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田水利灌溉泵站技術改造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時期,在有效開展農田水利灌溉工作過程中,要重視加強水利泵站技術改造能力,通過實踐研究并結合工作實際,探索了水利灌溉中的泵站技術改造方案,旨在通過有效探索,提高農田水利灌溉水平,進而提高泵站技術改造水平。
關鍵詞:農田水利;泵站技術;改造策略
通過不斷加強泵站技術改造能力,以有效提高農田水利灌溉效率。基于此,在實踐探索過程中,要重視引入更加先進的改造方案,采取科學的技術手法,以全面提高泵站改造質量,希望通過有效闡述,能夠為相關技術改造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1以水泵為重點技術改造方案的擬定
在泵站中,水泵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后者效率是前者效率的一項關鍵影響因素。為保證水泵效率,首先應該以各個水泵為對象,以其一系列數據為依據,包括常年運行情況等,重新審核與檢查其型號選擇、安裝,判定各項參數和操作的合理性,探究效率低下的原因,并選用合適的應對措施。針對各類問題水泵,包括所選型號不合適的水泵、質量不達標的水泵等,應予以更新,選擇并應用效率相對較高且節能效果好的水泵。選擇水泵型號時,應根據常年平均揚程和設計揚程,校對與審核水泵對應流量是否充足,在揚程最大化以及最小化的情況下,水泵是否出現超載、汽蝕的現象。如果水泵性能相對良好,并且管路設計合理,則其效率之所以低下,主要是因為工作點偏離了額定工況點右側,也就是水泵揚程高于所允許的范圍。針對該現象,應該充分了解泵站實際情況,以其平均揚程為依據,有效應用車削葉輪這一方式,以此減小揚程,促使水泵性能發生改變,拉近工作點與額定工況點,因此一定要降低流量,以設計揚程為基礎,重新校對與審核水泵對應流量能否達標。雖然水泵處于高效運行狀態,但是仍舊存在許多缺點,比如吸水揚程遠遠低于所允許的范圍等,如此一來無法確保運行安全,不能保證灌溉效率,對此需要及時、合理調整,同時更換效能良好的機泵。
2電動機改造方案的擬定
在泵站中,電動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核心設備,為做好技術改造工作,在方案擬定過程中,應該確定兩項關鍵內容,一是以電動機為對象,大幅提高其效率,二是確保運行安全,可應用下列方法。根據電動機具體運行情況來看,當其接近滿載,可淘汰能耗則遠遠超出合理范圍的電動機,以JO2電動機為對象,應做好修復工作。此外,如果電動機負載率在0.5以下,需要及時、合理調整。根據一些泵站以及電動機的實際情況來看,前者的線路末端電壓較低,而后者功率低,對此,需要有效應用并聯電容器這一方法,實現無功功率補償。同時,改進與完善功率因素,增加運行電壓,盡量緩解線路損耗。當電動機處于運行狀態時,電動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它的電壓較低勢必產生較大影響,無法確保運行效率及其安全性。因此,應綜合應用各項對策,處理好線路損耗超過規定范圍等問題,確保電動機更為高效地運行。
3進出水池改造方案的擬定
部分進出水池在設計上具有較大不合理性,由于流態均勻度較低,造成水頭損失,進水池更是如此,而且往往在吸水管附近形成環流,引發進氣漩渦現象,導致水泵效率低下,嚴重影響機組,使其產生噪聲,增大汽蝕速度。因此,為從技術層面改造進出水池,需要以地形條件為依據,從兩個角度切入:一是降低水頭損失,二是改進與完善水流流態。以進出水池為對象,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其形式,并合理制定其尺寸,以此提高水流的均勻度。以吸水管為對象,確保它的淹沒深度處于合理范圍內,進水池進行施工時,保證其位置的正確性,以此影響水流,使其對稱流動,防止有害旋渦出現。改變“高射炮”出流,使其轉變成淹沒式出流,減小裝置揚程,降低管口損失。
4建立信息化改造系統
通過應用各項先進技術,比如現代通信技術等,在泵站信息管理過程中,構建諸多高效網絡與系統,主要包括信息采集網絡以及專家決策支持系統等,從而為規模龐大的泵站工程提供優質服務,提高其管理效率和質量,促使此項工作朝著信息化以及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以中小型泵站為對象,為完成信息化改造,應充分應用各項新技術,比如信息網絡技術等,面向所有泵站工作人員,經由各種途徑開展培訓教育,讓他們掌握更多機械業務以及安全知識。通過應用數字信息技術,對泵站產生積極影響,無論是傳輸還是管理調度,均實現自動化。
5低洼地區灌溉泵站節能技術改造
5.1對進水管的角度進行改變,以便縮短長度
以進水管為對象,選定其后面位置,合理設置垂直彎頭,同時選用兩節鑄鐵管,其長度為1m,完成對接操作,保證其垂直于平面,從而使進水管超過1.5m的部位被淹沒,防止旋渦現象發生。
5.2改變水泵安裝方法
根據傳統安裝法來看,主要是傾斜安裝法。通常以水泵出水口為對象,將其適度傾斜,將出水管與之連接,讓水管呈現順坡態勢,以此進行安裝,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出水管局部水頭損失,大幅降低阻力,甚至實現其最小化。
5.3提高水泵真空度
從真空度角度來講,應該以水泵實際情況為依據合理提高。在水泵軸和軸套之間,往往存在過度配合現象,同時出現局部間隙漏氣問題。因此,應深入探析其機械,長時間觀察,并且反復實驗,觀察軸頸和軸套側面中間位置,不斷提高表面光潔度,滿足自然密封需要,由于氣刀而引起機械切稍后的不均勻洗胃刀痕,引發漏氣現象,導致出水量減少。技術改造時,應合理選擇密封材料,需確保其具有較強韌性等,可有效制作長劍,使其成為O型圈,并保證充分填充O型圈。
5.4控制好安裝質量
在電動機以及水泵安裝過程中,應該有效應用校準儀器,主要包括水平尺以及鉛錘等,從而作用于電機輪以及水泵輪,合理校準兩者的平行度,如果出現偏差,可以進行適當調整,使其處于規定范圍中,讓兩者在運行期間相互平行,并且帶輪垂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運行效率。
5.5降低傳動損耗
當灌溉泵站技術處于運行狀態時,應該有效利用水泵輪槽,以其型號為依據,合理選用兩種設備:一是配電機輪,二是傳動三角帶,及時、適當調整它的松緊度,減少傳動損耗,當高度運行時,可以大幅提高運行效率,降低故障出現的概率。
5.6設置進水角度,促進自然存水
當進水管處于順坡式狀態與落井式狀態時,應適度上翹,確保度數在12°~15°范圍內,以水泵軸位為圓心,固定其前后墻體,達到自然存水要求。完成安裝后,首次灌溉時,應該保證相應數量的存水,一旦水泵啟動運行,便可自行填空,從而降低進水阻力,減少能耗。總之,結合實踐研究,在有效探索農田水利灌溉技術過程中,要不斷完善泵站改造技術,重視技術創新研究,推動農田灌溉事業不斷發展。作為技術人員,更應該不斷加強專業能力,積極學習先進的泵站改造方法,結合實際,提出具體有效的改造措施,為農業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田彩霞.水利工程泵站機電設備故障診斷方法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9(24):106-107.
[2]戴陽.水利泵站機電設備的安裝與檢修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9(33):206.
[3]劉文錚.水利工程提水泵站更新改造策略及技術分析[J].地下水,2019(5):222-224.
作者:韓玉文 單位:安徽省機電排灌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