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工程地質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價值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的方法及其特點
1.1工程地質測繪
工程地質測繪是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中一項基礎工作,工程設計之前,地質人員要詳細查明擬定建筑區工程地質條件的空間分布規律,并按照一定比例尺將其如實地反映在地形底圖上,作為工程地質預測的基礎,提供給設計部門使用。
1.2工程地質勘探
對任何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條件及工程地質問題,從地表到地下的研究,從定性到定量的評價,都離不開勘探工作,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探包括:物探、鉆探、坑探等。
1.3工程地質野外試驗野外試驗是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中一項經常進行的重要的勘察方法,是獲得工程地質問題定量評價和工程設計及施工所需要參數的主要手段。水利水電工程野外試驗包括:鉆孔壓水試驗、灌漿試驗、荷載試驗觸探試驗等。水利水電工程地質野外試驗水平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試驗儀器和設備的發展。
1.43S技術應用
3S技術是指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等三大技術系統的集成與總稱。遙感技術是3S技術的基礎,它提供主要的遙感信息源。GPS技術用于遙感信息的精確定位,GIS技術則為遙感信息的獲取提供輔助信息和專家思維,并對所提取的各種信息進行管理和分析且具有制圖功能。近年來,國內開始在一些特大型、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中采用3S技術,許多大型水利水電工程采用了3S技術并取得了豐碩成果。
1.5水利水電工程地質的特點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的特點有:非凡性與復雜性、實踐性與經驗性、工程地質問題的長期性與隱伏性。
二、水利水電工程存在的工程地質問題和條件
2.1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工程地質問題
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由于工程建設對原有的地質環境的改變,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工程地質問題,如:泥石流、斜坡滑動、斜坡崩塌、洞室圍巖坍塌、溶洞、地質缺陷等。
2.2庫區工程地質問題
水庫蓄水后,水位上升,水深加大,流速減緩,近壩一帶水似靜水體,形成一個廣闊的人工湖,這就會對庫區及其鄰近地帶的地質環境生產影響,產生庫區滲漏、浸沒、淤積、坍岸及誘發地震等工程地質問題。
2.3水利水電工程地質條件
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問題不是孤立、偶然發生的,它與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區域的自然條件和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必然聯系,其形成、發展和變化,都是工程活動對這里自然地質條件影響的結果,這些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工程建筑物的規劃、設計、施工和正常運用的地質條件就是工程地質條件,它主要是指: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地質特征、物理地質現象等。
三、水利水電工程中典型工程地質問題形成條件及對策
3.1泥石流
泥石流形成條件有:流域內應有豐富的固體物質,并能源源不斷地補給泥石流;要有陡峻的地形和較大的溝床縱坡;流域中上游應有由強大的暴雨或冰雪強烈消融及湖泊的潰決等形式補給的充沛水源。防治泥石流的原則是以防為主,兼設工程措施。可采用如下的防范措施:預防:在上游匯水區,做好水土保持,調整地表徑流,加固岸堤;攔截:在中游流通區,設置一系列攔截構筑物;排導:在泥石流下游設置排導設施使泥石流順利排除等措施。
3.2斜坡滑動
斜坡滑動形成的條件:原有斜坡結構被破壞、斜坡外部荷載超過其承受能力等。斜坡滑動的防治措施:排水、消坡、抗滑樁、抗滑擋土墻、預應力鋼索錨固措施、灌漿法、砂井砂樁加固法、焙燒發等。
3.3斜坡崩塌
斜坡崩塌發生條件和發育因素:山坡坡度55-75度、表面凹凸不平;巖石性質和節理程度:軟硬巖石互層組成;地質構造:巖層產狀、構造作用。斜坡崩塌的治理措施:爆破或打楔、灌漿、調整地表水流、鋪砌覆蓋、坡面噴漿等等。
3.4水庫地震
水庫地震是指水庫蓄水后誘發的地震,水庫地震發生的條件有:地質條件、激發條件,其中激發條件包括直接效應和間接效應。水庫誘發地震以3級左右為主。我國最大的水庫誘發地震是廣樂省新豐江水庫誘發地震6.1級。礦山誘發地震震級在3.4~3.8級,一般震級較小,震源較淺。水庫地震的防治措施:盡量減少對可誘發水庫地震的地質條件的破壞、采用有效方法預測水庫地震發生的頻率和級別、做好預防水庫地震應急預案等。(本文來自于《價值工程》雜志。《價值工程》雜志簡介詳見.)
四、結語
水利水電工程則是在各種地質環境中進行的,水利水電工程建筑物與地質環境之間必然產生一定方式的關聯和制約,地質環境對水電工程建筑物的制約,可以由一定的作用影響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穩定和正常運用,也可以由于某些地質條件的欠佳而提高工程造價;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有可以各種方式影響地質環境,使其產生程度不同、范圍不一的變化。因此,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必須根據具體地質環境和工程建設方式、規模和類型,預見到其二者相互制約的基本形式和規律,才能合理有效地開發利用并妥善保護地質環境。
作者:莊召輝 單位:國電云南阿墨江發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