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社區網絡虛擬管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國內虛擬網絡社區管理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內互聯網業務的迅速發展,對互聯網虛擬社區的管理也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辦法,積累了部分管理經驗,也取得了明顯效果。一是初步探索出一套基本的網絡管理辦法,初步形成了信息產業、公安、新聞宣傳等各部門聯動的協調機制,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規,加強了網上輿論引導和輿論規制;二是虛擬社會相關產業建設開始起步并得到健康發展,如國內自主開發的網絡游戲、各地數字產業開發基地的建設以及相關的培訓、研發、產業孵化與國際合作等;三是凈化網絡空氣、塑造保護網絡知識產權的良好氛圍。對一些網絡游戲進行了健康改造、分級;對部分網絡社區加強了監管,社會反映良好;四是由政府主導建設了一大批弘揚社會主義主流文化、主旋律的網站,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導向作用。五是國內電子政務發展迅速,即便發展不平衡,也存在一些不足,但不可否認電子政務的發展極大地節約了行政成本,提高了政府的辦事效率。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大部分地區對虛擬社區管理工作比較滯后。一是立法滯后,行政措施欠規范。目前我國對虛擬社區的管理還缺乏相應的準則和法律規范,很多領域甚至處于一種無法可依的狀態。即便有法可依,很多法規比較原則籠統,缺乏可操作性,加上偵破技術難、地域跨度大等原因,對網絡違法犯罪實施有效打擊難度很大。二是觀念不適應,管理手段較為陳舊。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的做法和思路依靠的還是過去對現實社會的管理經驗。不懂技術,偏執于保守的思想觀念往往會導致越管越亂的局面。三是受到管理技術的限制。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高速發展,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以現有的人力和財力難以實現全面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同時也缺乏對新技術的自主研究,對虛擬社區管理的專用設備和技術手段及時更新不足,無法有效發揮管理作用。四是相關管理平臺建設滯后。管理平臺主要包括政府職能部門的電子政務平臺、政府主辦弘揚紅色正義主旋律的平臺、接收網絡民意訴求的平臺、地方性和專業性論壇、網上商城等虛擬社區專業平臺。
二、加強虛擬社區管理面臨的主要任務
(一)打擊網絡違法犯罪
虛擬社區所反映的問題,是和現實社區相結合的。我們受益于虛擬社區的即時性、交互性和開放性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這些特性衍生出來的一系列虛擬中的的現實問題。如:利用病毒和木馬等進入網絡系統竊取信息和破壞信息等違法操作,嚴重威脅了信息網絡安全;利用軟件產品復制成本低、復制效率高的特點,繞過應用程序的技術保護措施,侵犯知識產權;對個人隱私權益肆意侵犯;利用互聯網傳播色情、暴力等低俗和不良信息,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倫理道德體系進行滲透和沖擊;大量虛假信息、垃圾信息降低了人們的工作效率,污染了網絡環境;網絡游戲、網絡盜竊、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成為社會公害,嚴重擾亂網絡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網絡交易的安全、誠信和公平等問題,也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每一個網民。
(二)管理網絡信息
網絡上眾聲喧嘩,海量的信息中,摻雜了大量的無效信息、錯誤信息以及謠言。近年來網絡上興起所謂的“網絡水軍”、“網絡推手”、“五毛黨”等,有組織有目的地人為傳播對其有利的信息,更降低了網絡信息的可靠性。所以,政府部門在利用網絡創新社會管理時,對網絡信息的甄別顯得格外重要。因此,網絡虛擬社區的管理,不能夠片面管制,但也不能聽之任之,政府對互聯網上的信息,不僅要有“一雙慧眼”,以理性為標準來細致甄別,還要有對網絡社區的適度管理,引導網民加強責任,實現有序參與。
(三)建設管理平臺
虛擬社區管理涉及兩種參與力量:政府和公民。互聯網在兩者之間起到一個互動作用,形成官民互信、互助、平等、合作的關系,這樣就需要一個有序、健康、高效的平臺來實現互動,這方面政府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越來越多的網民通過網絡表達意見和訴求,以達到參與社會管理的目的,可以促使政府社會管理模式的變化,比如黨務、政務、社務公開等。這樣會促使政府利用網絡平臺在吸納民意、知曉民情、體現民智和為民服務方面都會有新的途徑和技術手段,有利于更好的管理虛擬和現實社會。
(四)發展電子政務
發展電子政務是當前政府部門提高執政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政府主動出擊,加強對虛擬社區管理的典型例子。電子政務同樣是涉及政府和辦事群眾,在一定范圍有著共同的認知和利益,因此也屬于虛擬社區,但是比較特殊的一部分。目前我國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的網絡基礎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不同部門的局域網已經基本搭建完成,甚至有些地區已經形成了城域網的基本雛形。政府內部通過網絡化溝通和信息共享,辦公效率大有提高。雖然,近年來我國電子政務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仍處于起步階段,電子政務的理論和政策研究尚屬空白,應用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階段,不同地區、不同部門的發展很不平衡,與主要信息技術國家的差距還很大,發展電子政務的任務十分緊迫。如對電子政務的系統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設當中的地位認識不夠,缺乏明確的發展策略;電子政務的發展存在重新建輕整合,重電子輕政務的現象;保障電子政務發展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電子政務的發展缺乏統一規劃,領導機構不健全等,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勢在必行。
三、虛擬社區管理的有效途徑
(一)提高加強網絡虛擬社區管理的認識
目前還有部分地方官員還沒有適應網絡虛擬社區的發展,甚至懼怕網絡,談網色變,將網絡視為洪水猛獸。近年來從國內一些地方政府在網絡應對方面的事例表明,如果刪截攔堵網上有害不良信息和抵制辦公電子化,對主動開發互聯網新興應用、加強輿論引導、推動政務公開、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的舉措也會相對單薄;而與此同時,相當一些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穩步、扎實地利用網絡工具與民眾良性互動、積極搭建網絡政民互動平臺,成功地駕馭了虛擬社會的發展與管理,積累了豐富的網上執政能力。網絡已經深入滲透進我們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這已經是一個現實了,回避解決不了問題,相反懼怕網絡只能說明工作沒有干好,應對網絡的素質不高。
(二)政府要主動與網絡媒體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
現在大多數網絡媒體屬于企業行為和個人商業行為,和報刊的生存模式一樣,網絡媒體自身發展的好壞,和吸納網民參與的數量是成正比的。政府與網絡媒體之間是管理和被管理關系,但對網絡媒體的管理要更多地應該體現在服務上,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建立政府與網絡媒體良好合作關系,政府通過互聯網信息,獲取民意,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接收掌握社會輿論主流信息。政府部門可在網絡上主動為網民提供多樣化的官民溝通方式。例如,開通黨政領導干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部門職能機構辦事的網上信箱或博客;地方主流媒體定期組織官民網上互動;政府門戶網站直播政府會議;政府網站開辟網上協商論壇;專門機構提供安全、可靠的網上信訪、舉報等,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網民的參與需求,起到及時聽取網絡“民愿”的作用。同時,應當建立網絡“民愿”的調查與跟蹤機制,確保正確的意見得到執行,這樣才會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一般情況下,網絡信息是最原始的網民意見,我們的政府部門需要的恰恰就是這些信息,經過調查篩選后,可以為政府職能部門的決策提供大量依據。
(三)健全引導網絡輿情的良性發展機制
虛擬社區的管理水平高不高,體現在網絡輿情的良性發展的機制健全不健全。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制度的力量是無限的,只有機制健全,虛擬社區管理才能達到最佳效果。通過近期國內一些被炒得沸騰的網絡事件中可以發現,地方政府管理對網絡事件越壓越躲,事件就越傳越黑,民聲也越沸騰,事件鬧的越大。相反,地方政府主動出面,按照程序合法合理解決問題,正面引導網路輿情,事情就可以得到控制,并得到民眾的支持。如一些地方建立的新聞發言人制度,及時主動地政府決策和涉及經濟民生的各類權威信息,對群體性、突發性、負面性事件予以快速反應,用信息開放對付似是而非的流言和不負責任的謠言,用細致的思想工作來說服民眾,并積極策劃適合于網絡傳播的宣傳主題。這是政務公開的有效方法之一,可加大創新力度,與互聯網主流媒體合作,在各職能部門加以推廣并有效實施。
(四)政府部門要建立自己的與大眾進行快速溝通的網絡平臺
管理虛擬社區,不僅要利用好其它網絡媒體,政府部門自身也要擁有正規專門的聯系溝通平臺。通過及時地交流和互動,切實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引導百姓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并參與決策。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可以設立網絡問政平臺,為代表、委員提供履職的新渠道。這個平臺不僅可以把議案、提案、社情民意電子化、數字化,方便及時跟蹤處理,更有助于向執政者快速反映一些在基層產生的尖銳、突發問題。安徽省宿州市建立的市民論壇是類似比較典型的例子。宿州市從2004年起開通了市民論壇,2010年起與網絡發言人制度相結合,在論壇中建立了首問負責制和“兩個三”制度,即:三小時內回應、三天內辦結回復,對于能夠處理的問題與建議,宿州市政府充分依靠相關部門,迅速分發、限時辦結、及時回復;對辦結的事項,建立具體明確的辦結標準,由網民評議團審核;對超時未辦結事項,建立網上通報督辦制度,嚴格責任追究。這樣,迅速解決了網民反映的一批突出問題,同時提高了群眾參政議政的熱情。目前我國很多地方不同只能部門之間受理“民愿”的網站呈現“部門割據”狀態,在各自的網站上都有相應的網絡設計,形成各不相同的受理模式,從方便網民表達的角度上看還需改進。有必要在一個網絡地址上建立統一受理“民愿”的平臺,由網民在一個平臺上自主選擇相應的受理部門進行建議或投訴。此外,特別是要加快電子政務平臺建設。國內電子政務發展迅速,但是大多數地方政府部門自成體系現象嚴重,部門之間互相不溝通或者溝通能力不夠,導致政府部門的協同能力受到很大的局限限制,一些地方電子政務甚至只停留在提供基本工作情況信息這個階段,根本不能夠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可靠的、有保障的并且受到群眾監督的電子化服務。電子政務的發展可以借鑒發展較為好的地區經驗,主要是以辦事用戶體驗為中心,以一站式服務為發展方向。通過一個政府的門戶網站,辦事群眾可以進入到政府的所有職能部門,接受任何一個政府部門向用戶提供的服務,尤其對于需要幾個政府部門同時介入才能完成的事務處理,這種門戶網站顯得更為方便,只需要在網上完成他所需要與政府發生互動的事務。這需要網絡系統的操作簡便和服務功能十分強大,實現無盲點、全覆蓋、全天候、高效優質的公共服務,實現與辦事群眾的雙向交流及對辦事要求的快速響應。電子政務的建設和改善,是提高政府辦事效率、減少行政成本的有效途徑,是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需要。
(五)運用技術手段提高虛擬社區管理水平
現在互聯網出現的種種問題,不論是好與壞,都與技術的應用不可分離。技術既可能給虛擬社會帶來威脅,也可被運用來消除威脅。特別是政府職能部門,要熟練掌握和運用最新信息化管理技術,才能掌控駕馭虛擬網絡的運行和發展。技術手段在管理虛擬社會中上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網絡技術不僅是虛擬社會緣起的基礎,也是各種虛擬社會安全管理的保障。虛擬社區映射并放大著現實社會,現實社會衍生并滋養著虛擬社區,它們縱橫交織,互助共生。政府不僅應當關注虛擬世界的動態,而更應當在現實社會主動出擊,發現社會管理中的問題與矛盾,并通過網上流轉與網下辦理同步操作的方式迅速處置、解決問題與矛盾。只有實現現實社會正確引導虛擬社區,才能真正實現兩者共贏。同時,虛擬社區也需要網民等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悉心的呵護,僅靠監管部門把關,難以收到很好的效果。