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水利施工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國內水利建設的快速發展,用于其水利施工中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也得到社會廣泛的重視。基于此提出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通過排水砂墊層、加筋填土以及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裝設,利用實驗論證得出,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土層之間的滲水性,延長水利建筑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水利施工;應用
0引言
軟土地基即壓縮層,主要是由淤泥或其他高壓縮性質的土質組成的軟性地基,其基本承載力比較低,一般狀態下不會超過80kN/m2[1]。如今,由于中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和進步,進一步拉動了區域經濟和農業的全面升級,可是因為水利建設工程是促進農業健康向上穩步前行的主要推動力,所以有大量的水利建設工程項目也隨之產生。因為水利建設工程需要的施工地點普遍情況距離海邊、沼澤地比較方便,它的土質層也隨之表現出了一般軟性特點,因而軟土地基的處理辦法已經變為現代水利施工過程中緊切需要我們面對和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有關的技術人員在現實生活中的水利建設工程中,對軟土地基的處理結果會對水利工程的最終工程質量和安全性產生直接性的影響。所以,在水利建設的實際施工過程中,有必要保障工程建設中軟土地基的最終效果,利用優良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可以極大地提高軟土地基的穩定性,使得水利建設的整體施工質量效果得到最佳化,而最終工程的安全性也隨之得到一個保證。由于水利建設工程規模的逐漸擴大,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遇見越來越多的軟弱地基以及不穩固地基的處理已經成為現今水利建設工程中的重要問題。為了滿足當今水利施工過程中對地基的基本要求,軟弱地基必須經過地基處理辦法組建成復合地基[2]。而地基處理辦法是否得當,不單單會影響到上層建筑物體的使用壽命和穩固性,而且也會對施工進度以及最終的工程造價產生深遠影響。
1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
1.1排水砂墊層
排水砂墊層指的是通過在水利建筑路堤下部地面鋪設一層砂墊層,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在軟土層表面增加一定面積的排水面,這樣一來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填土的時候,其承載面就會持續增大,進而促進軟土地基排水滲透出來的水可以短時間內快速經過砂墊層而排出,為了可以從源頭上保障砂墊層排水的有效性,就必須需要篩選出一系列滲水性比較優良的建筑使用材料[3]。而砂墊層本身的厚度通常情況下是在1-2m左右,為了可以確保砂墊層滲水作用的有效發揮,有必要填上一層具有黏性的土質密封積水,以避免積水上涌返會路基內部。路基兩邊需要建立設備齊全的排水溝,從源頭上確保路基的穩固性。同時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規范水利施工技藝水準和施工環節,在水利建設施工具體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充分考慮,進一步改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現實應用,提高其使用質量[4]。在軟土地基處理中可以適當利用水泥、生石灰等化學添加劑加入土質的辦法,從而改變土壤的構成,進而改變其土質結構。通過這樣的辦法能夠將軟土轉化為韌度比較高的土壤或穩固性比較好的土壤,能夠有效提高軟土地基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在使用化學添加劑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有必要掌握好化學添加劑的含量,按照實際土質狀況調整化學添加劑的配比,從而保持土壤中水土平衡。排水與加壓之間相互配合,有利于地基中積水的有效排出,通常選擇比較多的排水系統有垂直向排水、排水砂溝或其他水平向或者垂直向的排水砂溝。
1.2加筋填土
為了加強軟土地基的抗壓力性,可以通過在軟土地基中鋪設拉力性能比較優良的拉筋進行改造,利用這種方法,能夠使得土質顆粒與拉筋之間形成一股比較強大的摩擦力,對軟土地基與加筋材料進行充分混合,從而降低軟土地基的變形可能。其中填土層法是通過將軟土地基下半部分比較濕潤、松軟的土質進行大規模的清除,再使用一些可以有效抵抗永久抽拉、性能比較穩定的化學材料進行填充,填充之后再進行下一步驟的壓模。在其施工過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像碎石子、玻璃碎渣等廢棄材料充當墊層填土;對軟土地基使用砂石墊層的時候,能夠有效提高水利建設中軟土地基承載力,還能夠推動軟土地基積水的滲透排出,使之形成凝結狀,變成處理地下暗道的使用材料[5]。使用碎石子進行土質墊層的時候,有必要對壓模的密度和厚度進行深度掌握和控制;填土墊層法具備明顯的工作時間短、過程造價比較低以及操作簡單等特征,因而在水利施工過程中得到大范圍的推廣和使用。施工技術人員將地基底部一定范圍內的土壤層挖走,將其需要使用的施工材料進行分層填充,另外還能夠借助儀器設備或者人工操作將填充物分層壓膜,從而滿足水利工程建設對其密度和厚度的具體要求。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的時候,能夠利用填土技術進行有效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的時候有必要對墊土層的厚度和密度進行科學設計,同時需要選擇一些適宜的化學墊層材料。這其中,在對墊層密度和厚度進行設計的時候,應該按照作用力擴散的角度進行,用以保證墊土層可以適當范圍內超過地面下半部邊緣部分,只是側邊排出狀況不應該出現在墊土層材料之內[6]。另外一方面還需要確保墊土層厚度與地面厚度相比超過0.3%。譬如,排水砂墊層指的是把一層砂土鋪墊在路堤下面,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填土的時候,持續的填土量會造成土壤承載力的加強,軟土地基排水在砂土層架設并穩固好后會持續推動積水的滲透。
1.3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裝設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裝設應該是最普遍的處理辦法之一,如今的軟土地基處理辦法具體有張力性預應力管樁與后揚性預應力管樁兩種。這當中,張力性預應力管樁主要是由樁身、樁頭以及鋼箍構成,在水利建設施工過程中使用范圍極廣。后揚性預應力管樁的使用技術有動壓法、擊打法、鉆孔法等等,在進行軟土地基處理的建設施工過程中,因為施工過程的打樁流程比較復雜,其振動聲音和動靜比較大,極易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大范圍的噪音困擾,嚴重干擾周遭居民的日常生活。所以,相比而言動壓法的使用最為廣泛,結束預應力混凝土管樁的軟土地基處理以后,有必要對整個樁體進行綜合檢查,以便確保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效果得到最大化發揮。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地基處理技術的使用主要集中于中國東南沿海區域,這個技術從源頭上加強了水利建設工程的安全性和穩固性。現實生活中,一旦出現淤土層比較厚的情況,同時大面積的深度操作無法展開的時候,樁基法就比較適合,最初的樁基法使用材料有木樁、石樁等等,隨著建筑材料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出現了一大批先進材料如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并在建筑領域得到廣泛的使用和推廣,它所依據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人工打孔或機械打孔的方式,把一定比例混合的混凝土注到軟土地基層之中,當混凝土與離子轉換作用以后會出現發熱的情況,造成樁基周圍軟土地基的承載力性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從而產生具備復合型功用的混凝土樁軟土地基,有效避免地基下沉,確保軟土地基具有較好的承載能力,另外再加上混凝土自身擁有比較優良的承載力、方便操作、資金投入比較少的優勢,使其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得到大幅度提高。
2實驗論證分析
為保證文章提出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的有效性,進行實驗論證,實驗論證采用相同構造的軟土地基,處在相同水利施工進度的工程進行論證實驗。為保證實驗的嚴謹性,采取傳統地基處理辦法作為實驗論證對比,對地基滲水性進行統計。根據對比,可以得出文章設計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利施工工程中的滲水性,延長日后水利建筑的使用壽命。
3結語
文章對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依托軟土地基與現代技術的有效結合機制,根據水利建設施工過程中遇見的各項技術難點,對水利施工進行調整,實現文章設計。實驗論證表明,文章設計的方法具備極高的有效性。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夠為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在水利施工中的應用提供改進依據。
參考文獻:
[1]吳慧.水利設備控制系統延遲消除方法研究與仿真[J].計算機仿真,2012,29(12):406-408.
[2]馮是明,鄒福華.水利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6(02):78-80.
[3]朱玉浩,傅業梅.建筑電氣工程施工中關于強電的施工與設計[J].住宅與房地產,2015(28):111,157.
[4]金亮星,王守林,陳明.排水板堆載預壓加固軟基的固結沉降數值模擬[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7(S2):1930-1934,2005.
作者:溫祖經 單位:梅州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