行分解,在不同的實施環節都要按照自身特征,分解成對應的階段.然后,在這些階段設立對應的進度控制目標,以此構建起依據實施階段設立的項目進行的質量控制系統.由此可見,唯有制定和總結出一套相對完善的校園音樂會演出管理制度和方案,才會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校園音樂會能夠得到順利實施.
三、校園音樂會項目化管理的審計實踐
近年來,大學生對健康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斷提升,校園音樂會正在成為其業余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4].在這一強烈訴求的影響下,校園音樂會在各大高校中遍地開花,走向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的關注.但是,為了取得理想的演出效果,除了要在節目編排和演出流程設計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外,還應對校園音樂會項目化管理中的資源配置、資金使用等進行審計監督,使之內部控制能夠更加規范,其經濟活動更能體現出真實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的特點.為此,除了要實施動態監管、加強審計人員管理創新外,還應加強對演出場館運營效果的審計,推行全過程審計模式.
(一)實施動態監管
在對校園音樂會進行財務審計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財務審計工作提前介入,借此系統了解資金之預算與使用情況,對那些與要求不相符的預算能夠按照意見進行整改.此外,應對音樂會有關會計報銷憑證進行逐項審核,對手續之辦理流程、支出與簽字等環節予以全面審查,確定其是否與有關規定相符.當然,在這一過程中,還應更好地完成校園音樂會之后期審計工作,以便借助動態監管,實現對會計憑證的全程審計,對其中的錯誤進行及時糾正.2017年9月30日晚,建寧國韻樂滿中秋2017株洲市首屆校園中秋民族音樂會在神農大劇院奏響.本次音樂會上演奏的曲目全部選自民族管弦樂精品,民族管弦合奏«慶典序曲»«煙雨江南»«歡騰的節日»«春江花月夜»«古城里傳來山歌»,琵琶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金蛇狂舞»,二胡與樂隊«戰馬奔騰»,聲樂節目«花好月圓»«越來越好»等經典曲目輪番上演.音樂會集民族管弦樂、聲樂、朗誦等多種門類的藝術于一臺,既各領風采,又合諸為一.株洲市一中民樂團成立于2016年3月,現有團員50余人.樂團自成立以來,采用動態監管的模式,在讓成員得到成長的同時,也讓樂團的支出和收益實現了動態平衡.其多次向湖南省民族樂團學習,曾赴新加坡、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學習、參賽和交流,師生視野不斷拓展,演奏水平不斷提升.
(二)加強審計人員管理創新
在校園音樂會項目化管理過程中,為了強化對音樂會財務審計工作模式的創新實效,需要強化對審計人員的管理.為此,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第一,應該以聘請專家的形式,解決其審計人力不足以及人力素質較低等問題,并對其內部財務審計模式進行調整和優化;第二,學校要事先了解國家有關政策和法制法規,將其中對審計人員做出的規定視為校園音樂會項目管理的指標,借此提升對審計人員的管理力度;第三,為強化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掌握水平,學校應進行統籌安排,通過審計部門對不同層次審計人員的教育與培訓,不論是新進人員還是原有審計人員,均應參與到培訓之中,以確保能夠持續提升校園音樂會預算執行的績效,使之發揮更為理想的效益.
(三)加強對演出場館運營效果的審計
應保證與服務學院教學、創作和實踐以及科研活動的開展,借此創新經營管理范式和傳播音樂文化[5].期間,要保證藝術教育和社會需求緊密相連,堅持“非營利不是以營利為目的,但并非不盈利”的原則.同時,要始終明確“非營利”之性質,借助獲取收入對演出場館進行日常維護與保養.為此,就要加強對演出場館運營效果的審計,通過開展多種類型的音樂會活動,讓音樂會的支出和收益處于合理的水平.
(四)推行全過程審計模式
對校園音樂會的管理來說,應該在策劃階段就通過全程跟蹤審計以及招標采購、合同簽署等工作對其進行監督,讓合同之履行、資金之撥付和資產之驗收等,均處在能夠把控的范圍之中.此外,還應把重點置于校園音樂會相關項目的進度層面,看其是否能夠按照計劃完成.在這一過程中,應以審計質量控制的視角,通過規范音樂會采購工作確保合同簽署更為規范與及時,讓資金撥付手續更加完備.當然,要對校園音樂會之演出支出予以同步審計,甚至貫穿到音樂會的全過程之中,并借此提升音樂會財務監督和管理的成效[5].
[參考文獻]
[1]姜楠,呂威霖.藝術院校音樂會經營管理模式初探:以沈陽音樂學院為例[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6(4):121G124.
[2]邵晶晶.項目化管理的室內音樂會演出質量控制[J].新西部(理論版),2014(17):111+122.
[3]王璐凡.我國大型音樂會的財務審計模式與創新研究[J].市場研究,2106(5):63G65.
[4]秦項茹,紀海榮.財務審計模式的創新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5):101G102.
[5]梁延秋.現代審計教育的方法選擇與創新路徑[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143G146.
作者:郭楊陽 單位:南陽理工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